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论坛
中广邮箱

加入桌面 | 设为首页 | 天气预报 | 节目时间表 | 网站地图RSS定制

新疆兵团

首页 | 聚焦 | 视频 | 军垦文化 | 我是兵团人

 首页 > 新疆兵团 > 人物春秋

从百万雄师渡长江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献终生

2011-02-20 13:49   来源:中国广播网兵团频道    打印本页 关闭

    

    认识吕老,是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三团史志办在2008年春节召开的一次老干部座谈会上,吕老说:“我们团的49年以前的老革命八十年代有2000多人,现在只剩不到180人,他们都是军垦历史的见证者,但许多人都默默的带着他们的故事走了。”我当时听了非常震惊。作为军垦第二代的我产生了要采访了吕老的念头。我想把他的故事写下来给更多的看。2008年9月的一个初秋,我慕名敲开了位于三团团部吕老居住的一座农家小园的门,吕老夫妇愉快地接受了我的来访,他告诉我说:“他们夫妇俩今年已经携手走过了55个春秋。”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来采访了这对老军垦夫妇,吕老已经76岁,他爱人张翠兰也71岁了,吕老向我打开了尘封已久的记忆闸门:
   

经过岁月洗礼的吕老

 

    翻开吕老的简历:吕相恩,男,河南西坪县人,现年76岁,1948年参军,1956年进疆,最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二团工作,后因工作需要,1957年到老五队(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三团十四连),吕相恩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副指导员、指导员、副营教导员、营教导员,1987年光荣离休。
    1948年,不满16岁的吕相恩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这是一支由陈庚将军率领的有着能打硬仗光荣传统的部队。1949年4月,在百万雄师渡江战役中,吕相恩所在部队担任了兵团的先遣军、在安徽芜湖一线突破敌军防线的任务,而后以勇猛的行动,长驱直下解放了成都、昆明等地。之后参加解放云南的战役,一天急行军180里,步行一年,部队穿越了半个中国,最后倒达湖南。
    1950年2月,在云南进行了长达半年之久的剿匪战斗。1950年6月,在追剿残敌的战斗中,吕相恩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部队,吕相恩历任战士、通讯员、班长、副排长、排长, 1950年10月19日,新中国组织志愿军开始入朝参战。吕相恩所在的连队抽调12人,组成一个班,由吕相恩任班长,参加了入朝前的集训。集训完后,于1951年3月进入朝鲜作战。朝鲜战场上的吕相恩所在部队担任后勤保障工作,抗美援朝之后,吕相恩于1954年退伍回到家乡河南西坪县。
    1956年的春天,兵团派人去河南招收工人。他们响应王震司令员的支援边疆,建设边疆的号召,吕相恩在当地政府第一个报名参军,带着妻子张翠兰和不满一岁的儿子坐上了火车,五天五夜后到了兰州张掖火车站,三天后,重新编队乘坐汽车继续西行。经过五天的行军来到了新疆兵团农一师师部,分配到了胜利三场(今新疆兵团农一师二团),当天就开始了开荒造田。
    刚进疆时,地形不熟还复杂,住在地窑子里。在外面很难看见连队是什么样子的,到处都是茂盛的红柳包一堆接着一堆,人与人离2米远都看不见,从家到地里没有一条通往连队的路,家家户户住的都是地窑子,一排排地窑子都一样分不清,条件十分艰苦,天天是上班看星星,下班看星星,上班有人带着大家一起走,相互之间要跟的近一点,边走边用手把红柳和荆刺拨开,不然枝条抽着人非常的痛,下班一起回,不容易走失,走错门是常有的事情。地窑子的门是一个45度有3米长的斜坡,进去的时候不小心会摔饺,有时他们穿上高腰毡筒走不好摔一跤,一跤可以把他们摔到地窑子中间、大人不拉一把还起不来,无窗户、床铺是用四根木棒子钉在地上,上面棚着木棒子,在铺上一些草就是床铺,当时有人编了一个顺口溜:“农场好,农场好,住的洋房三尺高,下面顶着四根棍,上面盖者芨芨草,”。地窑子有个好处那就是冬暖夏凉,天一黑,各家各户都点上用煤油制作的小灯,一家人围着小灯,母亲在做着针线活,父亲收拾着工具,孩子们写作业。
    吕相恩从小生长在农村,勤劳、朴实,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的良好习惯,在团场的开荒劳动中很快被大家认可。当上了开荒队的一名班长。那时候,白天,几十里开荒工地上,劳动号子响彻云天,夜晚又架起篝火,投入夜战。吕相恩带领生产一队八班,每晚坚持夜站,后经各级领导反复做思想工作,才肯休息。整个开荒队伍上工根本不要监督,收工却要各级领导下命令,一日三餐有两餐吃在工地。喝苦水、住地窝子,垦荒队员们什么都不怕,最怕的是劳动成绩落于人后。在地窝子紧张的情况下,寒冷的冬天拓荒者露宿在胡杨树下。只有一部分的人住地窝子和草棚子,睡的是毛腊野麻床。居住无定所,经常搬家。遇上大风,吃的、住的、用的、睡的全部都蒙上了厚厚的沙子,睁不开眼睛、张不开嘴,人人灰头土脸。眼窝里、鼻孔里、耳朵里、衣领里、嘴巴里都钻进沙尘。用手轻轻一抠,沙尘便可塞满指甲缝。
    开荒中最艰苦的工作要算打荒。那时从现在的13连一直延伸到17连、18连,全是沙棘林、胡杨树,开荒建场初期,由于机械的缺乏,全靠人工挖、斧子砍、锯子锯,人抬肩扛,手震裂了、肩膀压肿了,没有人叫苦叫累。冬季的早晨,寒风刺骨。“加油啊!今天我们要夺红旗!”一声鼓动,就见成串的运土队伍一个比一个跑的快,肩上的筐担象是两只闪动的翅膀,忽闪闪、咯吱吱。不一会工夫,棉衣甩掉了、裤腿挽起来了,浑身上下热气腾腾,满脸汗珠闪闪发光。他(她)们笑者、追赶着、闹的大地像一片沸腾的海洋,浪涛翻腾不息。就这样,沙丘、高坡、沟壑在劳动大军面前,服服帖帖,任凭摆布。大片的平坦的新土地,大家把什么苦都忘记了。
    六十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全国人民生活暂时困难。喀拉库勒人在一段时期几乎每餐都是加淀粉(用包谷杆或胖姑娘草制作)的包谷面或高粱面馒头一个、清水(每人每月四两清油)煮白菜一碗。“干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包谷豇豆皮牙子,囫囵麦子煮着吃,”就是那时开荒造田的真实写照。
    1961年冬季总干渠的清淤工作的战役打响了,一管处所属一、二、三团(原胜利七场)集结优势兵力、挑选精兵强将打一场歼灭战。吕相恩已经是三团十九连任指导员了,这场清淤大战关系来年生产,实为重中之重,来不得半点虚假。从现实情况说,清淤是农垦团(场)最重的体力活兼之时间紧促、任务又重,必须在期限内完成。当时每人每月的口粮是15公斤,大家都不够吃,可是他们在饥荒中想出了很多办法。一个职工提议挖老鼠洞最后真的在几个老鼠洞里挖出了四十几斤苞谷。一下子,全场掀起了“挖老鼠洞,找粮食”的活动,从麦场、玉米场挖到麦田、玉米地。最后一统计,从鼠洞中夺回的粮食就有几千斤。在天灾人祸面前,大家还制作各类代食品。玉米芯子磨碎掺合一定面粉可以做粗质饼子(在当时还属上乘食品)。苞谷杆子中含有淀粉,先粉碎下锅用水熬煮半小时后,捞净渣质,继续熬煮,直至把水煮干,淀粉即成。食用前,将淀粉掺合在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面粉中,蒸馍煎饼都可以。在当时用各种方法来填补口粮不足的问题,圆满完成了北干渠的清淤大战。
    吕相恩告诉笔者他在兼任三团第三中学校长的时候,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大事就是创建了当时一所完全中学。1971年。吕相恩在三团三营任教导员。三团地形像一根长带,从最西边的1连到最东的21连相距近40公里,三营位于三团的东头,全团仅有一所中学,设在团部,学生读初中就必须到团中学住宿。团党委根据“就近上学的原则”,决定在西区一营建立第二中学,在三营建立第三中学,由吕相恩兼任三中校长。当时团里的经济很困难,只是口头上布置任务,没有金钱、物质支持,只好靠艰苦奋斗去白手起家。吕相恩请回被工宣队赶往连队劳动的教师,让他们重返教育战线,从事教学工作;自己带领老师赶着牛车跑遍了三营各连的木工房,收集破板皮,拼成桌面,发动教师去戈壁滩里砍来枯树棍,当桌腿,钉成了一张张简易课桌:从机耕连寻来一盘废齿轮,挂起来,当上课钟。就这样,当年9月1日按时开学上课了。教师们干劲十足,一心一意扑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尽管课桌板凳简陋,实验器材紧缺,于是全体教师齐心协力自己动手制作教具,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和各项规章制度,学校中的一切工作很快就走上了正轨。
    吕相恩听学校的一位老师说过:在大跃进时,那位老师正在读高一,学校曾停课制作过砖坯。他便让这位老师当师傅,利用暑假指导学生打土块。他和师生们一起和泥巴,打土块,每天见到师生都是灰头土脸、可是却是满脸喜气洋洋,干劲冲天;当铺在场上一排排整齐而光滑的土块越来越多时,吕相恩内心里感到无比激动。就这样,苦干了三年,累计打了90多万土块。于是,在营部附近选定一块土地,经团批准作为建校用地。通过团领导与工程连联系,协助学校盖起了两排教室,三幢宿舍。他又带领教师们测量、放线、打地基、起墙、盖房顶,盖了一幢职工宿舍和一间开水房。
    暑假中,他挑选了七位身强力壮的男教师,亲自带队进戈壁沙滩找木料。一行八人赶着两辆牛车,就出发了。从早晨一直走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他们才到达目的地,第二天一早,就开始了挑选木头的工作,挑选是这样的顺序;用斧子从树干的这头敲到那头,若是发出“通通”的声音,就表明是空心,里面已经朽了;若是发出“秃秃”的声音,就表明是实心,用截锯将这段锯下来。每天收工前,教师们便用牛车将截取下来的木料运到宿营地。每人的脸晒得黑黑的,汗水与灰沙粘在一起,布满面孔,只有开口说话时才可以看见大家露出的白牙,就这样苦干了十天,用牛车拉回满满的十大车木料。终于淘汰了那些简易课桌凳,换成了新桌凳、新讲台。又制作了一付篮球架,用预制板铺成了一个新的篮球场。一所全新的完全中学从无到有就这样的建立起来了。
    吕相恩、张翠兰夫妇一生育有五个子女,他们全都在团场的各行个业从事着建设兵团的工作。老大吕新萍是农一师三团医院的医生,老二吕新民是兵团农一师六团监狱的干警,老三吕新华是农一师三团一中的语文教师,老四吕新军是兵团农一师武警三支队的副政委。老五是阿克苏地区电视台的一名编导。最让老爷子自豪的是,他的三个男孩子都当过兵,连俩个女婿也是当兵出身。我无意中问了一句,老爷子你对你的一生都献给兵团的事情后悔吗?他激动起来了:“小伙子你说什么,我最自豪他是兵团人,是军人,50年过去了,正像大家所说的那样,我献青春、献终身、献子孙,今天我能亲眼看到现代人把团场建设得这么美好他们就满足了,他亲手把沙漠变成了现在现代化的绿洲农场,亲眼见证了兵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我怎么会后悔呢?如果有来生,我还愿意当一名兵团的兵。”
    1987年吕相恩离休了。离休后,他就在家中带带孙子,侍弄花草,可是,只要团场有什么义务活动,总会看见他的身影。
    吕相恩说,他从1956从河南来建设边疆就在兵团,如今已有52年了,在兵团,我们这一代人学会了一件事,就是奉献精神,只要身体健康,就要为兵团事业奉献到底。

本文作者 刘朝江

责编:胡志坚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我要纠错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