民声论坛
中广邮箱

加入桌面 | 设为首页 | 天气预报 | 节目时间表 | 网站地图RSS定制

新疆兵团

首页 | 聚焦 | 视频 | 军垦文化 | 我是兵团人

 首页 > 新疆兵团 > 大漠卫士

雪域高原写春秋

2010-03-17 17:51   来源:兵团日报    打印本页 关闭

    

克力木·依莫拉洪一家三代屯垦戍边的故事

    在昆仑山上、在常年积雪的帕米尔高原,有一个叫阿克加尔的地方,柯尔克孜语就是“白色的山崖”,农三师托云牧场就位于此地。

    半个多世纪以来,维吾尔族职工克力木·依莫拉洪一家驻守在这个边境牧场,他们祖孙三代牧羊戍边,在白色山崖上写下了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

    父亲手中的羊鞭

    1954年,克力木从部队转业来到托云牧场,拿起羊鞭,在边境连队三连开始放牧生活。托云牧场是一个国家级边境贫困牧场,自然环境恶劣、交通闭塞、资源匮乏。上世纪50年代,牧场百业待兴、人迹罕至,靠天放牧就是这里牧民们的生活。雪域高原上的牧场,气候变化异常、四季不分,常常是山下6月吃西瓜,山上6月下雨雪,而且,这里日出晚,空气稀薄,是肺心病的高发区。每天早晨9点天刚擦亮,克力木肩背塔合(维吾尔语:用麻袋做的放在肩头装东西的物品),赶着200多只羊徒步出发了。克力木往返20多公里,需要13个小时,听不到人声、见不到人影,在边境线上与羊为伴。饿了,克力木从塔合里取出干冷的馕饼;渴了,顺手抓把雪往嘴里一塞。

    整整40年,阿克加尔的群山见证了克力木白发染成霜的年年岁岁。托云牧场的夏牧场属高寒草甸草原,冬牧场属山地半干旱荒漠草原,草质差、产草量低。为了让羊群吃饱肚子,克力木赶着羊群到向阳面的山坡上去吃草。羊只在产羔育幼期,克力木没有给自己年幼的孩子喝过一滴羊奶;古尔邦节时,他也没能让孩子们痛痛快快地吃上清炖羊肉,因为他当时的月收入只有7元。

  回忆起那段艰苦的岁月,克力木说:“即便是古尔邦节,我也要去放牧,不去不行啊,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羊群在圈里饿得乱叫!平日里,发烧感冒是常有的事,但必须坚持放牧,一天也不能停。”

  很难想象,当年每月仅有7元收入的克力木,如今却成为了大慈善家。 1994年退休后,放着清福不享的克力木又在吐尔尕特口岸做起了生意,经营饭馆、商店、招待所,直至今日。富起来的克力木情系困难群众,已累计捐款达27万元。

  对自己和家人,克力木却很吝啬。几个孩子结婚时,他没有给他们太多的经济资助,孙子们考上大学后,他也没送什么大红包,而是告诫他们:“爷爷是靠劳动起家的,不会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你们要靠自己,勤奋学习,创造人生。”

  对于克力木的捐款行为,起初孩子们也不是完全支持。克力木就开导孩子们:“你们的父亲吃过苦,受过累,是一名老党员,不能看着别人,尤其是乡亲们有困难,不管!”

  ——2003年3月,巴楚、伽师发生地震,克力木出资1.4万元购买了250袋大米,100袋面粉,亲自雇车送到地震灾区 。1998年至2004年的6年间,克力木先后向牧场捐款3万元。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克力木是牧场第一个捐款的人,捐款1万元。

  除了亲生的儿女外,克力木还有位没有血缘关系却胜似亲人的孩子。三连维吾尔族职工马那克,父母早逝,弟弟瘫痪,1995年他心疼地卖掉了家中所有的羊只,也未能摆脱生活的困苦。同在一个连队的克力木,看到一蹶不振的马那克心里很难受,他拍拍马那克的肩膀说:“孩子,还愿意养羊吗?我给你出钱养羊,3年内亏了算我的,赚钱了是你的……”

  看着眼前这位慈眉善目的“救星”,马那克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重整旗鼓,干!两年过后,马那克摘掉了“穷”帽子,还攒了8000元存款。如今,马那克与克力木仍保持着亲密的联系,他忘不了那个在困境中拉了他一把的“父亲”克力木。

  克力木先后获得师“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捐资助学先进个人”和“关工委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2007年荣获“兵团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一根羊鞭传三代。克力木的大女儿托洪走上了父亲吃苦放牧的老路。1974年,15岁的托洪接过父亲的羊鞭,后来,她与丈夫买买提·木沙在边境线上放牧30年,雪山之巅的牦草是他们传递爱慕的信物,蓝天和白云记录着他们相濡以沫的爱情。

  比起父辈,托洪夫妇放牧时的条件和待遇要好得多,2004年退休时,托洪每月的收入是600元。托洪夫妇退休那年,18岁的小儿子买买提·努尔追寻着外公和父母走过的路,续写着家族中第三代放牧戍边的历史。

  2006年,羊只作价归户后,牧场对牧民们免收草场管理费,牧民们享受着“零”负担,150只羊以外的收入归自己。买买提·努尔通过6年的牧羊生活,积攒了6万元收入,已娶妻生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女儿手中的教鞭

  清代,柯尔克孜族在蒙古准噶尔语中被译为“布鲁特”,汉语的含义是“高山上的居民”。托云牧场是兵团惟一一个柯尔克孜族聚居地,柯尔克孜族人口比例达96%,以马背游牧为生的柯尔克孜族的子女们,常年随父母流动在马背上学习有限的知识。

  百年沧桑,帕米尔高原上的布鲁特后代,终于走下马背过起定居生活。1965年,托云牧场建立了兵团惟一的一所柯尔克孜族学校;1981年在原有小学部的基础上学校又建起了初中部。2002年,学校享受国家和兵团义务教育专项资金500余万元,建起了800余平方米的实验楼和锅炉房。2005年,学校享受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工程资金120万元,建起了学生宿舍楼和食堂。

  大字不识的克力木,把爱心和希望播撒在党的教育事业上,他说:“要让孩子们通过学习知识改变命运。”牧场学校盖实验室时,克力木先后拿出6000元为学校购买教学设备;过肉孜节,他为学校供煤、为孩子们买新衣服,买书包等学习用品。从1995年至今,克力木先后资助了牧场和周边县乡的18名贫困生,为牧场学校累计捐款近6万元。

  克力木是196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从1987年至今,他先后7次被兵团、农三师、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托云牧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克力木膝下有两儿五女,5个孩子是党员,有两个女儿守边放牧,有三个女儿是人民教师,其中两个女儿在托云牧场学校执教。

  1964年出生的二女儿萨依拉姆至今还清晰地记得,31年前是父亲“逼”着自己上师范的。1979年,15岁的萨依拉姆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同龄的女孩很多已支农,可深谋远虑的克力木却把萨依拉姆送进了喀什师范学院学习汉语。后来,萨依拉姆又在乌鲁木齐教育学院学习。

  1983年,萨依拉姆走进了牧场学校。

  因教学、管理成绩突出,萨依拉姆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称号,1997年,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提升为牧场学校的副校长。

  2002年,兵团教育体制改革,要精简领导人数,萨依拉姆主动要求走下领导岗位,到一线教书。萨依拉姆在批改小学生作文时,发现父亲克力木常常是学生作文里的主人公。昂卡西、依曼古丽等10个贫困孩子,是父亲时常牵挂和念叨的名字。听到孩子们质朴的心声,萨依拉姆的心暖暖的。

  在萨依拉姆的影响下,克力木的三女儿布拉依和小女儿遂丽古莉也走上了讲台——当上了播撒文明和知识的人民教师。

  30年过去了,萨依拉姆曾教过的学生,如今和她一起并肩作战,教书育人,这是牧场未来的希望!

  克力木的3个女儿像盛开在昆仑山深处的雪莲花,她们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又用知识改变着牧民后代的命运。

  孙子手中的钢枪

  买买提·依沙是克力木的长孙,现任托云牧场武装部部长。个小、瘦弱、羞于言语的他,数九寒天率领牧场民兵巡逻在边境线上,无一次事故发生。

  依沙的人生选择也与克力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89年,初中毕业的买买提·依沙正为  前途迷茫时,克力木来到依沙的身边,抚摸着他的小脑袋说:“孩子,要么你去上大学,要么到部队里去锻炼。”依沙最终选择了参军。

  在部队锻炼3年后,依沙来到乌鲁木齐人民武装学校接受了3年的专业学习,毕业后回到牧场武装部当干事。后来,他分别在五连和一连担任副指导员、指导员。

  2004年牧场急需一名新的武装部部长。农三师武装部和牧场党委派人来考察依沙。依沙当年只有30岁。在军事训练上,他有过硬的技能和本领;在思想教育方面,他出自党员世家、干过指导员,有基层工作经验,并且精通维吾尔语和柯尔克孜语;在办公自动化方面,他能熟练操作电脑。经过考察,依沙走上了武装部领导的岗位。

  牧场的民兵队伍中,98%是柯尔克孜族人。他们的任务是配合边防部队、边防派出所、边防哨卡,做好牧场的维稳守边工作。每年的12月和来年的1月,是民兵们冬训的繁忙时节。在二连海拔3000米奥尔托苏山上,在零下20摄氏度的气温下,民兵们摩拳擦掌进行队列、军体拳、打靶等训练,在这个与天斗、与山斗的恶劣环境里,没有一个民兵胆怯。每年的7月至9月,是巡边的重点时期。特别是奥运安保期间和“7·5”事件以后,依沙每周带领10个民兵从一连到三连不定期徒步巡逻,发现可疑人员和情况及时进行汇报和处理。

  1999年7月29日,托云牧场连下了7天7夜的暴雨,洪水泛滥成灾。时任五连副指导员的依沙带领职工纵身跳进洪水,依沙只有1.60米的个子,即使洪水没到了他的脖颈,他也毫不犹豫,毅然坚守在第一线。依沙和职工白天搬沙袋、堵缺口,晚上放哨值勤,三天三夜未合眼,同心协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2001年至今,买买提·依沙先后荣获“兵团边防工作先进个人”“农三师武装工作先进个人”“农三师综治工作先进个人”和托云牧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漫漫岁月写忠诚, 白云深处有人家。克力木家的故事还没有讲完,他们还在续写军垦人家新的一页……

责编:达晶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我要纠错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