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论坛
中广邮箱

加入桌面 | 设为首页 | 天气预报 | 节目时间表 | 网站地图RSS定制

新疆兵团

首页 | 聚焦 | 视频 | 军垦文化 | 我是兵团人

 首页 > 新疆兵团 > 走进兵团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05-11-03 10:07   来源:中广网新疆频道    打印本页 关闭

    

 

 

 

打造新疆医疗教学科研航母
 

新医大一附院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暨第一附属医院(原名为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一九五六年建院。五十年来经过几代创业者艰苦努力,现已形成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和高级医学人才的培养基地。
 

   环境优美,沧海桑田。建院前,这里还是亘古戈壁滩。开院初期,院内也是遍地沙砾、荒草、沟壕、建筑垃圾。老一代创业者们用肩扛手抬开拓出这块院落。在以后的岁月中,年年植树、绿化修路才形成了碧树成荫、古树参天、流水潺潺,亭阁、喷池、高楼林立的医疗圣地。近年来为适应现代化发展,对院整体进行了改建,五年前多功能门诊大楼落成;今年一座八万平方米的15层高综合病房大楼投入使用;院内环境进一步绿化、美化,形成具有现代化格局的花园式教学医院。

  

   学科门类齐全。目前,医院开设临床科室41个,医技科室16个,8个自治区级研究所,5个自治区级质量控制中心,4个专科医院和诊疗中心。其中,心血管内科、骨科、普外科,为自治区重点学科,包虫病研究所、中心实验室为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拥有开放床位2100张,年门诊量80多万人次,出院病人次4万多人次,住院病人手术15000多台;年承担4000多学生教学,建院以来共培养本科生万余名,各类研究生近千名。

  

   人才济济,技术实力和师资队伍雄厚。全院现有职工2200多名,其中医务技术人员1700多名。在医务人员中,高级职称250多名。硕士生导师142名,博士生导师35名,在读博士生74名,硕士生777名。9名专家教授被授予自治区有突出贡献奖的优秀专家,22名专家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8名专家被授予名医称号。

  

   教学机构门类齐全。作为自治区唯一一所综合性教学医院,担负着培养和输送医疗专业人才的重任,为此医院设立了学科门类齐全的教学机构。目前,医院设有27个教研室,拥有3个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15个二级学科,33个三级学科,累计培养本科生近万名,各类研究生千余名。我院每学期授课班级达60余个,授课时数近15000个。目前开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全科医学、麻醉专业、影像专业、检验专业、护理专业,另外在全疆率先开设了7年制本硕连读临床医学专业。2001年3月,国家人事部又授予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7名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工作,自治区首批临床医学博士后9人已出站。医院专项投入资金150万元,建立了博士后流动实验基地,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创造了条件。新近又投入200万元筹建了“中亚地区亚沙基显微外科培训中心”。医院与英、法、奥、美、德、日等十几个国家的医学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交流关系,近年医院还进行了优势学科整合,成功组建了具有学科优势的4个专科医院。

  

   科教兴院,硕果累累。从1978年以来,共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383项,其中,国家部委级7项,自治区级47项;获国际及各类学术会和新技术展览奖60余项,获专利7项。在国内外专业学术论坛每年发表学术论文300篇以上。自1998年新疆医科大学成立以来,承担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2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8项,各部委立项23项,自治区级课题66项,国际合作项目6项,获得科研项目经费1528万元。医疗技术不断创新突破:心血管病、内外科治疗、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脏器移植、试管婴儿研究、包虫病研究、放射介入治疗等多项新技术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或世界范围内属领先地位。

  

   专科医院有特色,突出医院品牌学科。例如:仅在2005年中,心血管专科医院介入治疗2000多台次,心血管外科手术300多例,其中冠状动脉搭桥术高难手术100例以上,“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塞”,“房颤射频消融术”属西北地区领先水平。骨科专科医院实施手术2700多例,“椎体成形术”、“人工椎间盘置术”、“人工韧带或异体腱重建支叉韧带术”均在西北地区领先。消化血管外科中心,在国内首例开展了“自体肝移植扩大半肝切除并胆道重建根治肝站位病灶和高位胆管癌”、“近肾腹主动脉瘤根治术”等,确立了普外科在新疆的领先地位。

  

   设备精良,技术先进。目前我院拥有多种现代化精良医疗诊断设备,其中全身螺旋式CT、超导型核磁共振机、双向数字减影机、直线加速器、STET机、高频震荡呼吸机、蔡式手术显微镜、24导电生理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高档B超及各种电子纤维内窥镜等都具有目前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护理队伍强,护理水平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是体现医院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医院组建了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护理队伍,现有护理人员900余名,其中大专学历者占三分之一,每年都有一批护理人员出席国内外有关专业的学术会议,并在各类专业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近百篇,多名护理人员获各级荣誉称号。

  

   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医院开展了以专家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医院文化建设,弘扬了老一辈医务工作者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2003年8月,医院召开了人才发展战略研讨会,围绕医院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党政服务人才三支队伍的建设,提出人才的认定和发展思路,评选认定了德高望重的名医、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推出和造就了一批自治区级乃至国内同行认可的高级人才。医院还创建了《留学生/博士生研究会》,建立了研究生和归院留学人员启动基金,建立了医疗、科研奖励制度,使博士、硕士、博士后安心工作,发挥出各自潜能,从根本上遏制了人才外流现象。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规范服务和树立良好教风学风。多年来,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 学院坚持严谨教学的办院方针,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完善便民措施,面向基层和农牧区提供多层次便捷服务:一是优化就诊环境,门诊实行挂号微机化和就诊信息卡;二是充分发挥专家资源优势,开设专家业余门诊,健康咨询门诊,各院特需门诊,以满足患者不同需要;三是加强提高护理质量,制定了护理服务条例,护理流程规范,护理人员奖惩规定及岗位考核标准等;四是实施“医师支援农牧区卫生工程”,设立扶贫基金。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树立良好教风学风。

  

   推进党建、精神文明和医院文化建设。我院现有11个党总支,59个党支部,900余名党员。有4个团总支,21个团支部,200余名团员。为使党组织和团组织在医院和学院工作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我院长期坚持在党员中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在团员中开展“青年文明号”活动。全院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的优良传统作风,曾获得“自治区级文明单位”、“自治区科普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防非典肺炎先进党组织”、“自治区十佳医院”等荣誉称号,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1个,自治区级“青年文明号”5个,多人获得“全国民族团结个人”、“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优秀团员、团干部”等称号。

  

   对外交流活跃。近年来,医院先后有数百名各类人员走出国门学习、考察、进修、攻读学位,赴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同时,接待国外专家学者200余人次。先后同美、日、英、澳大利亚、法、德、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学术交流,进一步提高了我院科技水平。

  

   五十年风雨兼程,一附院走过曲折、沧桑的岁月;五十年发展壮大,一附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一段历程的结束,就意味着一个新起点的到来。立足新疆,面向全国,一附院以矫健的步伐开展新的五年发展规划,目标是在2006年-2010年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院方向,坚持“文化建院、依法治院、科教兴院、人才强院”建院方针,力争达到国内先进、西北地区一流、影响周边地区、以医疗、教学、科研、管理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医院,成为新疆医疗、教学、科研的航母。

  

   纵观五十年医院发展蒸蒸日上,环顾今朝医院一派欣欣向荣。一附院全体职工满怀信心,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前进在文化建院、依法治院、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大道上,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衷心祝愿一附院与时代同行,与新医大齐飞,谱写更加绚丽多彩的新篇章!

 

 

 

 

党委书记 副院长 姚华

 

 

 

院长 党委副书记  温浩

 

 

 

党委副书记 纪检委书记 张益民

 

 

党委副书记 帕提幔·艾力

 


  
党委委员 副院长 艾孜买提·阿吉

 

 

党委委员 副院长 徐佩茹

 

 

党委委员 副院长 张源明

 

 

党委委员 副院长 刘志连

 

党委委员 心脏中心主任 马依彤

 

 

院长助理 郑宏

 

 

总会计师 齐新红

 

 

总经济师 姜晓明

 

新医大一附院成功实施新兴全盆腔重建术

 

    中广网乌鲁木齐12月24日消息(记者高静雅) 近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为一名71岁的女性患者实施了新兴全盆腔重建术。该名患者患病多年,长期饱受着病痛折磨。经过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多位专家的共同努力,在短短一个小时内成功完成了手术,术后患者安返病房,医生对其给予了抗炎、补液对症治疗,患者在手术后6天痊愈出院,术后随访患者恢复情况良好。

发布会现场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主任丁岩告诉记者:新兴全盆腔重建术是由法国医学家在2004年首次公布了技术经验。2006年,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协和医院率先在我国开展了此项技术。之后,内地许多大城市也相继开展此项新技术。2008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已独立成功完成5例新兴全盆腔重建术,而在西北其他地区尚未独立开展此类手术。

手术过程

    据了解,新兴全盆腔重建术是将聚丙烯网片置入膀胱阴道筋膜和直肠阴道筋膜,同时进行肛提肌及会阴体的修复,从而完成盆底3个平面的重建,完成全盆底结构和功能的重建。随着临床技能和临床经验的不断完善和丰富,由于其手术时间短,操作易掌握,复发率极低等特点,逐渐成为盆底缺陷性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关链接: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它主要包括盆腔脏器膨出(子宫脱垂、膀胱膨出、直肠膨出)和压力性尿失禁两大类。此类疾病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病,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40%。由于我国人口逐渐的老龄化,职业女性长久站立和憋尿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曾经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后再次复发,盆腔脏器脱垂(POP)及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新兴全盆腔重建术是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的结合,旨在研究对由于盆腔支持结构损伤、缺陷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进行有效的处理,是盆底障碍性疾病的主要现代治疗方法,已彻底改变了传统手术的外科治疗方式。通过对此类患者实施新兴全盆腔重建术,治愈率达95%以上。

 

新疆首例7个月肾结石患儿经皮肾穿刺碎石术成功

 

    中广网乌鲁木齐12月1日消息(记者高静雅) 近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实施了新疆首例7个月肾结石患儿经皮肾穿刺碎石术。手术的成功,使7个月的木拉地力成为新疆接受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年龄最小的患者。

 

发布会现场

    维吾尔族小男孩木拉地力来自新疆和田地区,2008年10月20日,父亲带他在和田洛浦县医院就诊体检,行泌尿系B超检查发现右肾积水,进一步行CT检查诊断为右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结石并右肾积水,之后转往和田地区人民医院。由于当地条件有限,家人带他来到乌鲁木齐就诊。

宝宝的手术记录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诊断为右侧上尿路结石并积水,患儿的结石大小0.6cm×0.7cm,给予碱化尿液治疗观察一周后复查B超,结石和积水仍然存在,且积水程度较前有所加重。经医院专家组讨论后考虑患儿结石较大不易自行排除出,保守治疗效果欠佳,而且结石位置在右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如不及时处理患者积水将会越来越严重,以后可能会损害患儿右肾功能,所以决定为其进行经皮肾镜碎石术。

主治医生介绍患儿情况

    国内对于一岁以下的孩子进行此手术尚属罕见,而决定为7个月大的患儿进行经皮肾穿刺碎石手术,对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科的医护人员来说,无疑是个严峻的考验。2008年11月11日,木拉地力被推进了手术室。由于婴儿肾脏体积明显小于成人,尿道、输尿管腔极其细小不能常规进行输尿管插管制造人工肾积水,穿刺难度显著增加,若穿刺、扩张、置管稍有偏差,都会导致手术失败。

主任医师介绍手术情况

    主任医师安尼瓦尔、主治医师宋光鲁在B超的辅助下定位、穿刺、置入导丝、逐级扩张、置入鞘管……手术过程非常顺利,仅半个小时就完成了全部手术。术后,医院对患儿给予抗炎、补液对症治疗,患者恢复良好,已于2008年11月24日顺利出院。

同样患有肾结石的9个月大的双胞胎宝宝

    据了解,截至目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为二十多名三岁以下患儿进行了经皮肾穿刺碎石手术。这种技术因微创、恢复快,相比开放式手术安全很多,因而逐渐被广大患者的所接受和认可。

 

新疆儿科界第一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成功

 

    中广网乌鲁木齐11月27日消息(记者高静雅) 2008年11月15日,新疆儿科界第一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患者小张煜痊愈出院。此项手术由援疆专家—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王振先副教授带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师阿布来提、何萍共同完成,同时预示着新医大一附院首次启动此项技术。

 

    两岁九个月的小张煜在体检时被发现体质较同龄儿童差,比较瘦弱,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械样杂音。胸片检查发现心胸比例增大,心电图显示右心室肥大。后进一步查心脏B超确诊为动脉导管未闭。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患儿不可逆性的心肺功能受损,易患呼吸道感染和发育不良,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

王主任(中)儿科何萍阿不来提在手术中

    以往遇到这种患儿常常都会推荐到北京、上海等地大医院,加大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对民族同志,还造成了生活上的诸多不便。援疆专家王振先教授对儿科各种疾病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尤其擅长儿科心血管病的诊疗。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有较深的研究,在山东独立完成数百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手术。

王振先副教授、何萍、阿布来提医师欢送小患者张煜出院

    小张煜无疑是幸运的,在接受手术后心脏杂音消失,无分流,封堵器位置良好,手术完全成功后三天出院即出院。为表达感激之情,患者家属特此赠送锦旗。据王振先副教授介绍,患儿只需每隔3个月复查一次,三个月后封堵器基本被结缔组织包埋,无任何排异反应,心脏完全恢复正常,其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并能胜任一切生活,学习和工作。

    据了解,导管介入治疗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因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创伤极小,不需开刀等优点,受到患儿家长的广泛欢迎,已替代手术成为首选治疗方案。新疆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区,新疆目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约15万人,其中每年有条件接受诊治的不足2000例。

 

新医大一附院举行护理系统抗震演习

 

    中广网乌鲁木齐10月23日消息(记者高静雅) 随着“呜呜”的警报声响起,500余名患者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快速撤离,在短短三分钟内全部到达安全地带,这是记者今天下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看到的一幕。

 

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协助病人安全撤离

    10月23日,来自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0多个科室的500余名患者及200余名医护人员进行了一场出色的抗震疏散演练。全院700余名患者及医疗人员按照制定路线,分别从十个医疗区域的安全通道快速到达住院部楼前。据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王梅新介绍:在过去的两个月中,全院医护人员及患者进行了多次演习,最快速度是在两分钟左右安全撤离,加上医护人员现场报数确定“逃生”人数,整个过程不足3分钟。

三分钟内 患者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安全撤离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温浩告诉记者:新疆属于地震高发带,也是自然灾害的高发地区,我们举行抗震演习就是要最大限度的保证病人的安全,同时也要加强我院3300名医护人员自身的防护能力。在遇到危急时刻时,医院能够做到质量最好、救治最快,全力保障患者安全,尽一切的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国内外专家齐聚乌鲁木齐 为新疆心脏病学“号脉”

“第二届西部长城心脏病学会议”现场

    中广网乌鲁木齐9月13日消息(记者高静雅) “第二届西部长城心脏病学会议”,9月13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议汇集了国内外权威专家、学者,将针对心脑血管领域的最新进展,涉及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里介入等技术,及心脑血管影像学等诸多相关领域进行研讨。

 

国内外专家云集

    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林延龄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心血管学会主任兼香港医学专科医院余卓文院士以及国内著名的陈灏珠院士、高润霖院士、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主席胡大一教授、长江学者葛军波教授等60余名专家、学者,和参会代表500余人参加会议。

全场起立 朗读宣言

    据了解,“第二届西部长城心脏病学会议”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脑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中华医学会心脑血管介入培训中心主办,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活动主办方希望通过会议这个平台,与内地心血管界加强交流和学习,探索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有效方法,推动西部心血管事业稳步发展。 

新医大一附院全面启用数字医疗流程 

    中广网乌鲁木齐9月12日消息(记者高静雅) 9月12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式启动了西门子医疗的“新沟通”(syngo)影像信息管理系统。随着系统的成功安装和运行,将提高了医学影像保存的质量,为临床和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而且使得影像的复制和传递变得容易、远程会诊也变得切实可行。

剪彩仪式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同时,现代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影像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也不断上升,各种医疗信息,如CT、MR、X线、DSA等影像检查信息已呈几何数级增长。如何存储、管理和加以合理有效利用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首要问题。

医护人员正在用仪器为病人服务

    西门子“新沟通”(syngo)PACS/RIS系统进入医院成功实施后,将深入到从登记、图像存储到报告、统计信息等影像科工作的各个环节,优化了医院流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差错。系统同时利用大容量存储管理管理医学影像,长久保存、随时调用,有力地促进学科建设,方便科研和教学工作。

医生运用设备分析病人病情

    据了解,西门子医疗“新沟通”(syngo)影像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全面解决医学影像获取、显示、处理、存储、传输和管理为目的的综合性影像信息系统。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正式启用这一系统后,在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支持下,将加快医院整体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也有利于医院进行管理现代化、信息化改革。

    相关资料:

    西门子医疗是全球医疗领域最大的供应商之一。公司作为知名的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在诊断和治疗技术以及包括信息技术和系统集成在内的医院信息化工程领域拥有核心竞争力和创新优势。通过收购实验室诊断业务,西门子医疗成为了全球第一家提供全方位医疗解决方案的公司,将影像诊断技术,实验室诊断技术、治疗和医疗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全面融合在一起,并辅以提供咨询和支持服务。从预防、早期检测、诊断到治疗和后期护理,西门子医疗能够为整个医疗流程提供解决方案。 

 新医大一附院喜获国家卫生部表彰

    中广网乌鲁木齐9月12日消息(记者高静雅) 记者今天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获悉,在国家卫生部近日召开的2008年深化医院管理年活动暨全国医政工作会议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被授予“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称号,同时,获得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竞赛铜奖。

2008年深化医院管理年活动暨全国医政工作会议现场

    2005年,国家卫生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在全国组织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医院围绕医院管理年活动主题,突出质量、安全、服务、费用控制四个重点,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实现提高医疗质量、改进入伍流程、加强医患沟通、规范财务管理、杜绝违规收费、改善行业作风六个目标,缓解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温浩代表领奖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此作为全面深化医院管理的契机,严格按照卫生部的要求标准与管理规范,在服务、质量、安全、环境、费用、效率等诸多方面下大力气完善管理,认真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全面加强医院内涵建设,使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与整体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赢得了患者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王梅新代表领奖

    据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温浩介绍,全国仅有46家医疗单位荣获“全国医院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称号,41家单位分别获得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竞赛奖。 

西北五省首例双侧颞下颌关节镜手术成功实施 

    中广网乌鲁木齐9月5日消息(记者高静雅) 西北五省首例双侧颞下颌关节镜手术, 8月25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实施。当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对首位患者超超成功进行了双侧颞下颌关节镜手术,目前,超超已顺利出院并且恢复效果良好。

 

病人家属为医院送上旌旗

    超超的母亲告诉记者:今年18岁的超超从半年前开始感觉不适,偶伴有头痛,逐渐开始影响进食,经医院检查诊断为“左侧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结构紊乱型”。当时医院对超超进行了保守治疗,对他左侧颞下颌关节腔进行了扩张及罐洗,当时疼痛明显有所减缓。两个月后,超超左侧耳前区疼痛加重、张口困难,右侧耳前区也开始出现不适。于是超超再次来到医院就诊,经过拍摄颞下颌关节MRI(核磁共振)后显示,超超的左侧颞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变形,右侧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最后医院决定为超超实施双侧颞下颌关节镜手术。

主治医师买买提吐逊.吐尔地耐心讲解颞下颌关节镜手术知识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治医师买买提吐逊.吐尔地介绍说:颞下颌关节镜手术是微创手术,一般在局麻下即可进行。这种手术对颞下颌关节关节损伤较小,相比其他的传统开放性手术有微创、切口小、手术反应小、可以避免面神经的损伤等特点,而且手术效果非常好。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患者可以住院治疗也可以门诊治疗。手术可在门诊进行,一般患者在手术后,如恢复情况良好,可在短时间内出院回家,甚至是可以在术后直接回家。

口腔颌面外科主任林兆全分析病人情况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林兆全说:一般来说,18—30岁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多发年龄,其中,青少年为高发人群,也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主要防治对象。颞下颌关节紊乱的致病因素很多,目前常见的多为经常性嚼口香糖、吃过硬的食物、外界因素对关节造成损伤等等。由于致病因素多,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也很多。大家可以通过自我调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治疗等多种方式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进行防治。

口腔颌面外科医护人员讨论病人病情

    据有关资料显示,颞下颌关节镜常规手术(关节镜下关节盘复位固定术),对颞下颌关节结构紊乱病的有效性达到了95.42%。内镜微创手术以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等优势,备受医患双方的青睐。目前,国内的內镜手术技术已较为成熟,但关节镜手术在西北五省仍算是新技术。新疆首例双侧颞下颌关节镜手术的成功,填补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乃至西北地区颞下颌关节镜手术的空白。

    相关链接: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是以关节疼痛、弹响以及下颌运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通常与精神因素、(牙合)因素、免疫因素、关节负荷过重、关节解剖因素、外伤以及全身因素有关,其中精神因素和(牙合)因素为主要的致病原因。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月18日启动限制性探视陪护制度

 

   中广网乌鲁木齐8月15日消息(实习记者高静雅) 为了给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文明、温馨的就医环境,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维护良好的医疗秩序,消除医疗安全隐患,2008年8月18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正式启动限制性探视陪护制度。

 

   从制度实行当天开始,进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病房大楼、学府宾馆病区、骨科中心楼、干部病房楼、临床心理/风湿/康复科病区的探视者,必须严格遵守医院的探视要求,按照医院规定的时间进行探视。病人需佩带“病员手腕带”才能进出,医院所有工作人员、进修人员、实习生、医科大学生也要佩戴相应上岗证或出示工作证方可出入。

 

   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医院每日门诊量和住院病人都成上升趋势,过多的探视陪护人员对诊疗环境和患者病情的恢复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医院执行限制性探视陪护制度,有利于加强医院病房管理、维护诊疗秩序的正常进行。

 

第四届中国西部消化外科论坛在疆举办

 

   中广网乌鲁木齐7月5日消息(记者武晶)今天,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2008年第四届中国西部消化外科论坛”邀请到了王志强院士、郑树森院士、刘允怡院士以及法、澳、葡萄牙等多国知名专家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讲座、手术演示和社会义诊,并对部分肝胆胰和胃肠外科的疑难病例进行互动讨论。

 

会议现场

   近几年,新疆消化外科的医疗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去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血管外科中心成功实施了国内供肝年龄最小的活体肝移植手术,引起了国内医疗界的高度关注,在疆内也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影响。

法国教授H·Bismuth在现场发言

   本届西部消化外科论坛的主要目的是发挥国内外消化外科的专家优势,搭建一个人才培养及梯队建设等方面学术论坛。利用新疆远程医疗网向各个地州交流和传递国内外消化外科方面的医疗技术,旨在提高新疆各地州县市的整体医疗水平。参加论坛的院士、专家还就西部及当地的一些重大问题直接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议报告。

   本届论坛还将在新疆库尔勒市医院举行大型的义诊活动,同时,应邀来的院士、专家还要在该医院进行学术讲座、交流及现场指导等活动。

 

儿子突患脑出血 慈父救儿跪乞讨命

 

   中广网乌鲁木齐7月3日消息(记者武晶)6月29日晚,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急诊室大厅,一位30多岁的男子怀里抱着小婴儿,见到来来往往前来给孩子看病的家长们,一次次双膝跪地,乞怜地喊到:“大姐、大哥,救救我的孩子吧,他快不行了,给点输血的钱吧。”

 

   此时,小婴儿脸色苍白、双目紧闭,无力地耷拉着脑袋,鼻孔里不停地流着鼻血。众人见状纷纷你一百元,我一百元地递给了男子,男子连连磕头。一位名叫刘新国的乌市市民马上把此事告诉了该院坐诊的大夫儿科副主任医师吐尔逊那玉,她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为小婴儿诊治,目前,孩子的生命已得到了挽救。

小宝贝已经脱离生命危险


   刚刚出生两个月的曹元元(化名)———生命之花才开始绽放,当很多同龄孩子还在父母的呵护下无忧无虑时,家住哈密伊吾县淖毛湖镇的小元元一个月前,突然哭闹个不停,原来他出黄疸了,孩子在当地镇医院治疗了半个月,仍不见好转,反而开始流鼻血,病情似乎变得更重了。

   夫妻俩连忙把孩子送往哈密市医院,该院诊断孩子由黄疸病转成颅内出血。孩子的诊断结果如判决书一般让曹相林夫妇顿觉如坠无底深渊。近万元的治疗费无疑对这个靠天吃饭的农民家庭是个天文数字。

   “你的孩子情况很危急,赶快转乌鲁木齐市的大医院吧!”经脑部CT检查 ,医生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孩子的母亲,25岁的陈条霞大滴的眼泪顿时掉了下来,34岁的曹相林也觉得脑子一片空白,他回了回神,“我是个男人,一定要挺住!我的孩子一定会没事的!”他这样告诫自己。

   夫妇俩赶忙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现金1000元钱,急速抱着孩子赶往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他们光包车就花了350元钱,而这些钱足够曹相林花两三个月。

   29日下午8:00 多种,他们抵达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此时,曹相林身上带得钱都已经不够支付医疗费了。朋友给他在银行卡上打的钱,他一时又取不出来,看着弱小的生命得不到及时治疗 ,他的心都要碎了。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吐尔逊那玉说,如果孩子晚治疗一会儿,都有可能休克、死亡。她诊断这个孩子患有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导致的颅内出血。吐尔逊那玉一边给孩子治疗,一边马上给医院总值班室汇报了情况,该院领导得知此事后,马上下达指示,“抢救孩子生命最重要!”经过输血、药物等一系列治疗,孩子终于有了知觉,可以哭出声了。曹相林看着孩子有了生存的希望,眼泪流了出来!
 
   7月3日中午,记者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部见到了在病床上躺了一个星期的元元,小家伙脚丫上扎了针,却蹬个不停,他顽皮地吹着嘴里的唾液,时不时朝他父亲咧嘴笑两下。憔悴不堪的曹相林夫妻带着倦意的笑容陪在儿子身边,桌子上放着没有吃完的馒头和咸菜。

 

看着抢救过来的儿子 曹相林欣慰地笑了

   “孩子还那么小,既然有希望,我们两口子说什么都不能放弃。”曹相林说。夫妇感到这段日子很难熬,但是他们却发现,新疆乌鲁木齐市市民中竟然有这么多心地善良的人。

 

“包虫病国际高峰论坛”在乌鲁木齐市举行

 

   中广网乌鲁木齐7月3日消息(记者武晶)3日上午,第23届“包虫病国际高峰论坛”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术会议厅举行,来自法国、瑞士、葡萄牙、澳大利亚等个4个国家的专家和国内众多包虫病基础与临床研究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论坛现场

   本届“包虫病国际高峰论坛”的主要议题是:1、探讨包虫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的新策略。2、商讨第24届国际包虫病大会(2011年)在乌鲁木齐举办事宜。3、关于新一轮包虫病NIH项目合作规划。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包虫病临床研究所所长温浩透露,目前,新疆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包虫病研究所对伊犁和巴州地区的县城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新疆包虫病患病率达2%以上,这个数字在世界上都是比较高的。因此,新疆包虫病临床研究所在包虫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也储备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多年来,新疆肝包虫研究领域开展了多例国内外高难度、首例、首创手术,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WHO包虫病专家工作委员会总协调人D·Vaitton教授(法国)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疆包虫病研究所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在世界卫生领域得到了认可,建立的研究中心也得到了WHO的认可,新疆包虫病的研究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D·Vaitton教授高度赞扬新疆包虫病研究工作

   国际包虫病联合会主席A·dasilva教授(葡萄牙)对于去年中国政府正式将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内蒙古、西藏等七个省、自治区的包虫病列入国家免费救助计划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扬。

A·dasilva教授表示今后要加强与新疆包虫病研究领域的交流和合作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温浩说:“我们邀请这批在包虫病学领域享有盛誉的海内外知名专家前来论坛讲学、诊疗、交流最新的科研成果,对于促进新疆包虫病研究与国际水平接轨,进一步带动新疆包虫病诊断治疗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首家远程医疗网

 

   中广网乌鲁木齐6月27日消息(记者武晶)27日上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宣告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铁力瓦尔迪·阿不都热西提出席开幕仪式并做了重要讲话,来自疆内外各医院代表30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新疆100多家入网医院遍布16个地州86个县市区,将要织就目前规模最大的省级远程医疗会诊网络。今后,新疆各族人民群众都可在当地坐享自治区级专家的医疗会诊服务。

 

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铁力瓦尔迪·阿不都热西提在发言

揭牌仪式

  新疆地域辽阔,交通路线漫长。高质量医疗资源多集中于大中城市,各级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城乡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平衡,尤其是继续医学教育及医疗专家的缺乏,是基层医院医疗机构面临的最大压力。解决边远、贫穷地区病人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县、区级医院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远程医疗会诊是伴随信息化技术发展而开始的一项医疗新业务,它在医学专家和病人之间建立起了全新的联系,使病人在原地、原医院即可接受远地专家的会诊并在其指导下进行治疗和护理,可以节约医生和病人大量时间和金钱,是解决偏远地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不好病的有效手段和平台。不光如此,远程医疗网还可以远程教学、技术培训与交流,为基层医院培养医疗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温浩坦言:“作为新疆龙头医院,我们有能力也有义务建立一个覆盖全区的远程医疗会诊网络,这既给老百姓办了实事、好事,也增强了医院的实力和竞争力。”

  据介绍,目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已组织近200名副高以上医务人员成立了会诊专家组,可开展紧急、普通、影像、病理等全方位会诊,会诊服务最低收费标准仅为55元/次,相当于国内同类远程会诊收费的十分之一。

 

新疆抗震救灾医疗卫生救援队事迹报告会今日举行

 

   中广网乌鲁木齐6月4日消息(记者武晶)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今天举行了“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事迹报告会。该院赴川救灾的医疗队员在抗震救灾一线不顾个人安危、将灾情伤情放在第一位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在场的医护人员。

 

 

王喜艳副院长在四川茂县开展救援工作

 

 

全场默哀

 

 

王喜艳副院长讲述新疆医疗队在灾区救灾的经历

 

 

光荣的授花仪式

 

   该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喜艳告诉大家,医疗队员们在前往黑水县的山路途上,自身也经历着生死考验。

 

   他描述道:山路崎岖而狭窄,有的地方出现了很深的裂缝,随时有塌陷的危险,队员们没有一丝怯意,日夜奔波,抵达黑水县后,源源不断将伤员们转入到帐篷内治疗。
  
   新疆医疗救援队所奔赴的黑水县重灾区,没有水,没有电,不能刷牙,不能洗澡;后勤供应暂时无法跟上,在尸臭弥漫的空气中,新疆医疗救援队配合消防官兵进行现场急救工作,送医送药到受灾群众家中,并寻找重病人。

 


 11名女护士们为逝去的生命动容


   队员邹英说,帐篷内面积仅为十几平米,最高温度可达40度,而病人就诊量非常大。手术室护士汤婷很快的学会了当地的语言,她主动承担起了分诊叫号任务,站在帐篷外为病人进行分诊,几次中暑,仍坚持工作。  

 

   有一天,下起了瓢泼大雨,帐篷里站满了来就诊输液的病人,这时,来了一个严重腹泻年仅3个月的婴儿,骨科护士张丽主动承担这一项工作,她跪在地上为患儿进行穿刺,当液体一滴一滴地输入患儿的血管内,大家都露出舒心的笑容。

   当地患者中需要输液的比较多,虽然帐篷内十分闷热,输液组的护士们依然穿上工作服,戴好帽子和厚厚的棉布口罩,最多一天输液量达到150人。累计共输液400余人,没有一例发生输液反应。11名女护士的精湛技术得到乡亲们的赞扬。

  队员买买江·卡斯木在报告会上说:“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吃苦在前,冲锋在前……广大官兵、消防战士们是抗震救灾中的榜样,也将是我以后学习和工作中的楷模……”那一刻,在场的医护人员热泪盈眶。

   该院院长温浩指出,这场抗震救灾斗争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医护人员要认真学习‘白衣战士’在抗震救灾中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广大医护工作者中掀起学习抗震救灾先进人物和事迹的热潮,进一步推进医德医风建设。

 

 新医大第一附属医院为赴灾区医疗队庆功

  

   中广网乌鲁木齐6月3日消息(记者李光明  武晶)新疆首批22名赴川赈灾医疗队员圆满完成了抗震救灾医疗卫生救援任务,于5月31日凌晨抵达乌市。2日下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温浩、新疆卫生厅党组书记殷宇霖等领导为凯旋归来的勇士们接风洗尘。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温浩在机场迎接凯旋归来的勇士们

 

 

新医大一附院赴川赈灾医疗队员们高歌一曲《团结就是力量》

 

   据了解,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疗队参加了四川茂县四个镇两个乡(其中包括23个村)的卫生防疫工作,22名医疗队员们于5月18日晚到达成都双流机场,其中,新医大一附院救灾医疗队抵达茂县的第一时间与当地救灾的官兵们取得了联系,表达了可以为官兵们随时提供轻微损伤、头疼感冒等病症的援助,为他们的健康出一份力。

   新疆3个医疗救援队被分散编为6个小分队,分别前往茂县的光明、东兴、富顺、土门四个乡以及凤仪、南新两个镇开展疾病控制和防疫工作。他们赶赴的地方停电、停水,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基本生活主要依靠方便面和矿泉水。两个分队在距离50公里左右的不同乡村工作,相互之间联系也很困难。但是,他们却在短短的7天时间里,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共接诊病人1700余人,做各类手术26例。

 

 

殷宇霖书记对新疆赴川医疗队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殷宇霖书记在欢迎仪式上对赴四川抗震救灾的勇士们舍小家、为大家,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连续作战的作风给予高度的评价,并且对医疗队员所取得的成绩表示了由衷的感谢。

 

   “辛苦了,看到你们平安归来,我们就放心了!你们展现了新疆医务工作者的风范,我们为你们感到骄傲!” 温浩院长也在欢迎仪式上讲了话。

 

 

邹英和主持人含泪朗诵《孩子,快,抓住妈妈的手》

 

   来自该院骨科中心手术室的护士长邹英是救援队里的一位女同志,她说:“很庆幸自己能拥有这段外出救援的经历,不仅积累了许多救援工作经验,也丰富了人生,很多情景让我知道生命的可贵,我们要珍惜生命。”

 

新疆四名神经外科赴川英雄的纪实采访

 

   中广网乌鲁木齐5月23日消息(通讯员刘隽)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组织的第一批22人医疗防病救援队从新疆出发开赴地震重灾区。

 

  在这灾难来临时机,这家医院的神经外科医护人员再次展示了自己强大的凝聚力和爱国主义情怀,他们派出了四位医护人员,这四位抗震英雄分别:刘波副主任医师、买买江副主任医师、岳雪莉护士、蔡新妤护士。他们四人各自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但在这次奔赴灾区工作上,有着共同的一个信念:抗震救灾,挽救生命。

 

 

慰问刘波医生的家庭

 

   刘波是一位性格开朗、思想前卫的神经外科医师,他有着一颗热忱服务于病患的心。在科室里,他是我们的业务带头人;在工作之余,他又是我们的好兄弟。他关心着身边的每一个朋友,每一位患者,全身心地为着周围的人服务着。在他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就是能够利用他所学的只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在参加这次报名的时候他是我们科室最积极主动的一位。在这22人中,他是唯一参加过新疆巴楚地震抗震救灾的一位队员,并接受过正规救灾培训,拥有丰富的救灾经验。在他家中有着一个美丽善良的妻子,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离开她们奔赴一个生死未卜的战场,那是需要多们大的勇气和决心。但是这一切也成了他最大的动力,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竭尽全力的为广大灾区人民服务,同时将胜利的喜讯和喜悦赠与他美丽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

 

 

慰问买买江医生的家庭

 

   买买江,一位风趣幽默,成熟稳重的维吾尔族医生。他是一位拥有两个孩子的父亲,他一但出发了,照顾这两个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他的爱妻身上。在我们看来,他是最不应该去的人,因为在他身边有太多的人去需要他的照顾,可是这些却没有动摇他前往灾区第一线的想法。他毅然决然的做出了加入救援队的决定,因为他知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受党和人民多年培养成长起来的一位少数民族高级知识分子,在这个时刻必须最先站出来,新疆各族人民,心系四川灾区人民,同为炎黄子孙,骨肉相连的兄弟姐妹需要我们去帮助他们。
  

   岳雪莉,一位平凡、美丽、可爱的白衣天使,每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为病患们奉献着。在这次大灾发生后同样也积极的要求加入救援队,很难以想象这么一个娇小的女孩在这种时刻所爆发出来的勇气和力量。在她登车前往灾区时,她的妹妹,同样是工作在我们医院的一位护士,紧紧地抱着她失声痛哭,不愿松手。她没有说太多安慰的话,毅然地走上了前往灾区的大巴上。她一定也舍不得她的妹妹,她一定也有泪水想流,但是她明白,现在灾区需要的不是泪水,不是依依不舍,它需要全国人民的帮助,需要的是医护人员的及时救助。

 

 

慰问护士蔡新妤的家庭

 

   蔡新妤,同样是一位美丽的护士,同时她也是一位美丽的待嫁新娘。今年年底她将会和一位英俊的小伙子共同迈入婚姻的殿堂,见证婚姻的婚纱照才照完不久,国家便发出了指令,需要从全国各地调集医护人员前往灾区,在这个时候,她坚决的报名参加了此次抗震救灾救援队。年底即将举办婚礼,正在筹备婚前事项的她加入了这个光荣的团队,在她眼中,生命的意义高于一切,个人的得失可以不计。她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医护人员,同样,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新娘,她婚礼上最大的礼物就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共同度过难关的胜利喜讯。


   对于他们而言,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机会亲临现场,亲身为灾区的人民服务。科室里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想像他们一样奔赴灾区,为那里的人民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名额是有限的,但大家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及积极面对困难的信心是无穷的。我们相信,在有着这么多可爱的国人的关注及帮助下,这么多医护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取得这次战斗的胜利,让我们为所有奋斗在一线的英雄们喝彩加油,让我们为所有身陷困境的灾民们共同祈福。让我们为神经外科的英雄们祈祷,嘱咐他们平安,早日凯旋归来。我们期待着你们胜利的消息,同样我们也是你们最坚实的后援。你们放心的战斗在第一线吧,我们一定会做好本职工作,解除你们工作上的后顾之忧,帮助你们管理好你们的病人,多替你们完成你们的值班工作。如果前线需要,我们一定也会像你们一样,义无反顾的奔赴灾区的第一线,和你们并肩作战。


   英雄不会寂寞,英雄的家人也不会寂寞,加油,中国!加油,中国人!加油,每一位奋斗在灾区第一线的英雄们!

 

新疆医疗救援队抵达四川赈灾

 

   中广网乌鲁木齐5月22日消息(通讯员刘隽)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疗救援队已到达四川茂县,他们即将投入紧张的救护工作。这家医院的医疗救援队副队长邹英在电话中说,昨晚16时,新疆医疗救援队员已与物资运送队员在茂县会合。

 

 

新疆医疗救援队已抵达四川茂县

 

   昨晚,新疆医疗救援队住宿在茂县城镇边上搭建的帐篷里。村民自发地做了些热饭、热菜给队员们送来。吃完饭,队员们一刻也没休息就投入到救援准备工作中。

   这家医院在住宿处得知某个部队也暂时驻扎在此处,他们马上与该队的团长取得了联系,表示随时为官兵们提供轻微损伤、头疼感冒等病症的援助,为他们的健康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今天上午,新疆3个医疗救援队被分散编为6个小分队,分别前往茂县的光明、东兴、富顺、土门四个乡以及凤仪、南新两个镇开展疾病控制和防疫工作。所有人员的被褥、食品、水及救灾工作所需的器械、药品等都需要队员亲自背负前往目的地。由这家医院的王喜艳副院长带队的20人小分队,背负行囊,踏上征程,预计小分队需徒步行进10公里才能到达所要救助的村庄。

   这家医疗救援队从四川黑水县出发继续向茂县进发,他们现在离茂县还有100多公里。虽然,他们在翻越雅克夏雪山时遭遇冰雪恶劣天气,但此时已雪过天晴,队员们情绪高涨,身体及精神状态良好,出发前还特意用手机拍照将照片传至医院,向新疆人民报平安。

新疆医院领导深情慰问赴川医疗队家属

 

   中广网乌鲁木齐5月22日消息(通讯员刘隽)21日下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温浩等院领导前去慰问了赶赴四川救灾的医疗队成员家属。

 

 

   慰问组共走访了8位医疗队员家属,为每户家属送上1000元慰问金,献上写有“医疗队员灾区艰苦救护、全院职工心系亲人家属”的花篮,向家属们通报了抗震救灾一线的情况,请他们安心。

   温院长就家属们最关心的队员安全问题进行了解释:现在虽然灾区的生活条件较差,但是据前方媒体和队员反馈回来的信息,队员们的安全是有保障的,新疆政府部门和医院领导更是时刻牵挂着队员们的安危。温院长表示非常感谢家属们对医疗队员的支持,医疗队员到救灾一线去,是为新疆各族人民争光,家属们的支持体现了一种大爱无疆的精神。

   医疗队员家属们一致表示,感谢院领导及时给他们传递消息,抗灾抢险是光荣的任务,而且能参加赈灾医疗救护队也是医院对队员们医疗技术水平的认可。他们纷纷表示,支持医疗队在灾区继续工作。

 

新疆首批医疗防病救援队今日飞赴成都

 

   中广网乌鲁木齐5月18日消息(记者胡志坚 吴卓胜 加乘 武晶)新疆首批3支90人组成的医疗防病救援队今天下午搭乘南航波音757专机从乌鲁木齐飞赴成都,对四川地震灾区实施医疗防病救援。

 

   新疆首批医疗防病救援队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派遣,新疆卫生厅组织、各医疗卫生单位共同参与,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积极请战组成,并由新疆卫生厅党组书记殷宇霖同志领队。

 

  

 

新疆赴四川灾区医疗队出发仪式

 

   据了解,首批赶赴四川的医疗救治队伍的任务主要是协助灾区做好疾病感染预防工作。救治队伍是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疾病防治控制中心等医疗单位选拔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组成,由7辆急救车、应急车、物资车组成的物资救援车队,装载了心电图机、B超仪、输液器等医疗设备和急救药品开赴灾区。

 

 

 抗震救灾车出发了

 

 

随行司机要赶赴4000公里的路程前往四川灾区
  

   新疆人民医院院长王发省说:“医疗小组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在当天下午接到紧急通知后从临床一线中抽调出来的,有些人甚至连晚饭都顾不上吃,就匆忙从家中收拾行李赶往集中地点。但他们并没有怨言,而是个个精神抖擞,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尽快赶赴灾区抢救受灾群众!”

 

 

女儿:妈妈去四川救灾,我感到很自豪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温浩说:“我们医院派出的高级专家医疗队包括了耳鼻喉科、骨科、肝胆外科、普外外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胸外科、呼吸科、心内科等医学专业领域的权威专家。”

 

   记者了解到,3支医疗队以骨科、胸外、普外科为主,所有医疗队员经过严格筛选,加强防汛、防震安全管理,并配备专职后勤服务人员为救援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新疆疾病防治控制中心也迅速组派30名医疗防疫人员,跟随其他2支医疗队伍深入灾区第一线。1.5吨的防疫药品和医疗设备已于昨日空运至四川。这批医疗防疫人员将奋战在灾区最前沿,开展卫生防病和清理环境工作。并建立疫情监测系统,对霍乱、细菌性出血热等灾害相关传染病实行逐级日报和零报告制度,重大疫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实行2小时内逐级上报制度。

 

   新疆卫生厅党组书记殷宇霖介绍,卫生厅接到国家卫生部的预先命令后,立即启动应急医疗保障预案,组织抗震救灾医疗救护队进行临战准备。并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应急方案,并指定新疆卫生厅厅长买买提·牙森等相关领导带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铁力瓦尔迪·阿不都热西提与医护人员握手送行

 

 

医护人员挥手告别飞赴四川灾区

 

 

医护人员宣誓:保证圆满完成任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铁力瓦尔迪·阿不都热西提在新疆赴四川地震灾区医疗防病救援队出征仪式上鼓励飞赴灾区的医护人员:要充分发扬医疗卫生工作者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不怕疲劳,不怕牺牲,勇往直前,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灾区群众的生命。

 

新疆乌市“白衣天使”欢庆国际护士节

 

 

   中广网乌鲁木齐5月9日消息(记者武晶)5月9日下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行2008年纪念“5.12”国际护士节表彰大会,表彰了33名优秀护理服务明星以及2008年全国护理技能竞赛优胜集体和个人。

 

 

护士节现场

 

   

 

明星护士:继承和发扬南丁格尔的精神

 

   来自该医院的护理工作者代表,集中举行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传承南丁格尔精神”宣誓仪式。护士们纷纷表示:继承和发扬南丁格尔光荣传统,履行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做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同时,举行了重温护士誓词、为新护士授帽等活动,全院100多位护士重温从护誓言。使广大白衣天使以南丁格尔为榜样,发扬细心、耐心、爱心、责任心,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授帽仪式

 

 

庄严的宣誓仪式

 

 

护士:如蜡烛一样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院方通过这次纪念活动,希望全体护士紧密结合当前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一步增强护士的责任感,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努力提高护理水平,为保障人民健康尽心尽力。

 

 

用感恩的心祈福身边每一个人

   据了解,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于5月12日至1点(北京时间),在门诊和新病房大楼举行大型的义诊活动。本次义诊活动由受表彰的33名“服务明星”全程参加此次义诊活动,设“明星服务台“,服务台负责为义诊患者提供糖尿病、高血压、精神心理、老年饮食健康四个专科咨询服务。  

新疆医学发展战略发生重大转变以创新为主旋律

 

   中广网乌鲁木齐4月16日消息(记者武晶)国内首届“构建医院基础建设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科技创新平台研讨会”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办。随着中华医学会启动的重大项目的出台和实施,以创新为主旋律的中国医学发展新格局正日渐清晰起来。

 

   本届研讨会是在中华医学会的直接关注和支持下举办的。中华医学会祁国民副会长亲临指导并全程参加。贺林院士、程京长江学者、吕有勇等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新疆医科大学高度重视这次研讨会的召开,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刘华出席开幕式,新疆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李斌、新疆医科大学校长哈木拉提·吾普尔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参加学术研讨活动。

   记者近日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解到,中华医学会祁国民副会长,贺林院士、程京长江学者、吕有勇国家863和973项目领军人物以及国内各大医学院所得负责科研工作的校领导亲临指导,传经送宝,以他们具有国内外最前卫的思想理念、最前沿的学科知识、最丰富的管理经验为研讨会增光添彩。

   “构建医院基础建设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科技创新平台”是当前医疗卫生行业构建创新型医院,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大发展的重点研究课题,建设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当前世界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和公共财政支持的重点。医院对该学科的研究建设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同时,这次研讨会的举办也标志着新疆“构建医院基础建设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科技创新平台”的学科建设及科研促进医院发展实践水平处于全疆领先地位。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新疆医学特色研究的新突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研究自我创新的新进展,标志着该院科研水平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该院院长温浩说:“本次研讨会推进了我院的重大发展的基础课题研究。日后,我们将要紧紧围绕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及常见病等,坚持做好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提高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增进人民健康服务、造福于全疆各族人民群众起到更大的作用。”

 

汉族女孩捐肾救民族小伙 民汉两家变一家

 

   中广网乌鲁木齐4月8日消息(记者武晶)昨天上午,新疆一名晚期尿毒症患者,这位18岁的维吾尔族男孩,在幸运地获得了23岁汉族女孩王艳娜的一颗肾脏后,已获得了新生。据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专家介绍,这是新疆开展的首例非血缘、跨民族、活体肾脏移植手术。

  

   去年9月中旬,18岁的维吾尔族小伙毛兰因尿毒症晚期而陷入生命的绝望边缘。23岁的妙龄少女王艳丽娜无意间了解到正在上高三的男孩毛兰急需肾源,她深感同情。当她来到医院,看到毛兰奄奄一息的样子,她突然作了一个令人无比震惊的决定:无偿捐出自己一颗肾脏给这个维吾尔族弟弟。

 

 

毛兰弟弟,姐姐来救你

   对女孩的决定,毛兰一家人都没在意,他们认为这是好心人的一句安慰话。不料王艳娜每隔一天就来医院看望毛兰,并一再诚恳地表示,她是真心为毛兰捐出一个肾脏。毛兰一家被女孩子打动了,随即,医院为王艳娜做了配型检查。

   他俩的配型结果出来后,16个配型项目竟然完全吻合。奇迹就这样发生了,这次偶然的相遇却让所有人意外地发现,如果王艳娜为毛兰捐肾的话,必定是“绝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主任刘健说,非血缘、跨民族、跨性别配型成功在新疆尚属首次,这种无血缘又跨民族的供体和受体相符几率在百万分之一。

   3月27日,汉族女孩王艳娜和维吾尔族男孩毛兰先后被送进手术室时,双方父母的手紧紧地扣在了一起,他们的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手术前,民汉两家人向关注他们的人们表示:王艳娜一下子多了一位弟弟和一对民族父母,而毛兰也多了一位姐姐,一对汉族父母。两家人血脉相连,变成了一家人。

 

 

面临生与死的抉择后,两人情同母女

  

   昨日,记者来新疆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会议室的新闻发布会现场,王艳娜的手始终被毛兰的妈妈紧紧握着,姑娘微微泛红的脸色告诉我们她的身体恢复得还不错。当记者们问到她捐肾这一善举时,她羞涩地笑了:“其实很简单,我看他第一眼时,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弟弟,心里就萌生出想帮助毛兰的念头。随着交往的加深,帮他的念头就越强烈。他还那么年轻,不该这样离开人世。”说完,她已经满眼含泪了。

 

 

只要能救活毛兰弟弟,捐出一颗肾脏也值得

   毛兰的父亲吾买尔说起儿子的病情,非常动情:“刚检查出来时,我大哭了好几场,人都麻木了!我的血型不配,毛兰的妈妈有慢性肾炎,亲友的肾源也不合适,接下来什么都尝试过,我都想替孩子受这份罪,但又能怎么样?”但是不管经历过多少苦楚,毛兰还是等来了生命的希望。两个年轻人的父母聚在新闻发布会现场,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毛兰得救了,却把民汉两个家庭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王艳娜的父亲王秀江告诉记者,半年前,他们一家与毛兰一家还素不相识,如今已“亲的跟一家人一样”。他说,在这段相互鼓励的日子里,他们与毛兰一家结下了很深的感情。现在毛兰的身体里,保留着女儿的器官,这不光是几个小时的肾移植,也是一辈子的铭记。

 

 

隔着无菌病房的门,毛兰向大家致意

   一件具有奇幻色彩的事件,构筑起了民汉两家水乳交融般的亲情的桥梁。毛兰的父亲吾买尔说:“以后,我就是王艳娜的干爹了!”而已经成功脱离手术危险的毛兰,此时正躺在ICU病房内,他的身体也已经开始康复了起来。据介绍,毛兰需要十天左右的恢复期,若无出现异常情况便可出院。

 

 

 

 

中国新疆首例劈离式肝移植手术获得成功(图)

 

  

  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农村的阿依鲜木·艾克尔看着自己两个术后恢复良好的孩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国际在线消息(驻新疆记者张雷 通讯员 马轶锋):两名8天前接受肝移植手术、目前身体恢复良好的维吾尔族儿童已由监护病房转入普通病房,这标志着西北地区首例劈离式肝移植手术获得成功。
  
  劈离式肝移植手术是一项技术要求高、难度较大的器官移植方式。1998年美国医生Pichlmayr首次成功实施此项手术,我国目前仅北京、上海两地各成功实施一例此项手术,新疆成功实施的这例手术因患者年龄小、手术难度大而受到国内外肝移植专家的充分肯定。
  
  从9月15日13时至16日7时,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温浩教授和第三军医大学西南肝胆医院董家鸿教授联手协作,将供肝的左半部移植给了5岁的古丽胡玛尔,右半部移植给了15岁的伊力夏提。
  
  劈离式肝移植术可以一个供肝挽救两个终末期肝病病人生命,已成为解决供肝短缺这一摆在器官移植界的关键问题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

 

新疆重视“留住医学界人才”的发展战略

 

   中广网乌鲁木齐2月21日消息(记者 武晶)如何留住医学界人才,是新疆医疗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根据建院方针制定的《关于组织实施“人才战略”的相关活动内容》,举行了“2008年医院人才命名大会”。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行“人才命名大会”

 

   经该医院党委会确认,本次大会评选出王云海、徐新娟等5位名师,以及学科带头人等若干名医学界人才。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四位名医颁发聘书

    2003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批命名了8位名医、2004年认定了27位学科带头及138名科室等骨干。初步构建了医院人才“金字塔”结构。本次认定评选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医院人才梯队建设的内涵,凸显了充满活力的人才机制和体制。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这一人才战略举措,坚决破除了那些束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旧体制,建立以公开、竞争、择优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拔任用机制。

   本次评选的名医徐新娟说:“20多年来,我热爱我的工作,也愿意为边疆欠发达地区的高血压临床诊治及研究继续做出有益的探索。”

 

           新疆成功完成首例自身骨髓干细胞移植手术

 

   国际在线乌鲁木齐7月22日消息(驻新疆记者张雷 通讯员 薛亚楠 徐志英)7月19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布消息:新疆第一例自身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手术在该院获得成功。
  
  缺血性心脏病属于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心肌细胞大量丧失引起的心力衰的第一病因是冠心病,而冠心病引起的心衰90%因心肌梗死所致。近年来,如何改善心功能是目前全世界心血管医生急待解决的问题。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为各种功能细胞,被医学界成为“种子细胞”。研究表明,将“种子细胞”种植在心肌梗死部位,可以促进新生血管生成,改善心功能。由于骨髓干细胞源自患者自身,避免了排斥反应,是目前心脏细胞移植、替代坏死心肌的最佳细胞。
  
  新疆是我国冠心病高发区之一,因为没有效的治疗方法,众多冠心病患者最终发展为心力衰,丧失生命。目前,在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医务科研人员、专家的共同努力下,首例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手术在新疆获得成功。新疆医大一附院心血管病专科医院院长马依彤讲:手术的成功将填补新疆自治区该项空白。
  
  据了解:这项手术是本世纪医学界的新成果,国内首例手术于2002年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取得成功。

 

新疆首例活体肝移植成功完成 国内仅30多例

 

   中广网乌鲁木齐9月30日消息(记者张孝成 通讯员薛亚楠、徐志英)29日下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29岁的患者艾海里(化名)成功进行了活体肝移植手术。它标志着新疆第一例活体肝移植手术成功完成。

 

 

 

  

   肝移植是当今外科领域最尖端最困难的手术之一,活体肝移植是指从健康人身上切取部分肝脏作为供肝,移植给终末期肝胆疾病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肝脏移植手术中难度最大的手术,有些血管、胆管的吻合需要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完成,是一家医院综合医疗水平的反映。

  

   据了解,国内目前仅做30多例,只有极少数大型综合医院才能开展此项手术。

 

 

新医大加强医风医德建设 出台新举措(图)

  

  中广网乌鲁木齐3月1日消息(记者李光明 通讯员王宝利):“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以此为出发点,层层签订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


 

 

    会议现场   

 

   这是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加强医风医德建设出台的一项新措施。

 

 

     院领导与科室主任签字

  

   目标责任书规定:签字本人对本支部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负总责任。对所工作科室和支部所有成员的廉政建设负直接责任。本人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履行义务,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承担责任后果,并接受由此产生的奖励与惩处。

  

   医院纪检书记在会上指出,去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查处违纪案件4起,涉及人员86人,其中:行政处分2人,挽回经济损失40多万元。今年,该医院本着“对患者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的态度,把老百姓反映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问题摆在首位,签订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做到层层有责任、层层抓落实,真正地增强“人民健康卫士”和“以病人为中心”的社会责任感。

 

 

新医大一附院主动接受媒体舆论监督


   中广网乌鲁木齐4月8日消息(记者董虹)4月7日下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有关领导和部分中央驻疆媒体、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新闻媒体的代表以及采编人员进行了恳谈。

  

 


恳谈会现场

 


温浩院长介绍情况  

 

   新医大一附院院长温浩首先介绍了一附院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有关情况。2005年4月,一附院全面启动“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以科学、规范的管理和示范性的诊疗技术展现特大型现代化医院风范。

 

  温浩介绍说,医院不断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今年2月,对医院的800多名医务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同时,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上,简化就医流程,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绿色”通道。以设立热线、信箱、投诉箱、意见本、投诉接待等不同方式,广泛征求患者意见。


   一附院积极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这个热点问题。医院建立了医院贫困病人救助基金,用于“三无”病人和贫困病人的救治。加大与其他地州县市医院等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加强与地州县基层医院的医疗扶持协作,提升医院

解决疑难危重急疾病的能力。目前,一附院已与新疆19所地州县级医院达成医疗协作协议。同时,大力扶持济困医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济困医院签署对口支援扶持协议。

 

   另外,新医大一附院在预防职务犯罪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的活动中探索出新路。医院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把预防职务犯罪拓宽到环境建设、药品购销、医疗设备、医用耗材等领域。医院与药品、设备和器材等经销企业签订“廉政责任书”。医务人员也郑重承诺,不向患者或亲属索取和收受“红包”等财物。

 

 

  听取了温浩院长的介绍后,在座新闻媒体、自治区卫生厅、自治区纠风办有关领导首先肯定了一附院的做法。在这些活动中,一附院能切实为患者着想,建立和谐发展的医患关系,从根本上解决出现的问题,为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促进新疆的医疗事业做出贡献。

 

新疆开办妇科诊治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

 

   中广网乌鲁木齐6月3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 今天上午,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妇产科主办,新疆特丰药业新姿源生物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的“妇科内分泌疾病诊治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开班仪式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行。

 

 

 

开班仪式

  

   本届学习班为期3天,主要面向全疆各个层次的妇科临床医生进行授课。学习班特别邀请了北京协和医院著名的妇产科学内分泌疾病专家林守清教授就妇科内分泌疾病进行诊治新技术等内容进行讲授。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学内分泌疾病专家林守清教授

 

   主办方希望学习班通过授课与交流的方式为妇科医务人员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与平台,研究、研讨最新的学术思想与治疗知识,培养出更多的基层妇科临床医务人员。

 

第三届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培训班新疆开讲

 

  中广网乌鲁木齐69日消息(记者杨欢子)由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办,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2006年第三届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继续教育培训班”在全国医学界的关注下于69日上午在乌鲁木齐正式开班。

 

 

开班仪式现场

 

 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是全世界唯一正式的、得到世界各地神经外科医生公认的世界性神经外科组织,它的宗旨是联合全世界的神经外科医生,通过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促进神经外科医生的个人发展;促进神经外科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交流和传播;鼓励在神经外科各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其下设教育委员会每年在世界各地举办各种大型教育培训项目,为世界各国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神经外科医生。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与世界神经外科联盟(WFNS)合作,已在中国上海与北京举办了两届神经外科培训班,2006年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新疆自治区卫生厅、新疆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磋商,由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办,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本届培训班。

 

 

参会领导及专家

 

 

本届世界神经外科联盟继续教育培训班专家合影

 

  据了解,参加本次培训班讲课的专家学者均为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的现任或前任重要官员,包括: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主席、比利时参议员J.Brotchi教授,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前任主席、德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M.Sammi教授,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教育委员会主席、巴西神经外科学会主席A.de Sousa教授等十余人。还请到了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赵继宗教授,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脑血管病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凌锋教授等国内专家。

 

 

新疆医科大学校长买买提·亚森讲话

 

  新疆医科大学校长买买提·亚森、新医大一附院院长温浩分别在开班仪式上发了言。

 

认真反思昨天 勇于面对今天 自信走向明天

 

 

毕业典礼现场

 

   中广网乌鲁木齐625日消息(记者杨欢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暨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毕业典礼25日在临床教学楼礼堂举行。来自临床、检验、口腔、影像专业的7个班的528名毕业生及校、院领导、名师、名医、教学督导委员会成员、各教研室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毕业典礼。

 

   毕业典礼上,第一临床医学院暨第一附属医院委员会还对获得基层就业毕业生、就业先进个人以及学子精英奖的同学进行了表彰并颁发了证书和奖金。毕业生代表及毕业生家长代表分别在毕业典礼上发了言。

 

 

校、院领导及老师参加毕业典礼

 

 

院领导、老教授为毕业生颁发毕业证

 

 

认真聆听

 

  温浩院长在毕业典礼上寄语说“认真反思昨天,勇于面对今天,自信走向明天!”同学们有的继续深造有的即将走向工作岗位,肩负起服务全疆患者的重任,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多与母校联系,多向老师求教。医学专业工作艰辛,要学会面对现实,坚定自己的信念,通过自身的努力,体现自己的价值。

 


新疆召开“全国急危重症暨机械通气高级研讨会”

 

 

高级研讨会现场

 

   中广网乌鲁木齐7月11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为了推动新疆急诊医学的发展,交流、总结急诊医学各个领域的新进展、新方法、新技术,提高急诊和ICU骨干医生的诊治水平,经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11日上午,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危急重病中心举行了2006年国家级继续医学项目“全国急危重症诊治新进展暨机械通气高级研讨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军医大学外科学教授 王正国

  

   此次高级研讨会自7月11日至7月16日,为期5天。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特别邀请中国工程院王正国院士、第二军医大学景柄文教授、东南大学邱海波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安友仲教授分别对“灾害和事故的创伤救治”、“危重病救治新进展”、“MODS发病机理、临床与救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新策略”、“严重感染的治疗指南”、“外科病人深部真菌感染防治”、“外科病人容量复苏及液体选择”等内容进行讲授。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急救ICU教授 景柄文、东南大学附属医院ICU主任,教授 邱海波

  

   我国急诊医学学会自1987年成立迄今,也已近20个年头。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而新疆的急诊医学发展相对滞后,对于急危重症的抢救技术尚需进一步提高,急救服务流程也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此次高级研讨会的召开,不仅会为医学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同时也会为新疆的急诊医学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

 

 

新大楼新面貌,全心全意为全疆各族患者服务

 

—热烈庆祝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病房楼落成运行

 

 

新医大一附院新建的综合病房大楼


新疆最大的功能最齐全的综合病房大楼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的综合病房大楼经过两年的紧张施工,今年5月终于落成,并于6月上旬开始运行。

  

   这是一座全新的新疆最大的,功能最齐全的综合型病房大楼。这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总面积85100平方米,建筑高度62.8米,地下一层,地上15层。大楼外墙基本色调为灰白,清爽大方,端庄高雅。大楼基本分布为:地下为消毒供应室、药品库房等。地上一层是接待大厅、出入院综合窗口、药房;二楼为医技部;三层为ICU、输血科、手术室;四层为设备层;五层至十四层为住院部;十五层为特需病房和屋顶花园。大楼目前有病床1187张。说这是功能最齐全的综合病房大楼,有两方面因素:一是硬件设备齐全,例如楼内有四大监控系统,如安全保卫系统。这个系统内除了必要的监控装置外,还有门禁系统(重要部门人们一进一处都有刷卡记录),有巡更系统(半夜巡更人的位置和基本情况,通过巡更棒的信息传递到监控中心)。此外还有广播语音系统(包括数字听音系统),设备监控系统,以及中央供气系统等。

 

  另一方面是为了配合新大楼运行,一附院大胆改进了管理服务系统,成立了物业管理中心。中心下设六大服务部:工程机电部,专门管理设备;安全保卫部;医疗辅助部(陪送、陪护、负责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一切辅助工作);卫生保洁部;商务咨询部(负责病人接送,火车、汽车、飞机的票务以及复印打字等等);物资保障部(为病人、医护人员提供一切所需物品)。可以说,从进病房大楼起,一切都非常方便,从治疗到休闲,从一楼超市、咖啡屋到十五层屋顶花园,人们可以各取所需,得到精心治疗和享受美好的治疗环境。

 


进门,就有人为您服务!

——医科大一附院就医流程改革见闻

  

   一附院综合病房大楼运行后,记者在这里采访,强烈感到一个“新”字,环境新,设备新,医护人员的服务理念新。其中就医流程的改革,使患者和家属实实在在感到:“太方便了!”

 

住院,过去是三角通道,现在是直通大路。

 

  过去在一附院就诊的病人和家属最头疼的是办住院手续。首先要找办手续的地方,等找到了,窗口的人说:“去,拿上住院单去病房找人签床。”于是乎,患者或家属去病房找管床的大夫或护士长,找着了,算你幸运,找不着,你就等着吧!再者,明明看着有空床,那管床的就是说没床,怎么着,您不服气,不服气也只有你自个儿生气。

 

  现在可不一样了,您来住院,进门就有人管,导医小姐会热情地告诉您在什么地方办手续。办手续实行“综合窗口制”即在一个窗口,您会清晰地看到电脑上显示哪个科有没有床,几号床,只要有床,您当即在这个窗口就可办好一切手续,并获得一个腕带,这就是您就诊的身份证,以后一切治疗、检查凭它即可。假如您是重病号,那么护工会用平板推床或轮椅将您直接送到病床前。

  

   记者在办手续的接待大厅里正好碰到一位前来住院的老朋友,他说:“过去住院办手续是三角通道,现在是直通大道。”

 

 

检查,过去自己跑,现在有人领,去了就做。

  

   在一附院这样的大医院看病,做一些重要检查要预约,即使预约了也要等。前来就医的门诊患者如此,住院病人也要等。有时,住院病人带着自己的影像片子在门口一等就是几个小时,那滋味真不好受。现在不用等了,全部是网络化管理,您只要预约,到时,护士会准确地通知您做检查的时间,陪护会领您去做检查,最多等十分钟。

 

陪护,过去一人生病一家忙,

现在,实行无陪护制,家属尽可放心。

  

   这次就医流程改革,一个重要的举措是:除了特殊需要的患者外,一般患者都无需陪护。为此,医院一年拿出150万,与某职业技术学校签订了合同,让专业陪护来为患者服务。这样,患者家属只需在规定时间来探视,不需要为护理操心。这样做,不仅减轻了家属的负担,更重要的是为病人提供了一个更安静的治疗环境和休养条件。副院长王喜艳说:“我们自加压力,切切实实为患者和家属做实事,既不收护理费,又要把护理工作做到最好,请家属尽可放心。”

 

陪送,陪护,一日三餐,各项琐事都有人管。

 

 

 

   在这座新病房大楼内,所有患者从走进病房接待大厅起,一直到出院,都有人为您服务。让您不操心不费力,轻轻松松治病,安安心心休养。

  

   院方在安排陪送、陪护、一日三餐、检查结果的提取以及远方病人的接送,都有专门的部门,专业的人员去做这项工作。也就是说,在这座新的综合病房内,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已经成为医护人员最高行为准则。

“五个一”护理部一番苦心

 

   新大楼运行后,护理部一直在想如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经过讨论研究和学习他人经验,她们实施了“五个一”服务流程。别看这是一件普通的事,但的确体现了一附院护理队伍一种新的精神风貌和服务理念,使病人感受到了护士的亲切和热情。这“五个一”是:一站、一笑、一问、一答、一引。“一站”:当护士遇到客人(或患者)迎面而来或站在你面前时,护士必须先站起来(行走在走廊时先停住脚步)。“一笑”:和善地微微一笑。“一问”:主动问客人(或患者)需要什么帮助。“一答”:对客人(或患者)的提问给予完整答复。“一引”:将客人(或患者)正确引导到目的地。

 

 

美丽的白衣天使

 

部分科室简介

 

国际化标准的手术室

 

   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手术室至关重要。设备好坏,手术室标准高低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整体水平。新医大一附院新病房大楼的手术室可以说是目前西北最好的手术室之一,它是完全按照国际层流净化标准建成的。在这个近5000平方米的面积内,整个空调机组、吊塔、灯、床、手术门全部按照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国际标准采购的。

 

  这个手术室不仅宽敞舒适,最重要的是布局合理,它分三大部分:手术区(可同时做20台手术);辅助区(病房、预麻室、监护室等);生活区(民汉餐厅、医生休息室、值班室等),这些部分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在这里,人流、物流、污物流流程分明,环环紧扣 ,是目前国内超一流的现代化层流净化手术室。在20间手术室中,有两间百级(即每平方米空气中灰尘少于3粒)手术室,非常适应做人体重要的脏器移植手术。

 

 

 

绿色通道

 

 

手术中

 

肾病科掠影
  

   在医科大一附院肾病科采访,有两个强烈的感受,一是这里的环境非常好,治疗设备、措施和医疗水平令人佩服;另一个就是强烈地感受到遗憾,正如该科刘健主任说的,肾病,本该早治…….

 

  搬入新大楼后的肾病科是全疆唯一一家将肾病、肾透析、肾移植放在一起的综合科室。这里有50张病床,一次可以同时透析20名患者,而这里透析设备是目前国内一流的,其中透析水处理设备有自动循环加热消毒系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

  

   肾病科环境非常好,宽敞合理,医护人员力量很强,10名医生中博士1人,硕士6人,副主任医师以上的占一多半,这里肾移植的成功率已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在这里,记者看到有不少非常年轻的患者在透析,感到非常吃惊。中华肾病协会常委、一附院肾病科科主任刘健告诉记者,肾病患者呈上升趋势,此病已和糖尿病、高血压一样成为常见病。此病一大特点是初发时不疼不痒,等发现时已晚了,不得不透析、换肾,十分痛苦。他感叹地说:“肾病,本该早些前来治疗。”刘主任肯定地说,“肾病如早发现早治疗,是完全可以逆转的……

 

 

影像中心

  

   现代医学的发展、先进的检测手段是一个重要方面。新疆医科大一附院影像中心是全疆影像检测设备最完善的一个中心。它成立于2002年,包括原来的放射科、CT室、核磁室和数字减影室四个部分。搬入新大楼后,整个影像中心在布局上兼顾了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统一,更系统,更方便。


 

  目前影像中心医疗设备完备,有标志着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64层螺旋CT、1.5T超导核磁、双向式数字血管造影机,数字胃肠机以及CR、DR等,为医院开展医疗、教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就拿64层螺旋CT来说,通过三维立体图像、肿瘤、血管、病变清晰可见,这些过去只有通过解剖才可直观的,现在却在活体上一目了然。这不仅为医生提供了治疗最可靠依据,而且让医生与患者的勾通更直接、更简单。例如一位心血管患者通过介入术植入支架治疗后,现在通过64层螺旋CT检查,可清晰地看到自己支架的位置、状况、以及整个血管的运行情况,真是直接、方便、可靠、安全、放心。

 

 

64层螺旋CT

 

 

认真读片

 

ICU重症监护室
  

   危重病人的抢救、手术非常重要,但重症护理是必不可少的。一附院ICU已有10年历史,是全疆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一家重症监护室。搬入新楼后,现在有20张床,其中有8个单间,有2间净化层流病房,适应于器官移植。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ICU室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实用的监护抢救护理方案,他们在呼吸循环、多发创伤、心脏复苏方面技高一筹,这里汇集了全院综合素质优秀的医护人员,他们使一批又一批危重病人从这里走出病危险区,度过生命的难关。

 

 

重症监护

 

生殖助孕中心
  

   2000年7月,由一附院生殖助孕中心培育的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这标志着新疆辅助生殖技术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6年过去了,生殖助孕中心不断发展,现在搬入新大楼的生殖助孕中心已开展的辅助生殖技术有:夫精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试管婴儿)多胎妊娠减胎术;胚胎冷冻等。生殖助孕中心试管婴儿实验室拥有世界一流的净化装置及胚胎培养设备。

 

 

 

认真检查

 

医学检验中心

 

   一附院检验中心位于新大楼的一层,下设8个专业实验室,目前可开展300多项检验项目。中心拥有一流的各类实验室和科研设备:有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全自动大型生化分析仪、全自动酶免分析仪、血流变分析仪等三千多万元的先进设备。

 

  目前主要开展实验项目有微生物室;免疫室;生化室;体液室;特需检验室等,可及时准确的提供各类检验结果,为医生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准确的数据。

 

 

 

检验中心一角

 

特需病房

 

   一附院新大楼十五层是内、外科特需病房,共有50张床。所谓的“特需”就是VIP贵宾病房,说穿了就是它的环境、服务、设施都是“特”,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经济支付力强、外宾、侨胞等特需人群。

 

  走进十五层,一个硕大的空中花园与病区相连,花园里鲜花盛开,温度适中,小桌清茶,实乃休闲好去处。这里的病房全部是星级宾馆设施,从3间套、两间套、单人间到两人间,人们可以各取所需。这里有休闲间、咖啡屋、阅览室、健身房。当然这里最主要的还是有全疆最好的医疗条件,这里的医务人员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正、副主任和主治医师。总之,在这里您可以得到最好的治疗、检查和休息。

 

 

血液科

  

   血液科扩大到了两个病区--血液科移植病区及普通病区。特别是拥有功能及设施国内先进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有百级层流病房6间,十万级层流病房12间,大大缓解了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住院紧张的矛盾。

 

  此外在两个病区内同时拥有血细胞形态室、血液生化室、细胞遗传室、血细胞分离室、干细胞冻存及制备室等五个实验室,可以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冻存及检测等过程集中在病区内完成,大大地方便了医生及患者,这在国内外都为数不多。

 

   新的病区能同时开展亲缘间HLA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SCT)、亲缘间HLA半相合allo-SCT、非血缘HLA全相合allo-SCT、脐血干细胞allo-SCT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各种恶性疾病,移植技术属国内先进水平,同时能对血液系统各种常见病及疑难杂症进行诊治。

 

 

 

 

 

新疆举行中澳新疆”医院感染培训基地”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现场

 

   中广网乌鲁木齐8月16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 今天上午,中国-澳大利亚新疆艾滋病预防与关怀合作项目“医院感染培训基地”启动仪式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疾控中心的领导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治区人民医院的领导、医务工作者参加了启动仪式,并在启动仪式后参观了一附院ICU、临床检验中心、骨髓移植中心、透析中心。

 

 

嘉宾为启动仪式揭牌

  

   医源感染和医院内感染是医学科学发展的一大障碍。通过医院感染控制的倡导与能力建设来提高各级医院的感染监督、管理、控制能力,是各级各类医院在提高医疗质量中需要加强的一项工作,同时也是艾滋病预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澳大利亚新疆艾滋病预防与关怀项目(XJHAPAC)是中国与澳大利亚政府合作的双边项目。此次“医院感染培训基地”项目自2006年8月1日起至2008年1月结束,历时18个月,活动支持体系批准资金人民币41余万元。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温浩首先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中澳新疆艾滋病预防与关怀项目办公室对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的信任与支持表示感谢。他说,新疆属于边远地区有着特殊的区情,因此,建立符合新疆实际的医院感染管理机构的标准模式并在新疆推广迫在眉睫。作为新疆一所大型的有较强师资力量及培训经验的教学医院,我们有责任和信心很好地完成此次项目。

 

 

中国-澳大利亚艾滋病预防与关怀项目澳方工作组组长金慧勒(Kim Wheeler)在启动仪式上发言

 

   中国-澳大利亚艾滋病预防与关怀项目澳方工作组组长金慧勒(Kim Wheeler)在启动仪式上发言,她说,建立感染控制体制,将优质化感染控制工作作为医务工作者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这是十分必要的。在乌鲁木齐建立一个自治区级全疆感染控制培训基地,通过培训提高各地州医院感染监督、控制、管理的水平,特别是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业务素质,以间接达到减缓新疆艾滋病的传播速度降低艾滋病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提高新疆应对艾滋病的能力,这是此次合作项目的主要目的。

  

 

 

 

一附院感染管理科主任、主任医师热衣汗代表全体医务人员表态

 

 

 

 

 

领导及嘉宾合影留念

 

 

澳方工作组组长金慧勒(Kim Wheeler)与急诊ICU护士亲切交谈

 

 

温浩院长为澳方工作组组长金慧勒(Kim Wheeler)介绍临床检验中心工作情况

 

  

   据了解,该项目还将在伊犁、喀什地区建立培训基地。

   据了解,该项目还将在伊犁、喀什地区建立培训基地。

 

救死扶伤50年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举行老同志座谈会

 

 

老专家参加座谈会

  

   中广网乌鲁木齐8月31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实习生马金兰) 30日下午,近300位曾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奉献出青春、血汗和智慧的老同志、老专家参加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暨第一附属医院45年院龄教职工大型座谈会,与中青年医务工作者一起分享医院50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创造的丰功伟绩。此次座谈会拉开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暨第一附属医院50华诞院庆的序幕。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暨第一附属医院(原名为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1956年建院,50年来经过几代创业者艰苦努力,建院初期只有10个科室,100张床位,140职工的医院,现已形成拥有临床科室41个、医技科室16个、实际开放床位2000张、年门诊量87万人次、全院职工达2300多名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和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基地。作为新疆唯一一所综合性教学医院,它担负着培养和输送医疗专业人才的重任,每年承担4000多学生教学,建院以来共培养本科生万余名,各类研究生近千名。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温浩对各位老领导、老前辈和学长们为医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他说,50个春秋发生了惊人的巨变。今天,在座的老同志们为一附院的建设,为全疆各族人民的身体健康奉献了自己的青春、血汗和智慧,我们坚信,我们会传承老同志的光荣传统,通过我们承上启下这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继续给一附院留下更多的财富,规划出更加灿烂的蓝图,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暨第一附属医院建设成为“西北一流、影响周边的具有高水平的,并集医疗、教学、科研、管理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型医院

 

 

老护士代表李庚顺发言

 

   汪师贞、肉孜·阿吉、何秉贤、郭怀荣、钱熙国、温丙昭、程祖亨、阚美云等多位名医也出席了座谈会。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举行老校友座谈会

  

   中广网乌鲁木齐9月6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实习生马金兰) 5日下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暨第一附属医院(原名为新疆医学院附属医院)举行老校友座谈会, 1956年入校的医疗1期、2期民、汉班的41位毕业生代表、汪师贞、肉孜·阿吉、何秉贤、郭怀荣等老师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暨第一附属医院的领导参加了座谈会,共叙师生情,同庆母校50华诞。

 

 

 

毕业生代表与老师、院领导合影留念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温浩对各位老师、前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一批一批的一附院人见证了在座的各位老师、前辈50年来创造的辉煌成就,今天是新的50年的第一个开创之年,我们必会兑现我们的承诺,在未来的50年将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暨第一附属医院建设成为“西北一流、影响周边的具有高水平的,并集医疗、教学、科研、管理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型医院”。

 

 

新疆医科大学校长买买提·牙森发言

 

   新疆医科大学校长买买提·牙森、原新疆医学院副院长、第一期毕业生代表高力在座谈会上发言

  

 

卫生部高强部长视察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广网乌鲁木齐920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19日下午,卫生部部长高强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司马义·铁力瓦尔地的陪同下,视察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内科与综合外科济困病房、远程会诊中心。

 

 

 

济困病房中,高强部长边查看病人的新农合医疗卡,边听温浩院长进行讲解

 

 

高强部长与工作人员交流

 

   在远程会诊中心,工作人员为高强部长演示了远程医疗会诊系统。高强部长通过远程医学网与远在上海的上海白玉兰远程医学网管理中心总裁顾本荣、上海市卫生局信息中心主任范启勇进行了视频对话。高强部长说,我们国家各地区之间医疗卫生发展的差距比较大,上海是全国医疗水平最高的一个地区,你们的技术不仅属于上海,还属于全国。开展远程的这种医疗网络,既可以普及一些知识,加强一些咨询指导,在一些医疗技术服务方面,也可以加强合作。希望你们密切合作,取得更多更好的经验,在全国推广。

 

 

高强部长通过远程医学网与上海进行视频对话

 

 

高强部长与阅片室工作人员亲切交谈

 

 

高强部长与自治区领导在“大医精诚群雕”前合影留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库热西·买合苏提,卫生部新闻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自治区卫生厅厅长买买提明·牙生等领导,新疆医科大学校长买买提·森和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院长温浩参观时陪同。

 

   新疆首例无亲缘关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输注成功

 

   中广网乌鲁木齐9月26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 “现在,你的造血干细胞正缓缓注入患者体内,谢谢你,谢谢你的爱心捐赠。”中华骨髓库黑龙江分库主任、主任医师栾淑琴激动地向电话那端远在哈尔滨市的捐赠者叙述着手术情况。进入无菌舱10天后,昨晚,随着120毫升救命的无亲缘关系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缓缓注入患者王克华体内,新疆首例无亲缘关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输注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宣告成功。

 

 

侯机大厅,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的医生们正焦急等待着捐赠者的造血干细胞

 

 

承载着哈尔滨捐赠者的造血干细胞的恒温箱抵达乌鲁木齐

 

 

 

怀抱着恒温箱,医生们快步走进住院部大楼

 

 

在核实了患者资料与捐赠者骨髓号之后,栾淑琴将造血干细胞交到江明手中

  

   2005年元月,患者王克华被确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在中华骨髓库找到无亲缘关系供者后,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示全相合。目前国内外选择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的顺序是:首选亲缘间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全相合的供者,如果无亲缘间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全相合的供者,则次选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全相合的非亲缘关系供者。如果仍无合适的供者,则选亲缘间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半相合的供者。

 

 

王克华向无菌室外的亲人挥手示意

 

 

 

将造血干细胞挂在输液架上

 

  

 

血液科副主任江明主任医师观察造血干细胞注入情况

 

 

通过电话询问患者的情况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血液科1984年就曾为急性白血病患者成功实施了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成为国内首先开展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并获得成功的两家医院之一。2006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血液科被中华骨髓库批准为新疆可以实施无亲缘关系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唯一一家医院。

 

 

患者家属与中华骨髓库黑龙江分库的医生们合影

  

   由血液科副主任江明主任医师主持实施的此类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在新疆尚属首例。这也是中华骨髓库黑龙江分库首次向新疆患者提供造血干细胞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新医大一附院举行姚秉礼教授塑像揭幕仪式

  

   中广网乌鲁木齐9月26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 26日下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技楼大厅一片肃穆,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团的代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领导、医务工作者共同参加了由新医大一附院院长温浩主持的“姚秉礼教授塑像揭幕仪式”。国家教育部高等教学评估中心主任刘凤泰、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为塑像揭幕,新疆医科大学书记李斌、新疆医科大学校长买买提·牙森陪同揭幕。

 

 

揭幕

  

   姚秉礼(1919-1991),1946年毕业于中正医学院(现江西医学院),1957年积极响应中央卫生部支援边疆建设的号召调入原新疆医学院。历任新疆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普外科主任、教授、首届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在四十多年的医疗生涯中,他致力于普外科疑难杂症的研究与治疗,尤其是对危害牧区人民最大的疾病——包虫病的研究和治疗方面取得了卓越的功绩。病重期间,姚秉礼向党组织递交了一份遗书,郑重要求在他去逝之后,将遗体捐赠给医学事业。

 

 

姚秉礼教授塑像

  

   为了缅怀这位德高望重并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德建院元老,弘扬其丰功伟绩,新医大一附院党委特为姚秉礼教授塑像,以激励今人、教育后人。

 

 

瞻仰

  

   新医大一附院简党生书记在讲话时,号召全院广大医务工作者要继承姚秉礼教授的遗志,以姚秉礼教授为榜样,将他的崇高精神发扬光大。

 

新疆首例胰肾联合器官移植获得成功

  

  

   中广网乌鲁木齐9月30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 30日下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温浩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喜讯,新疆首例胰肾联合移植治疗I型糖尿病合并肾衰手术获得成功。发布会后,在温浩院长与胰腺外科主任陈启龙的带领下,媒体记者看望了顺利度过手术危险期正在逐渐康复的患者。

 

 

温浩院长宣布喜讯

  

   33岁的患者阿斯哈拉1994年被确诊为I型糖尿病,辗转多家大型医院都失望而归。此后,阿斯哈拉的病情逐渐加重,出现蛋白尿、浮肿,左眼完全失明、右眼仅有光感等多种并发症。今年3月,阿斯哈拉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被确诊为I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006年9月22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温浩教授、王喜艳教授、陈启龙教授等专家联手为患者实施了长达12小时的胰肾联合器官移植手术。在胰腺外科、肾病科、器官移植研究所、麻醉科、ICU、检验科、输血科、药剂科等8个科室中心的共同努力下,手术顺利完成。

 

 

ICU病房中,阿斯哈拉接受记者采访

 

 

阿斯哈拉接受采访时,精神很好

  

   “我知道自己的病情已经不允许我颠簸于各个医院了,获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立了器官移植研究所后,我决定在我们新疆本土的医院试一试,我相信一附院。”接受移植手术8天后,患者阿斯哈拉精神状况良好,怀着感激的心情道出了感谢的话语“感谢医生让我重获新生”。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外科主任陈启龙介绍说,手术8天后,患者已不需要进行透析和使用胰岛素,按照现在的恢复情况来看,1个月后可以康复出院。

  

   据了解,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展器官移植手术5年来,共完成肝脏移植术18例,肾移植手术100多例,器官移植已具备雄厚的技术力量和规模。现在,医院正朝着实现心肺、肝肾、肝肠等多项联合器官移植的目标而努力。

 

  

 

 

党代表吴登云来院就诊  与一附院医务工作者亲切交流

  

   中广网乌鲁木齐10月23日消息 (通讯员刘蔚)10月19日至10月24日是新疆第七次党代会召开的时候。这个星期一的上午,我们突然接到了一个不寻常的电话。“是医院宣传科吗?我是门诊口腔科的大夫。你们能来一下吗?好像吴登云来了!”听到这个消息,我飞快的拿出照相机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到我院门诊口腔科。可是,这里还是和往常一样,只有熙熙攘攘的病患者。正当我们怀疑是不是大夫看错人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了我们的眼帘。“是他,就是他!”这正是被誉为“帕米尔赤子”的乌恰县人民医院院长吴登云。

 

 

吴登云院长在我院门诊口腔科就诊

 

   原来,在开会期间吴登云院长感到自己口腔有些疼痛。为了不影响参加新疆第七次党代会,他就口服了一些消炎药。谁知病痛实在难忍,他只好来到我院门诊口腔科采取了进一步的治疗。谁知我们的医务人员认出了吴院长,欢喜之余又深表歉意:“要是早点联系,我们可以好好为您安排。”吴院长含笑忙摆摆手:“这就好,我是个平常人,不能给大家添麻烦。”为了能够参加上午十二点的会议,吴登云院长不等麻醉剂发挥作用就请瞿建新大夫为他进行治疗。他说:“马上就要开会了,我不去参加,实在不好意思啊。麻烦你们快一点吧。”我院口腔医学系副主任、门诊口腔科主任钟良军和护士长玛依努尔认真仔细地为吴院长进行了详细的口腔保健知识宣教,关照吴院长注意出血情况及口腔组织的整体状况。大家激动地说:“吴院长,我们都在学习您的感人事迹。没想到今天能看到您本人,真是太好了!”我院医务人员为自己能接待吴院长而感到光荣和自豪。临别时,我院门诊部分医务人员还有幸和吴院长合影留念。门诊部副主任、门诊护士长王淑霞和导医组的同志们都依依不舍,一再说:“真巧,能和吴院长见面留影,真是荣幸。”

 

 

吴登云院长与我院门诊部分医务人员合影留念

  

  

   短短二十分钟,这位党代表一个人快速治疗完,就匆匆消失在人海中。我们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和我院门诊口腔科的医务人员握手告别。大家都说,没有想到吴登云院长是这样一位平易近人的党代表,不仅可敬,而且可爱可亲。

  

   一点一滴见精神。真实,是吴登云的闪光之处;自然,是吴登云的可敬之处;而真实和自然,便构成了一个平凡之中见伟大,朴实之中见真情的吴登云。吴登云院长用自己的言行践行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做医生就要像白求恩那样,对工作极端负责,对病人极端热情。

 

医患同台秀,共谱和谐曲
——记一附院内分泌科举办糖尿病医患联谊会活动

  

 

    中广网乌鲁木齐10月23日消息 (通讯员彭巧君)金秋十月,阳光灿烂,23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大型医患联谊会在门诊六楼学术厅内举行。会场内座无虚席,笑语声声,掌声阵阵,来自四面八方的200余位糖尿病患者与内分泌科的医护人员欢聚一堂,共庆一附院糖尿病患者教育俱乐部成立一周年。

 

 

 

 

 

护士长在主持联谊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全国一样新疆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在急剧上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造成沉重医疗负担,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为了提高新疆糖尿病患者知识水平,传授自我护理技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内分泌科的医护人员一直在致力于开展糖尿病患者教育工作,常年为各族糖尿病患者提供义务教育帮助,并于2005年成立了糖尿病患者教育俱乐部。

 

 

糖尿病患者表演舞蹈

 

 

患者的京胡演奏

 

   联谊会在全体医患共唱会歌声中拉开了序幕,彭巧君护士长担任主持,朱筠主任代表一附院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随后,糖尿病患者及医护人员纷纷上台,进行了战胜糖尿病经验分享的介绍、小品表演、书法展示、才艺表演、小合唱、知识抢答等多种医患互动、寓教于乐形式的表演,会场气氛异常热烈,获得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患者张君荣即兴挥豪书写了“新医谱写健康路,关爱糖病书数一流。”反映出广大糖尿病共同心声。最后,糖尿病患者边素玲感人肺腑演唱,将联谊会气氛推向又一个高潮,会场呈现出一派医患和谐的感人场面。

 

 

 

 

 

朱筠发言

  

  

   在医护人员不懈努力下,糖尿病患者教育俱乐部规模日益扩大,每月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知识讲座和义诊活动,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与喜爱。

 

众人帮助八旬老翁 病榻之上苦寻亲友

  

  

   中广网乌鲁木齐11月2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1日上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王喜艳来到乌鲁木齐新市区济困医院,看望了一位病床上的老人,并代表一附院为老人送去了1000元钱。这位普通的老人不仅牵动着一附院的领导和医护人员的心,他的命运也深深地牵动着无数市民的心。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王喜艳看望老人

 

  10月19日20时左右,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总值班室的邱主任接到院保安的电话,称在医院门诊楼的角落发现了一位看上去有八十多岁的头发花白的老人。老人独自一人蜷缩在椅子上,眼睛紧闭,身体瘦弱。医院立即将老人扶进诊疗室,经过对老人的检查后,内科医生判断:“老人严重营养不良,身体十分虚弱”,当晚一附院立即安排老人入院治疗。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老人精神比起刚进院时好了很多,身体情况也在逐步恢复中。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了整整四天,病情较为稳定的老人被转院至一附院的协作单位——乌鲁木齐新市区济困医院。

  

 

 

护士精心照顾老人

 

   医护人员曾试图从老人口中询问出家庭住址,然而老人却对家里的事情只字不提。突然有一天,老人开口说了一句完整而清晰的话:“我的老家是四川蓬溪县文明区前进公社十大队二队。”老人是从四川来的?还是老人就住在新疆?就住在乌鲁木齐?我们现在不得而知。乌鲁木齐一家媒体跟踪连续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引起了社会的的广泛关注,许多市民纷纷来医院看望老人,捐款捐物。更有两位热心人表示,愿意拿出4000元,奖励为老人寻找到亲人的人。

 

 

现在老人精神好了很多

 

  老人的亲人究竟在哪里?是什么原因使老人孤独地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呢?我们将继续给予关注。

 

一附院宋庆龄(新疆)妇女儿童医院为新疆医科大学贫困大学新生免费体检

  

  

   中广网乌鲁木齐11月4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4日上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宋庆龄(新疆)妇女儿童医院为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口腔、护理、中医等9个学院的127名贫困大学新生进行了免费体检。

 

  经宋庆龄(新疆)妇女儿童医院向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提出申请,反复商议,推出“对乌鲁木齐市高校贫困大学生免费体检项目”。第一年度宋庆龄(新疆)妇女儿童医院首先与新疆医科大学合作,在新医大06级入校新生原有体检项目的基础上,针对新疆地域的高发病(如:地方性甲状腺肿、肝包虫、氟斑牙、龋齿等各类病症)又开展了甲状腺检查、口腔检查、血常规、肝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心电图五项体检项目。

 

 

   据了解,明年宋庆龄(新疆)妇女儿童医院将面向新疆的贫困大学生开展此项活动。

 

第16个世界糖尿病日 一附院内分泌科为患者提供多项服务

  

   中广网乌鲁木齐10月14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 在第十六个“世界糖尿病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组织科内专家,为前来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免费测血糖、免费咨询等多项服务,并针对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开设了糖尿病知识讲座。

 

 

诊台前等待就诊的患者

 

 

医患面对面

 

 

咨询

  

   糖尿病是以持续性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因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是一种终生疾病。长期高血糖易并发全身微血管、大血管病变,并可导致心、脑、肾、神经及眼等器官的慢性病变,引起组织器官不可逆损害以及功能障碍,即所谓的糖尿慢性病发症,有时还出现急性并发症。

  

   据了解,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2亿人,我国患者人群居世界第二,1994年就已达2000万。据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5年,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将增至3亿,而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达到4000万,未来50年内糖尿病将是中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糖尿病知识讲座

 

 

 

 

 

食物模型在讲座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为了提高新疆糖尿病患者知识水平,传授自我护理技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一附院内分泌科于2005年成立了糖尿病患者教育俱乐部,为各族糖尿病患者提供义务教育和帮助。在医护人员不懈努力下,俱乐部成立一年一来,糖尿病患者教育俱乐部规模日益扩大,每月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知识讲座和义诊活动,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与喜爱。

 

乌鲁木齐新市区政府联手新疆一附院开展艾滋病宣传活动

  

   中广网乌鲁木齐12月1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 今天是第19个“世界艾滋病日”,在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政府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执行办公室的发起下,新市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新市区计生委、新市区红十字会、一附院预防保健科等13个部门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举行了“遏制艾滋 履行承诺”的大型宣传活动,并向市民免费发放了大量艾滋病知识宣传手册和1万支避孕套。

   中广网乌鲁木齐12月1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 今天是第19个“世界艾滋病日”,在乌鲁木齐市新市区政府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执行办公室的发起下,新市区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新市区计生委、新市区红十字会、一附院预防保健科等13个部门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举行了“遏制艾滋 履行承诺”的大型宣传活动,并向市民免费发放了大量艾滋病知识宣传手册和1万支避孕套。

 

 

准备资料

 

 

市民自由选取艾滋病知识宣传手册

  

   艾滋病是英语“AIDS”的中文名称,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英文缩写,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后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逐渐丧失防卫能力而不能抵抗外界的各种病原体,因此极易感染一般健康人所不易患的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艾滋病发现至今还不到20年,但它在全球所引起的广泛流行,已使3000万人受到感染,1000万人失去了生命。目前,世界上每天有万余人新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不但医学界在竭尽全力研究预防治疗艾滋病,各国政府、社会各阶层也都纷纷投入了对抗艾滋病的运动。

 

 

艾滋病预防知识讲解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预防保健科副主任林方梅在接受采访时说“人们感染艾滋病病毒是因为他们的行为而不是因为他们是谁,如果人们遵守健康行为,艾滋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新市区计生委的工作人员为市民发放免费避孕套和艾滋病知识宣传手册

 

   据卫生部门的统计结果数据显示:仅2005年至2006年9月,新疆报告的艾滋病人数就占11年来累计报告病人数的67%,同期报告的死亡人数占新疆累计报告死亡人数的36%。目前,新疆正处于艾滋病发病高峰期,疫情呈现三大特点:感染比例高、发病速度快,大多数早期感染的患者已陆续发病;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年龄在20岁至40岁之间;感染途径仍以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传播为主,由注射吸毒共用注射器感染向性接触感染扩散。

 

 

艾滋病知识宣传板

  

  

   乌鲁木齐市新市区疾控中心书记艾米旦木介绍说,正常的社交如握手、拥抱和亲吻,家庭生活如同吃、同住、同厕,体育活动如游泳、打球和健身,都不会传染爱滋病,特别要说明的是,蚊虫叮咬、空气和水也不会传染艾滋病,请市民放心。

  

   据了解,乌鲁木齐新市区教育局的有关工作人员今日也走进新市区各中小学校校园,为同学们传授艾滋病预防知识。

 

 

新疆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 我院代表收获颇深

  

   中广网乌鲁木齐12月2日消息 (通讯员 阿迪拉)30日,为期三天的新疆第六届青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博士生论坛会在克拉玛依市开幕。我院38名代表与来自新疆各条科技战线的500多名青年科技工作者一同参加了本届年会。

  

   新疆青年学术年会自1993年起,每两年举办一届。由自治区科协主办的本届年会以“创新·成才·责任----青年科技工作者与构建和谐新疆”为主题, 以“科技振兴新疆,青年开创未来年”为宣传口号。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努尔·白克力作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给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提出了三点希望:希望各族青年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意识,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改革与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意识;要进一步增强奉献意识。

  

   艾力更·依明巴海、胡吉汗·哈克莫夫、朱振中等自治区领导出席时在座。

 

 

   年会期间,与会代表就预防疾病与科学生活、工业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等四个方面内容举办专题论坛。来自新疆各大院校和研究室所百余名博士还参加了由陈曦博士和我院院长温浩院长博士一同主持的博士生沙龙,就关系到博士生切身利益与发展前途等问题开展了讨论。

 

 

   本届年会,我院共有有36篇入选参加此次大会,有4篇论文在专题论坛上进行了会议交流。其中,心血管中心杨毅宁博士的“年龄已经因素对小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和消化血管外科吐尔干艾力的“肝包虫破入胆道的诊断与治疗”这两篇论文荣获了本届优秀论文二等奖。

 

新医大一附院召开06年度科技工作会议

 

  

   中广网乌鲁木齐12月27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今天下午,一附院召开2006年度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技工作会议,自治区科技厅、科协、卫生厅的领导及自治区人民医院、自治区中医院、新疆医科大学二附院、三附院、自治区第二济困医院、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昌吉州人民医院、铁路中心医院等兄弟院校科教科的领导到会祝贺。

 

 

会议现场

 

   在过去的五年中,一附院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科研经费、科技成果、科研管理体制、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科研项目的层次和数量有了较大的提高,获国家级立项稳步上升,自2000——2005年国家级立项项目17项;部委级立项项目19项;自治区级立项项目54项。国际合作项目6项;共获得科研经费1428万元。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总计35项。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总计1958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12篇。

 

 

温浩院长作06年度科研工作报告

  

    2006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0项,厅局级以上立项项目18项,获得科研经费191万元,发表论文430篇,与国家外专局成组配套项目4项,其中中澳新疆艾滋病预防与关怀项目——医院感染管理模式建立与推广项目的培训基地设在一附院。

 

一附院06年度科技工作会议胜利闭幕

    

    

   中广网乌鲁木齐12月29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 今天下午,为期三天的2006年度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技工作会议完成了各项预定的议程,胜利闭幕。8个项目的近百位医务工作者获得了一附院共计25万元的奖励。

 

 

   为了鼓励创新思维、新方法及交叉学科的发展,提倡创新、求实、开放、交流的学术风气,一附院学术委员会审议决定取消《新医大一附院科研发展基金》,按照激励创新性科学研究 ,保证质量、注重创新、宁缺勿滥的原则,制定了《新医大一附院科研奖励基金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和科技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在多拿项目,多发表含金量高的论文。

 

 

   新医大一附院党委书记简党生首先代表院党委,向积极组织和参加本次科技工作会议以及在2006年度科研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说,此次医学科技奖的申报工作,吸取去年成功办会的经验,在项目的推荐、初审、终审和评分表的设计等整个环节过程中,严格把关,反复审核,评出了我院的医学科技奖和危重疑难病例救治成功奖。我们建立和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和科技激励机制这个平台,就是希望通过不断深入的科学研究,培养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和高学历的专业人才,依托名医、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打造一批在全疆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拔尖人才,成为引领我院医、教、研水平不断提高、促进医院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温浩院长、马依彤教授荣获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中广网乌鲁木齐1月12日消息 (通讯员刘惠) 1月9日,卫生部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对2006年评出的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进行了表彰。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温浩院长及马依彤教授获得2005-2006年度“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温浩院长、马依彤教授在近两年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也是硕果累累,取得了突出成就,荣获了自治区优秀专家等多项荣誉。

  

   卫生部副部长佘靖在表彰会上宣读了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授予马依彤等79位同志2005-2006年度“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的通知》。佘靖说,希望同志们能珍惜荣誉,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新医大一附院六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隆重召开

 

 

   中广网乌鲁木齐1月29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 29日下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召六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隆重开幕。自治区卫生厅、兄弟医院的领导及职工代表、老专家代表近300人参加了开幕式。

 

 

温浩院长作工作报告

  

  

   温浩院长代表一附院作工作报告,在对2006年一附院全年工作进行回顾时他说,2006年一附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深入开展、本科教学水平评估顺利通过、院庆活动热烈圆满的举行等等,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上级领导的帮助下,全院职工克服困难。励精图治努力拼搏的结果。

 

 

   在谈到2007年的具体工作时温浩院长表示,07年一附院将着力于“继续深入推进‘医院管理年’活动,对照问题逐一整改,不留死角”、“按照医院五年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使医院各项工作在发展中求稳定、通过发展促和谐”、“创办节约型医院”三大任务去发展。朝着门诊量突破100万人次,住院人数突破5万人次,全院平均住院天数稳定在12.5天,全年用药比例控制在40%以内,住院病人和手术台次实现两位数增长,材料收入比例控制在18%以下的工作目标努力。希望全院职工团结一心,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全面完成2007年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一附院更快更好发展而努力。

  

   随后,王喜艳副院长与张益民副书记分别作了“完善院务公开制度,努力构建和谐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六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提案”的工作报告。

  

   在随后的两天中,代表们将分组讨论会议文件,并通过相关决议。

 

新医大一附院六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中广网乌鲁木齐1月31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 31日下午,为期三天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六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大会通过了《院长工作报告》、《院务公开及重大事项说明》、《提案审查工作报告》、《财务预决算工作报告》和《医院经济运行及分配情况说明》五项决议,并对赴皮山、墨玉、塔城的三个下乡医疗队、院刊编委会、2006年度获得自治区级以上奖项的先进集体、济困病区等11个集体进行了表彰。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简党生在闭幕式上讲话,他说,本次大会全院职工紧紧围绕医院2006年的工作和2007年工作的主要任务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可操作性的建议,这次会议对充分动员全院职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努力实现医院各项发展目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讲话中,简党生代表院党委向全院职工提出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医院等八点意见,希望全院职工始终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利益放在首位,加快推进医院各项工作的进程,为建设和谐的新医大一附院而努力奋斗。

 

乌鲁木齐成分血告急 医务工作者带头捐献血小板

 

 

 

  

   中广网乌鲁木齐2月1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2月1日早晨天刚蒙蒙亮,一附院血液科的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来自一附院青年文明号、团委、输血科等部门的20余位自愿捐献血小板的医务工作者正等待捐献血小板前的常规体检。

 

 

认真填写健康情况调查表

 

 

血液科主任哈力达第一个挽起袖子

 

  近期,乌鲁木齐献血办公室、乌鲁木齐血液中心向自治区卫生厅反映,乌鲁木齐地区各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小板非常紧缺,很多患者急待输入血小板拯救生命。接到自治区卫生厅下发的献血倡议书后,一附院立即向全院各族职工发出“无偿捐献血小板”的紧急倡议。

  

    一位刚刚走出抽血室的医生冲着记者挥了挥手臂,一脸欣慰地说 “成分输血不但能有效地节约血液资源、增强输血治疗效果、更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作为医务工作者,我很清楚血液对一个人生命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能为患者出一份力,我很荣幸。”

 

 

 

  

   一附院血液科主任哈力达介绍说,血小板是我们血液中有形成分的一种,它在我们体内起到保证血管的完整性、止血等作用。机采血小板是将一部分血小板通过机器单采出来,然后将血液中的其它不需要的成分再回输给供者本人,所以不会给供者造成影响。另外,血小板增值的速率非常快,在一周左右的时间,正常人体内的血小板就会恢复到正常水平。

  

   乌鲁木齐市开展了多年“献血不危害健康”的宣传工作,但市民认知的程度同目前参与自愿捐献血小板的数量不相适应。新疆各大医院需要成分输血的病人与日俱增,很多病人因为不能及时输注血小板而失去了生命,临床每天需要不同血型成分血捐献者要达到15—25人。在此,哈力达主任向全社会呼吁:希望全社会人每人都能献一份爱心,捐献一次血小板你就可能挽留一条生命。

  

   据了解,今天参加体检的20余位医务工作者的体检数据已经送至乌鲁木齐血液中心检验,预计体检合格者明日将前往市血液中心捐献血小板。

  

相关链接

  

   献血是一次采集全部血液成分的过程,捐献机采血小板是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液中的血小板成分,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给捐献者体内的过程,全过程约需要1小时。献血者献一次血小板,可以与献800毫升全血一样,终身享受免费用血,其直系亲属可以等量免费用血。正常人血小板在体内存活期为8至11天,只要符合机采成分血献血的要求,采集后不会对身体有任务影响,还有利于降低捐献者血液稠度和胆固醇。

 

 

新医大一附院设立新疆首家“一日手术中心”

 

 

   中广网乌鲁木齐2月10日消息(记者杨欢子)“我同事以前做激光脱毛手术,住在医院里观察了好几天,我呢,当天就可以搭乘一附院的爱心服务车回家修养了,一日手术中心真方便!”1月9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日手术中心”接受完激光脱毛手术的王小姐兴奋地对记者说。

  

   “一日手术”顾名思义就是在一天内进行的手术,病人在一天内完成就诊及手术治疗的全过程,不需要在医院过夜。一日手术并不是单纯强调“一日”时间的概念,而是将一些简单、安全的手术,术前检查放在门诊,术后在家中康复,尽量缩短就诊时间。过去部分中小型手术按常规流程要住院5至8天,现在只需要一两天即可;以前泌尿系造瘘术的费用在四千至五千元之间,如今只要支付三百至四百元左右。

 

 

 

 

温馨舒适的术前接待室

 

  走进“一日手术中心”,电视、沙发、储物柜、阅览室一应俱全的术前接待室里,专业医护人员正在为进行着术前宣教,患者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等待着手术;三个不同层次的手术观察室里,专业医护人员正在对接受完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后监测,提供个性化的术后健康指导;舒适的环境、快捷的手术,新疆首家“一日手术中心”受到了不少患者的欢迎,设立刚满一个月,全院门诊手术量不仅翻番,还受到患者广泛好评。

 

 

医生正在无菌手术室里进行手术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温浩介绍说:设立“一日手术中心”,目的就是要解决新疆各族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使患者掏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治疗,为患者节约就诊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目前开展的“一日手术”涉及计划生育、眼科、整形外科、妇科、普外科、肛肠科、耳鼻喉科、颌面外科及泌尿外科等多种疾病的手术。目前有216项手术均可在“一日手术功尽弃中心”完成。自1月8日项目正式启动以来,一日手术中心已经实施了十几个课时共计500多台手术,平均每天能按纳20台手术。

 

 

新疆四百留学人员欢聚一堂迎新春

 

 

新疆留学人员新春联谊会

 

   中广网乌鲁木齐2月15日消息(记者张雷、杨欢子)新疆留学人员新春联谊会日前在乌鲁木齐银都酒店举行,来自各行各业四百多位留学人员欢聚一堂,共迎新春。

 

 

 

新疆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温浩汇报联谊会成立半年来的工作

 

 

新疆留学人员在联谊会上演唱歌曲

  

   近年来,新疆先后有多批公派出国留学人员赴美、日、法、德、英、加、意、俄等48个国家学习,留学人员中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乌兹别克、柯尔克孜、锡伯、俄罗斯等多个民族。目前回国留学人员已超过一千名,主要集中在教育、医疗卫生系统和科研院所,这些留学归国人员已成为新疆各行各业的骨干,成为新疆人才队伍中的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

 

 

 

400名新疆留学归国人员欢聚一堂

 

 

新疆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温浩于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留学人员表演诗朗诵

 

 

在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所的法国籍教师美丽与新疆留学人员在一起

 

   2006年7月24日成立的新疆留学人员联谊会团结广大新疆及留学人员,广泛联系党内外学者,增进友谊、沟通信息,交流学术、促进合作,共同为振兴新疆经济、维护祖国统一服务。

 

   应邀参加联谊会的还有部分在新疆工作的外籍教师。

 

一附院举行“迎新春慰问离退休老同志联谊会”

 

 

联谊会现场

 

 

合唱《让世界充满爱》

 

   中广网乌鲁木齐2月15日 (记者杨欢子)悠扬的歌声,欢快的舞蹈,精彩的杂技,热烈的掌声,今天下午,来自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的各个岗位的近200位离退休老同志在欢聚一堂,共迎佳节。

 

 

独舞《化蝶》

 

 

79岁高龄的王子香教授(右)退休后,依然活跃在医疗战线,专家门诊之外的时间,她总是积极参加离退休办组织的活动。图为演出开始前,王子香教授抓紧时间在后台练习

 

 

精彩的杂技演出

  

   联谊会上,来自自治区杂技团、一附院离退休办、留学生学会、普通综合外科、后勤中心、等部门的演员们,为离退休老同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健美操《新疆亚克西》

 

 

认真观看

 

   一附院党委书记简党生代表一附院向离退休老同志致以最诚挚的问候。他说,老前辈们在此欢聚一堂,展现了一附院离退休职工良好的精神面貌。在座的老前辈中,很多是一附院的早期开拓者、创业者,医院每前进一步都包含着前辈们的心血和汗水,老前辈们是医院全体职工学习的榜样,他们将永远被一附院全体职工铭记在心。

 

第二个“世界肾脏日”来临 一附院举行义诊活动

  

   中广网乌鲁木齐3月8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今天是第二个“世界肾脏日”,一大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大厅的义诊台前就坐满了前来咨询的市民。

 

 

   据2007年2月20日国际肾脏病学会的新闻公告:目前世界上超过5亿人口患有不同的肾脏疾病,每年超过百万人口死于与慢性肾脏病相关联的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之后又一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

 

   一附院肾病科刘主任介绍说,目前,慢性肾脏病已经和高血压、糖尿病并列为非传染性慢性流行病,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高,然而,大多数市民对肾脏病却知之甚少。希望今天的义诊活动,能唤起全社会以及全体民众对肾脏病的重视。提高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和治疗率,减轻慢性肾脏病带来的危害,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今后,我们会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市民掌握肾脏病的相关知识,提前加以预防。一附院成功救治哈萨克斯坦患者 中广网乌鲁木齐43日消息(记者杨欢子)  322日,新疆医院大学一附院成功地为哈萨克斯坦一位70岁的患者实施了两型肝包虫病灶根治术,治好了困扰他多年的顽疾。

 

 

   肝包虫病又称肝棘球蚴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肝包虫病有两种类型,即由细粒棘球蚴引起的单房性包虫病和由泡状棘球蚴引起的泡状包虫病。据温浩院长介绍,一般患者只会患囊性或泡型肝包虫病,同时患有两种类型肝包虫病的患者在新疆极为罕见,哈萨克斯坦这位患者,是一附院建院以来第三例。

 

   据木克特巴夫儿子介绍,木克特巴夫两年前在哈萨克斯坦当地医院检查时发现肝部有包块,医院实施腹部探查手术时,因为当地医疗条件有限,手术风险大而终止。两年来,木克特巴夫多次在哈萨克斯坦进行CTB超检查,发现体内包块越来越大,病情开始恶化。

 

   今年3月,经朋友介绍,木克特巴夫一家从哈萨克斯坦赶往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医院在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和多学科会诊后证实,患者患有多年慢支肺气肿,肝右叶、左叶都有比拳头还大的囊肿。医院通过进一步检查发现,患者肝右叶两型包虫病混合感染,即囊型和泡型包虫病,肝左叶先天性肝囊肿、慢支肺气肿多发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伴中度低氧血症。

 

   术前,医院为木克特巴夫进行了两周的内科治疗,使他肺部感染基本控制,呼吸困难改善。由于患者年龄偏大,麻醉与手术存在一定风险,2007322日,一附院院长温浩亲自参与了肝左叶囊肿开窗固化手术与根治性两型肝包虫病灶根治性切除术。经过影像、呼吸、心血管,麻醉等多学科配合,三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

 

 

温浩院长为木克特巴夫复查

 

 

术后老人恢复的很好

 

   在医院特需病房,记者见到了木克特巴夫,他头发花白,精神很好。通过翻译他告诉记者,“生病前,我特别难受,喘不过气,晚上睡不着,也吃不好。手术后,我晚上能睡好了,饭也吃得多了,现在是我两年来,情况最好的时候。”提到一附院对自己的救治,木克特巴夫感激地说,新疆的医学水平真的很高,将我从危急的病情中解救出来,我以个人和家庭的名义,感谢以温院长为首的所有医护人员,他们为哈萨克斯坦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搭建了一座友谊之桥。为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做出了很大贡献。

 

   据介绍,经过十余天的术后及时观察和调理,木克特巴夫恢复得非常好,没有出现术后并发症,明日就可出院。

 

新医大一附院成功救治一急进性肾炎患者

  

   中广网乌鲁木齐4月4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体内存尿10公斤,肾衰、心衰、肺部感染、糖尿病、慢性脂肪肝、严重水肿与酸中毒、体内毒素是正常人的10倍……被送到医院时,生命垂危的张先生已进入浅昏迷状态,然而,经过医生近一个月的细心治疗,4月4日,张先生康复出院了。

  

   记者在病房见到了张先生,卸下了10公斤“包袱”的他显得轻松了许多。“一想又能像以前一样工作生活了,我真高兴”张先生笑着说,“我刚进院时已经三天没有排尿了,全身肿得连脖子都看不见,体重一下从100公斤增至110公斤,睡觉时连躺着和趴着都困难。腰也困,也恶心,肚子都疼,浑身没劲,人非常难受。但是经过透析呀等一系列这些治疗,我现在全好了。现在每天排尿3至4公斤,多于正常量。医生说我现在正处于一个恢复期,等过些天排尿就会恢复正常,到时候就和正常人一样了。”

  

   据张先生的主治医生王梅红介绍,2月底,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在当地医院治疗,经抗炎治疗后病情不仅没有好转,还出现身体浮肿、少尿的情况。3月8日,患者转入新医大一附院,经检查后发现患者不但肾衰、心衰、肺部感染、更存在糖尿病、慢性脂肪肝、严重水肿与酸中毒,体内毒素更是正常人的10倍。经多位专家会诊后确诊,患者患上了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医院肾病科主任刘健说,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很罕见,新疆每年只发现50例左右。这种病来势凶,发病速度按小时计算。如不治疗,患者从发病到死亡最多不超过半年。经过对患者病情的反复研究、病理讨论,在患者心衰、肾衰等病情被很好的控制之后,医院为其实施了肾活检。虽然存在大出血的危险,肾活检却实施得非常顺利。肾活检不但确诊了患者肾脏的实质病变,更为患者实施下一步治疗奠定了基础。

  

   刘健建议有能力的市民每年做一次尿常规的检查,一旦发现尿蛋白异常就尽早治疗。同时,市民在平时的生活中应注意合理饮食,不偏食。感冒后要及时治疗,不要拖延。同时要提醒市民的是,过量服用抗生素类药物会对肾脏造成一定的危害。

 

一附院为一多器官畸形患者成功实施器官再造手术

  

  

   中广网乌鲁木齐4月5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忍受了6年多下腹周期性疼痛的米黑古丽,4月4日在一附院成功接受了人工阴道重建术、直肠代肛门造口术、结肠外置术等Ⅰ期手术,多年的顽疾得到暂时缓解。

  

   来自于库车县阿拉哈格镇英沙三村2组的米黑古丽,今年20岁,出生时因先天性无肛门,被亲生父母遗弃,后被养母收养。在当地医院接受了简易排泄腔重建术后,保住了生命。2007年3月9日,米黑古丽实在无法忍受长期的病痛折磨,求诊于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妇科。

  

   经过妇科、普外科等相关八个科室的会诊,米黑古丽被确诊为先天性阴道下1/3闭锁、经血潴留、先天性无肛门、先天性高位直肠、先天性囊性肺。针对患者多器官发育畸形的特殊病例,医院为其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2007年4月4日在普外科、妇科、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成功实施了3项手术。

  

   据一附院妇科主任丁岩介绍,女性生殖器官畸形比较多见,从外生殖器的外阴阴道到内生殖器的子宫输卵管等部位都有可能发生畸形。一般患者生殖、泌尿系统出现畸形比较常见,像米黑古丽这样生殖、消化系统出现畸形的病例比较罕见。如果术后恢复正常,米黑古丽将极有可能恢复生育能力。

  

   据了解,3-6个月后,待米黑古丽身体恢复到一定状态时,医院将为她实施Ⅱ期手术。

一附院爱心资助南疆少数民族贫困患者

  

   中广网乌鲁木齐4月9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4月9日,从医护人员手中接过2000多元捐款,十七岁的维吾尔族姑娘奇曼古丽感动地流下热泪。

  

   据了解,来自喀什的奇曼古丽因患左下肢恶性肿瘤入住新医大一附院,因家庭贫困每日以开水泡馕充饥,其父为昂贵的医疗费用四处奔波。医院得知情况后,不仅为其减免了2000多元的医疗费用,医护人员更是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据悉,该院2006年共救助危急特困病人近200人次,优惠减免金额达人民币70万元。

 

热兹万古丽奴苏尔的感谢

  

   中广网乌鲁木齐4月11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要是没有一附院领导和脊柱外科的全体人员的帮助,我现在一定早就瘫痪了,谢谢,谢谢。”接受完手术的热兹万古丽奴苏尔不停地诉说着感谢。

  

   现年39岁的热兹万古丽奴苏尔自新疆库车县,1990年因腰椎结核在当地医院手术治疗,病情有所好转,然而,2006年,越来越重的病情犹如魔鬼一般一口口吞噬着她的身体。06年8月,热兹万古丽在当地医院进行了腰椎TB术,被诊断为腰椎结核性后凸畸形,且症状日益加重,发展到连走路都需扶拐的地步,但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其家庭经济困难一直未能接受治疗。2007年3月,热兹万古丽的儿子带着变卖房子、打馕铺子钱以及多方援助的捐款共1万余元,陪母亲到新医大一附院就诊,但这辛苦拼凑来的1万元根本无法负担近3万多元的手术用钢板、螺丝钉等医用材料的费用。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母子俩陷入了困境。

  

    在得知与儿子相依为命的热兹万古丽每月只有130元低保收入维持生计,经过多方拼凑的钱却根本无法负担昂贵的医用材料费时,新医大一附院副院长艾孜买提·阿吉立即安排病人入院接受治疗,经过医院研究决定,为其减免近2万元的医药费。4月2日医院为其成功地实施了截骨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据热兹万古丽的主治医生普拉提介绍说,目前病人情况较好,下肢感觉活动正常,刀口生长良好。日后病人还需进一步药物治疗。

 

新疆采用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治疗心脏房颤

  

   中广网乌鲁木齐4月12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没想到不到一小时,医生居然为我的心脏换了瓣膜又消除了房颤,一台手术解决两个心脏疾病,效率真是高啊。”不再感到胸闷、恶心、乏力,手术后的关先生十分开心。

  

   新疆是风湿性心脏病的高发区,而心脏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就是心房颤动,根据发作方式不同,房颤可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我国大约有800万人患有心脏房颤,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慢性肺部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甲抗等许多疾病都可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房颤。房颤会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如不及时治疗纠正,极易引发脑栓塞、脑中风、偏瘫四肢肢体栓塞等。

  

   一附院心脏外科乔峻教授介绍说,以往治疗心脏房颤的手术,大都采用电烧、冷冻、微波等手段,手术尺度一旦把握不好,就会对心脏的整体功能造成影响,这类手术可操作性比较差,成功率也较低。以往治疗完心脏病之后,房颤并没有好的办法去除,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正是目前治疗心脏房颤最为有效的方法,该手术操作时间短,病人痛苦小,另外还可以和其他心脏手术同时进行。手术不仅能明显降低患者中风和血栓栓塞的危险,恢复并维持正常的窦性心律的成功率也非常高。

  

  据了解,作为新疆首家开展该项手术的医院,自2005年12月27日成功实施第一台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以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又先后为5位患者成功实施了同样的手术。根据医院对前4例手术患者超过半年的跟踪随访显示,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节后呼吸消化系统病高发 专家提醒市民节日期间要合理饮食

  

  

   中广网乌鲁木齐4月24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五·一”长假即将来临,天气多变,专家提醒市民节日期间要合理饮食,谨防暴饮暴食造成的消化、呼吸系统疾病。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门诊部副主任王淑霞介绍说,五一期间,天气情况不稳定,市民常外出就餐,并暴饮暴食,极易造成消化及呼吸道疾病。去年“五·一”过后,来一附院消化、呼吸科门诊看病的患者比平时多了三成。由于气温不是很高,受凉发热的患者较多,去年“五·一”结束后一个星期左右,医院呼吸及消化科每天门诊接待量都在百人以上。节日期间市民外出旅游较为疲劳,有的人不注意睡眠,生活无规律,降低了身体的抵抗力,这也是患病诱因之一。

  

   一附院营养科副主任李莉介绍说,一放长假,市民平时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易被打乱,饮食无规律,食物荤素搭配不合理,还易暴饮暴食,给肠胃造成负担,这样容易造成消化系统紊乱,发生腹泻、腹痛。因此节日期间,市民最好保持与平时相同的饮食生活规律,多吃水果蔬菜,最好能多摄入粗杂粮。老年人应多食清淡食物,保证睡眠,不要太过劳累。市民如外出旅游,早餐一定要吃好,要摄入足量的主食,并随身携带些水果、牛肉干、巧克力等小食品,避免旅行当中因饮食不习惯引发的低血糖、体力不支等情况发生。
 
   “五·一”临近,孩子们也将迎来长假,熬夜、暴饮暴食、生活规律紊乱极易造成消化、心脏等方面的疾病,在此,一附院儿科医生罗琼提醒广大家长,“五·一”期间天气多变,家长应多注意孩子的饮食起居,年龄偏小的孩子抵抗力相对较弱,不易参加长途旅行,也不易在人群密集的地区活动。

 

一附院成功实施全国首例心外膜电极三腔心脏复律起搏器置入术

  

   中广网乌鲁木齐4月26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26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外公布,中国首例经心外膜左室电极植入三腔心脏复律起搏器置入术于日前在该院多科室通力合作下成功实施,目前,患者恢复情况稳定,将于近日出院。  

  

   26日,记者在新医大一附院心脏中心病房见到了这位59岁的患者王先生。他对记者说:“去年我在别的医院住院时,医生说我的心特别大,除非换心脏才能治好我的病,否则就没治了。我当时也没有在意。没有想到今年3月份连续一个礼拜晕过去好几次。我有些害怕了,就来一附院看病。”望着镜中自己逐渐红润的脸庞,王先生感慨道:“我以为自己活不了,没想到接受手术后能恢复的这么好,感谢一附院的专家们,保住了我的命。”

  

   据新医大一附院心脏中心副主任、起搏电生理科主任汤宝鹏说,患者王先生患有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极差,呼吸困难,躺着都喘不过气,加上他心脏是正常人的两倍大,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还伴有阵发性晕厥,极易发生猝死。以往这样的病情只能进行心脏移植手术根治,但因为心脏供体及费用等情况,患者无法进行心脏移植手术,对他而言,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置入三腔心脏复律(CRT-D)起搏器。

  

   汤宝鹏介绍,由于该患者心外侧静脉发育畸形,只能通过开胸植入左心室电极。该手术在全麻下开胸进行,手术创伤大、风险也较大。术前,麻醉科、心外科和心内科等多个科室经过多次会诊、讨论,最终制定该手术方案。2007年4月16日,征得病人及家属同意后,在心脏中心主任马依彤教授的领导下,以汤宝鹏教授为首的手术组,在麻醉科、心外科和心内科医生通力合作下,为患者成功实施了心外膜电极三腔心脏复律起搏器置入术。术后,患者切口愈合良好,生命体征平稳,无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据心脏彩超显示,患者左心室已明显缩小,左室排血功能已得到改善。

  

   据了解,以前三腔心脏复律起搏器置入术只是心脏移植手术的替代手术,经过长期的临床应用,由于术后患者情况较好,2005年以后,将此手术确定为临床应用手术。

  

   汤宝鹏介绍,医院通过文献查阅及网络检索,确定了此手术为全国首例经心外膜左室电极植入的三腔ICD,填补了国内在此项手术方面的空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需植入CRT-D起搏器,而因冠状静脉畸形等不能通过静脉途径置入左室电极的患者带来了手术的可能。

 

新疆大学400名贫困大学生接受免费体检

  

   中广网乌鲁木齐5月27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27日上午,来自新疆大学的400名贫困大一新生,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宋庆龄(新疆)妇女儿童医院的资助下,来到新医大一附院接受价值150元的免费体检。

  

  记者从宋庆龄(新疆)妇女儿童医院了解到,经医院向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提出申请,推出“对新疆高校大学新生免费体检项目”,对新疆地域的高发病进行筛查,帮助贫困大学生了解身体状况,让他们获得专业的健康指导和治疗。2006年,宋庆龄(新疆)妇女儿童医院首先与新疆医科大学合作,开展体检项目,今年与新疆大学合作。

  

   本次接受体检的400名大学生,大部分是来自农牧区、团场、企业下岗职工、城镇贫困家庭和贫困地区的特困生。体检过程中,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普通体检的基础上增加了甲状腺检查、血常规、肝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心电图等检查项目,并对四百名贫困生身体状况作出更为详尽的评定,对检查出的阳性指标或病症做进一步的诊断、治疗及健康随访。

  

   宋庆龄(新疆)妇女儿童医院工作人员叶朋刚说:“医院在学校组织安排原有体检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甲状腺检查、口腔检查、血常规、肝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心电图体检项目,以对新大400名贫困生身体状况作出更为详尽的评定,并对检查出的阳性指标或病症做进一步的诊断、治疗及健康随访。”

 

“六·一”国际儿童节 一附院举行义诊

 

 

义诊咨询现场

  

   中广网乌鲁木齐6月1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六·一”国际儿童节当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儿科门诊举行义诊,为前来咨询、求诊的几百位小朋友进行了测量身高、体重、心肺听诊等初步查体。

 

 

医生为小朋友做检查

 

 

护士为小患者送上礼物

 

2007中国临床普外科前沿与争论高峰论坛开幕

  

   中广网乌鲁木齐6月16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2007中国临床普外科前沿与争论高峰论坛”今天上午在乌鲁木齐开幕,论坛吸引了近400位国内外专家参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领导到会祝贺并致词。

  

   本届论坛由中华医学会医学继续教育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国临床普外科前沿与争论高峰论坛》组委会主办,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协办。

  

   新医大一附院院长温浩介绍说,我国普外科的医疗技术和科研水平一直处于国际前沿,此次高峰论坛在乌鲁木齐召开对新疆普外科诊疗技术的提高和医学人才的培养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次论坛带来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信息对保障人们的健康将具有重大意义。

  

   据了解,在为期2天的论坛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镇、汤钊猷、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忠镐等普外科专家将就肝脏外科、胃肠外科等专题进行交流,还将针对“肝癌临床研究新进展”等课题举行院士论坛。17日论坛闭幕后,中国工程院钟世镇院士、汤钊猷院士、中科院汪忠镐院士等国内外专家将赴新疆伊犁、库尔勒进行为期1天的义诊活动,为当地百姓免费义诊并对当地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情况给予指导。

  

   据介绍,此次是我国第三次召开“中国临床普外科前沿与争论高峰论坛”,“论坛”不仅传播了我国现代普外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新信息,探索了普外科学术前沿,更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构建了一个高、新、精的平台。

 

新疆召开2007年全国急救与创伤新进展高级研讨会

   中广网乌鲁木齐6月20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2007年全国急救与创伤新进展高级研讨会今天上午在新医大一附院开幕。来自新疆基层医院的医务工作者纷纷报名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自6月20日至6月23日,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特别邀请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创伤外科学教授、中国工程院王正国院士、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会副主任委员景炳文、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急诊中心主任宋祖军等专家就“创伤/战伤诊治现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救治中争议问题的商榷”、“中西医融合观---从外感热病到SIRS-SEPSIS-MODS”等内容进行研讨。

   我国急诊医学学会自1987年成立迄今,也已近20个年头。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而新疆的急诊医学发展相对滞后,对于急危重症的抢救技术尚需进一步提高,急救服务流程也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参会代表纷纷表示,此次高级研讨会的召开,不仅会为新疆医学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同时也会为新疆的急诊医学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

新疆完成西北首例髓芯减压植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

   中广网乌鲁木齐6月28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近来,23岁的张先生想到以后不用再拄拐杖走路,脸上就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今年5月张先生被诊断为股骨头坏死,新医大一附院为他实施了西北首例骨髓芯减压植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让他的坏死骨成活。

   股骨头坏死全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股骨头局部血运不良,从而引起骨细胞进一步缺血、坏死、骨小梁断裂、股骨头塌陷的一种病变。股骨头坏死从开始到塌陷一般需3-5年,有时可静止达数年之久。从西方医学上,股骨头坏死素有“十病九瘫”和“不死人的癌症”之称,若治疗不及时进一步发展可导致髋关节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晚期最终只能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但置入的人工关节有使用寿命和术后易发生的一些合并症。   

   2006年12月,张先生左髋部开始疼痛,需要拄着拐杖行走。2007年5月左髋疼痛加重,张先生前往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医院诊断为左侧股骨头坏死。

   2007年5月29日,医院骨科与血液科合作,对张先生成功实施了西北地区首例“骨髓自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术。经自体骨髓采集和自体骨髓植入两次手术,全程约2小时,手术顺利完成。通过给患者坏死骨部位注入骨髓干细胞,促使股骨头坏死病灶的血管再生。手术还植入了大量具有成骨修复潜能的干细胞,促进股骨头缺血坏死病灶的修复。术后一个月,坏死骨组织成活,张先生痊愈出院。

   据一附院骨科中心主任曹力介绍,最新的调查表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任何年龄均可患病,而有过激素应用史、髋部外伤史、酗酒史、相关疾病史者发病的几率明显增多。该病防治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患者一旦诊断出病情,应及早治疗。

   曹力主任说,“此项手术的成功实施,在解除患者病痛的同时,填补了新疆相关医疗领域的空白,新疆在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治疗方面走到了全国前列。”

   截至今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又成功实施两例该手术。

 

新疆首位国际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载誉荣归

   中广网乌鲁木齐7月19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当从事护理工作42年的护理专家聂淑娟步出候机厅时,乌鲁木齐机场沸腾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亲切的问候,这位新疆首位国际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受到了当地卫生部门和其所在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护人员的热烈欢迎。

 

 

护理专家聂淑娟(左二)受到热烈的欢迎

   7月17日,第41届南丁格尔奖颁奖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胡锦涛亲手将国际医学护理界的最高荣誉——南丁格尔奖章颁发到了聂淑娟手中。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聂淑娟激动地说:“是新疆这块土地培养了我,是一附院和新疆广大护理前辈和同事给了我这么广大的一个平台,我今天才能得到这样的荣誉,我觉得这个奖章是属于新疆3万多名护理人员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王小燕说,聂淑娟是我们新疆护理人员的一个缩影,今天我们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弘扬南丁格尔精神,弘扬聂淑娟为护理事业献身的精神和从事护理工作的勇气。

第一届西部长城心脏病学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

   中广网乌鲁木齐8月15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 为期3天的第一届西部长城心脏病学会议今天上午在乌鲁木齐召开。来自国内外著名学者与西部地区心血管学科专家将就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外周动脉疾病,肺循环异常及心血管影像学等课题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交流与研讨。

   本次心脏病学会议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介入培训中心、长城心脏病学会组委会主办,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

   大会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心脏中心主任胡大一教授说,此次会议在新疆举行,我们就要在新疆搭建起供临床及研究人员学术交流的平台,好好宣传心血管病预防的知识,共同探索心血管疾病诊治的有效方法,为新疆医学发展、人民健康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库热西·买合苏提等自治区领导及国内外心血管学科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并为会议揭牌。

 

上海白玉兰远程医学管理中心新医大分中心成立 

   中广网乌鲁木齐8月17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 上海白玉兰远程医学管理中心新医大分中心今天在乌鲁木齐成立,从今以后,新疆的患者不用出疆,就能接受上海多位著名医疗专家的会诊了。

   远程医疗,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利用远程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向全国各地甚至全球的病人、医生、医疗单位等提供医疗服务。上海白玉兰远程医学管理中心自2005年挂牌成立以来,已在云南、福建、安徽、四川贵州等地建立了远程医学接收站点500多个,会诊点200多个,实现远程会诊、远程培训和远程学术交流等多种医学交流合作。

   揭牌仪式后,新医大一附院专家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新疆独山子石化医院的专家分别就肝脏巨大肿瘤的治疗、影像学病历等进行了现场会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温浩表示,我国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新疆地处西北,同内地沿海地区的差距还比较大,经新疆卫生厅批准,白玉兰远程医学管理中心新医大分中心在乌鲁木齐成立,不仅仅缩小了新疆与内地医疗水平的差距,更获得了大量的国内优秀医学资源。

   “远程医疗会诊的实现,让新疆老百姓看病可以少花钱。”温浩院长为记者算了一笔帐,如果病人邀请专家来疆会诊或者到内地去治疗,至少要花费万元以上,新医大分中心启用后,上海著名专家可通过卫星、宽带连接等技术实现远程会诊,这样只需要花费2000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有效缓解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据了解,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与上海大医院实现网络对接后,将与新疆各地州相关单位积极进行对接,使远程医学管理的辐射面逐渐覆盖全疆。将来可对新疆地州医院进行资源共享与技术扶持,甚至使地州患者在当地就可进行疑难病的诊治。

 

新疆患者可获四川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

   中广网乌鲁木齐8月17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 17日下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缔结为友好协作医院,这意味着新疆的患者今后也可以享用华西医院的医疗资源,在新疆接受内地患者能够享受到的医疗、护理服务。

   据悉,两所医院将本着优势互补的原则,在医疗、护理方面开展交流与协作,尤其将在新疆地方病等优势资源方面,进行共同研究。

   新医大一附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医院将在医院管理方面引进华西医院先进办院理念和方法,并愿意作为华西医院在新疆医院管理和医学技术引进和推广应用的基地,致力于临床教学与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的交流,共同探索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医院发展的新领域。

新疆新源县18岁少年割肝救父

 

   中广网乌鲁木齐11月2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10月23日,一对父子被同时推进手术室,14个小时之后,新疆第三例活体肝移植手术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施成功。11月2日,记者在医院见到了迄今为止全国年龄最小的为父亲捐肝的孩子,温智渊。“其实当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我一定要救爸爸”温智渊平静地说。

   温自学今年43岁,12年前诊断患有乙肝。2003年,温自学开始出现腹胀,并逐步发展到全身浮肿,到河南、河北等地医院求医有所好转,但一直未能治愈。从2006年起,温自学因为肝硬化病情加重,先后出现6次肝昏迷。今年7月,他住进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中心。医生建议他通过移植肝脏来治疗,在等待供体的过程中,他的病情恶化。眼见丈夫病情日益严重,温自学的妻子高丽准备捐肝脏,但却不符合条件。为救父亲,18岁的温智渊决定为父亲提供肝脏,但是却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

   “我带他来到这个世上,不是让他来受这份罪救我的命的。”在得知儿子要给自己捐肝,温自学十分生气,甚至拒绝了吃药和打针,妻子、儿子、专家、医护人员轮番为温自学做思想工作,列举了许多亲属间肝移植手术成功的案例,一周后,在众人的努力下,温自学终于同意了儿子为他捐献肝脏。

   温自学的主治医生张金辉说,10月23日的手术很成功,从温智渊的身体上取下了近60%的肝脏,净重约500克,留下的创伤较大,但从父子俩目前恢复情况看,今后不会有太大影响。目前,温智渊已可以出院,他的父亲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两周后,温自学就可以出院,出院后只需服用抗排斥反应的药物。

   据了解,迄今为止,供肝缺乏仍然是影响临床肝移植发展的世界性难题,亲人间的活体肝移植手术具有成本相对低、配型成功率高等优点,但手术难度较高,目前新疆已实施了3例活体肝移植手术,温智渊和他父亲进行的手术是第三例。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医疗工作会议闭幕

   中广网乌鲁木齐12月1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 为期两天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医疗工作会议今日闭幕。会议围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等内容,就医嘱书写规范、医患沟通制度、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防范应急处理预案、患者授权委托书等进行详细讨论,讨论修改稿待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将在明年一月起陆续出台。

   据了解,此类以医疗工作为专题内容的大型工作会议的召开在新疆各医疗机构中尚属首次。

 

何秉贤教授荣获第六届“黄宛心电学奖”

   中广网乌鲁木齐12月4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 记者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获悉,此前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心电学大会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何秉贤荣获第六届“黄宛心电学奖”,成为新疆迄今为止首位获此殊荣的专家。

   何秉贤,男,汉族,1931年出生于浙江,1949年在上海参加解放军,1955年大学毕业,分配来新疆医科大学工作至今,是新疆心内科的创始人、带头人,一附院名医。现为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心血管病专科医院教授委员会主任,主任医师、博士与博士后导师。享受国务院和新疆优秀专家津贴。曾获全国首届医学科学大会和新疆首届科学大会先进个人奖以及新疆多项科技成果奖,还曾应邀到英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新加坡等国讲学。

   何秉贤热爱新疆,不仅医技精湛,为人正直,还敢于秉公直言,为新疆的繁荣和民族团结作了许多努力。

   新疆医科大学有关负责人介绍,“黄宛心电学奖”是对何秉贤教授心电学学术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新疆医学界的荣耀。持续发展的心电图技术为人类的生命与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临床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最重要的常规检查技术之一,相信今后一定会有更多的心脏病患者因此受益。

   “黄宛心电学奖”是由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设置,经全国心电学会委员无记名投票确定,是我国心电学领域的最高奖项。此奖每年在全国只选一名,何秉贤教授今年获全票而当选。在此之前何秉贤教授还曾荣获心电学杰出成就奖和终身成就奖。

 

在奉献中追求卓越
——记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 何秉贤

   中广网乌鲁木齐12月4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 “我为中国的心电学事业奋斗和贡献了一生,但所获取的成绩却十分有限,今天,党和国家及我的同仁们给了我如此高的评价和鼓励,使我十分感动和惭愧”。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导师评委、国家卫生部心血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新疆医学会副会长、心血管分会和老年病分会主委,第六届“黄宛心电学奖”获得者何秉贤在颁奖典礼上如是说。承载着至高的荣誉与头衔,何秉贤淡然一笑“党和人民培养了我,我就应该努力工作,然而,我做得却远远不够。”

 

   “新疆是祖国的一部分,新疆不应该落后。”

   1955年,兰州医学院毕业生分配表志愿栏里,何秉贤只写了两句话:服从组织分配,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同年7月,他同其他10名校友踏上了去新疆的征途。何秉贤被分配到新疆医学院内科的那年,新疆医学院成立,一切从零开始。没有上级老师指导,资料也匮乏,他就拖亲戚、朋友从内地寄资料,一点一点摸索。

   何秉贤认为,一个地区由于历史等多种原因可能暂时落后,但不能甘于落后,要敢于变落后为先进。在新疆就要结合新疆的实际,研究新疆的问题,解决新疆的问题,不能眼高手低,怨天尤人。早在五、六十年代,他就根据新疆各民族饮食文化、生活习惯的差异,在广大的农牧地区进行有关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其研究成果引起全国同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为各少数民族防治高血压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为医学院提高医疗教学质量、确定科研方向起到重要作用。

   新疆是多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惯及心血管病的多发有密切关系。为弄清心血管病在新疆的发病情况,何秉贤走遍了天山南北,深入农村牧区、工矿、机关、学校进行心血管病普查,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资料中新疆和田地区多长寿老人这一情况引起了何秉贤的注意,他积极走访并首次发起对和田长寿老人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何秉贤发现食杂粮、坚果多的老人动脉粥样硬化明显减少,饮食习惯对于老人们的长寿起着关键作用。何秉贤的发现掀起了饮食革命,1986年由他撰写的《新疆人民生活习惯与心血管病关系》一文,引起世界各国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不仅将他的论文收入汇编,世界卫生组织还以此文为素材来新疆拍摄了一部科技电影,在世界各国播放,使世界进一步了解新疆。之后,何秉贤与国际专家学者在新疆广大农村牧区进行科研实地调查中多次合作,有利地促进了我国和新疆对心血管病的防止水平。

   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何秉贤在新疆首先开展了心血管内科的现代诊疗技术,第一个开展心导管检查和安装心脏人工起搏器,第一个开展心电向量图的科研,即使在文革受到高压的情况下,他也没有放弃钻研业务。1978年粉碎“四人帮”后不久,由何秉贤主编的我国第一部《临床心电向量图学》问世,反响极大,看到同行们投来的惊异目光,何秉贤知道这些年的光阴没有白费。

 

   走自己的路

   随着心电向量图的临床使用,何秉贤的诊断技术不断提高,然而他并没有满足现有的成绩,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学习国内外的先进技术,不断创新路。

   一次,何秉贤在翻阅外文资料中,看到美国的一位医学专家在心血管病中又提到一种新的病例——“左后分支传导阻滞”。这位专家认为这种病罕见,诊断比较困难,对这类病的鉴别方法也说得含糊其辞。和他一起工作的同事听说他想攻“左后分支传导阻滞”,都摇头说:“这是外国权威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咱们才开始上路,能解决得了吗?”当时,在何秉贤他们所做的三千多例向量图中,还没有发现这类病,更谈不上诊断和鉴别。是走外国没有走过的道路,还是被外国“权威”的结论所吓倒?何秉贤内心激烈地争斗着。仔细分析后何秉贤认为,这种罕见的病虽然我们还没有发现,但并不等于不存在,而是我们还没有认识它、掌握它。他下定决心在前一段工作的基础上,向新的领域进军。

   为了熟悉国外在“左后分支传导阻滞”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可以参考的线索,何秉贤
阅读了上百篇外文资料,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在实践中精心观察,分析“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和其他有关病例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找出它们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经过反复摸索终于逐步掌握了这种病的特殊规律。根据这一规律,何秉贤把原来所做的心电向量图重新复查了一遍,在三千多份资料中,找出患有“左后分支传导阻滞”疾病的有24例,在此基础上,他们拟定出简明的诊断和鉴别方法,在理论上对“左后分支传导阻滞”病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填补了国内临床心电向量图学的一些学术空白。

   20世纪90年代,何秉贤顶着压力,指出当时国内外盛行应用体表心电图测量QT来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这项诊断方法的错误,几番辩论之后,陆续得到国内外学者的赞同,如今,这一错误概念已被基本扭转。“我一直十分重视来自国外的信息,但又不盲目地迷信国外,我尊敬权威,但又不盲目崇拜。能够扭转这一概念,使年轻人能在这一领域少走弯路,我觉得很有意义。”何秉贤欣慰地说。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多年来,何秉贤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在几十年中,他教过的大学生数以千计分布在天山南北。有的成为各地基层医疗骨干、有的已成为专家教授。

   作为一名生活在边疆地区高年资的医生,他深知培养少数民族青年医生的重要性。作为新疆自己培养起来的第一批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一员,现任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教授肉孜·阿吉,就得到过何秉贤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培养。何秉贤总是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给予肉孜·阿吉很多指导和关怀,在当时,出国学习的机会对医生十分珍贵,访问日本时,何秉贤主动邀请肉孜·阿吉同去,为他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创造条件。肉孜·阿吉也确实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在后来的互帮互学过程中他们成为人所共知的知心朋友,并作为新疆民族团结“一对红”受到嘉奖。如今,由何秉贤直接培养的少数民族医学硕士和博士已遍布国内外,并都取得了很好的业绩。现在,只要有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他仍会主动邀请一些民族医生同去。

   为祖国人民服务——何秉贤多年来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一宗旨。如今他已成名医,成为医学技术权威,还是以一个普通医务工作者的身份出门诊、查房、外出会诊,为更多的人民群众看病。他说:“名医是给我最大的责任感,它要求同时还要为青年一代树立榜样,让我们医院在国内外更有声誉。”

 

新疆贫困少数民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获免费救治

   中广网乌鲁木齐12月17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作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资助新疆“小儿先天性心脏病”项目所救助的第一个患儿,来自沙雅县的木尼尔丁和从前判若两人。五天前他被家人紧急送进了医院,五天后,接受心脏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木尼尔丁就迫不及待地想要下床走走。

   据宋庆龄(新疆)妇女儿童医院办公室主任朱启英说,像木尼尔丁这样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新疆约有15万,其中每年有条件接受诊治的不足2000例,大部分儿童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得到及时医治,导致发育障碍、残疾、弱智甚至夭折。

   新医大一附院心脏中心心脏外科主任木拉提·阿不都热合曼说,小儿先天性心病是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治疗后的孩子能和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学习。为了能帮助这些孩子健康成长,木拉提·阿不都热合曼从去年10月起就开始在全疆范围内筛查4-14岁符合条件能够接受手术的贫困患儿。目前,已经有80余名患儿在他那里备案。

   据了解,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资助新疆“小儿先天性心脏病”项目首批计划救助10名患儿。目前,宋庆龄(新疆)妇女儿童医院的第一笔4.5万元救助资金除了救助木尼尔丁外,近期内还将筛选一名哈萨克族、一名克尔克孜族患儿接受手术。

 

一附院被授予“医院人文管理荣誉奖”称号

 

   中广网乌鲁木齐12月17日消息 (通讯员蒋冬梅) 由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组织发起的第三届走向人文管理高层论坛暨人文医学荣誉奖、医院人文管理荣誉奖颁奖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经层层选拔、审定,我院被授予“医院人文管理荣誉奖”称号,影像中心主任刘文亚、急救中心总护士长郭淑英被授予“人文医学荣誉奖”称号。医院宣传部门和获奖本人参加了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学术厅举行的颁奖大会,并聆听了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及其他获奖的同志关于人文医学和人文管理经验的精彩介绍和学术报告。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祁国明在颁奖大会上说,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组织开展此次人文医学荣誉奖、医院人文管理荣誉奖的表彰工作,目的就是要在广大医院管理者、医务人员中进一步弘扬人文精神,推动医院的人文管理,提升医疗卫生队伍的人文素质,使医院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他强调,医院走向人文管理,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推动医疗卫生机构深入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医务人员队伍的需要,更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

   随后,北京儿童医院著名的小儿外科专家张金哲教授与大家一同分享了他从医60年的体会,大家聆听了张教授《医务职业精神培养》的精彩学术演讲。

   张教授在论坛中讲到,医疗行业是为人的生命和健康服务的,医务人员的工作是崇高的。他们要胜任自己的工作,除了要有完备的医学知识和精湛的技术水平外,还必须具备丰富的人文修养。倡导人文医学不仅仅要求临床医务人员掌握与病人沟通的技巧,而且还需要能理解与之相对应的病人的文化与语言,更应该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倡导人文管理,强调尊重职工、关爱职工,为职工构建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能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平台,通过各种方式营造医院里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和愉快舒畅的环境氛围。当医生和护士得到医院的真诚关爱,就会更好地去关爱体贴病人,这是一条永恒的公式。

   通过参加这次走向人文管理高层论坛,深感人文医学和人文管理知识在医疗卫生行业中的重要性,我院决心将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委托,自觉恪守医务工作者崇高的职业使命,为人文医学事业的建设和普及而继续努力。

 

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疆分中心挂牌

 

   中广网乌鲁木齐12月25日消息 (记者李小倩、杨欢子)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疆分中心25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挂牌。这是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全国设立的首家分中心。

   什么是生物芯片呢?简单说,生物芯片就是在一块玻片、硅片、尼龙膜等材料上放上生物样品,然后由一种仪器收集信号,用计算机分析数据结果。据专家介绍,芯片的概念取之于集成的概念,如电子芯片的意思就是把大的东西变成小的东西,集成在一起。“生物芯片也是集成,不过是生物材料的集成。”在目前常用的生物检测中,一般的容器都是试管,如同我们在化学实验室中所见,而生物芯片把这些试验缩小,浓缩到一张小小的模板上。

   像实验室检测一样,在生物芯片上检查血糖、蛋白、酶活性等,是基于同样的生物反应原理。“芯片只是一个载体。做什么东西、检测什么,还是靠生物学家来完成。所以生物芯片就是一个载体平台。”据介绍,生物芯片在国防、食品检测、药物研发等领域被广泛运用,最常见的生物芯片有基因芯片等。它具有检测速度快、信息存储量大等特点,对于传染性、遗传性疾病等疾病的检测与诊断,生物芯片检测较常规检测更科学、更准确。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温浩说,新疆分中心将结合生物芯片的研究进一步推广结核耐药、自身抗体生物芯片等较成熟的技术,同时新疆分中心还将就遗传性耳聋检测等技术进行生物芯片的研发。

6个半月大女婴被弃一附院 医院空运器械免费救治女婴

   中广网乌鲁木齐12月28日消息 (记者杨欢子) 11月23日,一名6个半月大的婴儿被家人遗弃在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新生儿科门口,经眼科医师会诊,患儿属于先天性青光眼,如果不尽早手术,视力难保。为此,新疆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特地从香港空运来手术器械,12月27日免费为患儿实施了“左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据发现这名弃婴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保卫科的马超说,11月23日21时15分左右,他和同事巡夜至新生儿科楼梯通道时,发现在地上放着一名衣着整齐、被褥包裹着的婴儿,身边有一张写着出生日期和姓名的字条,随后他们将这名弃婴送至医院新生儿科。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仔细地检查后,发现这名弃婴约6个半月大小,患有原发性先天性婴幼儿青光眼,是3万个新生儿中才有一例的罕见病例。

   弃婴的左眼曾做过一次失败的手术,如不尽快进行手术,双眼将失明,而且第一次手术留下的疤痕已经占据了最佳手术位置,这给手术增加了不少难度。据一附院眼科主任医师、青光眼专家具尔提·哈地尔介绍,手术目前来看比较成功,2、3个月后,医院眼科会为患儿再进行一次详细检查,若恢复情况良好,她的左眼视力预计能恢复到0.3左右的有用视力,孩子今后将能进行正常的生活,不会影响看书学习。

   据了解,待患儿左眼恢复之后,医院将根据情况为其治疗右眼。在身体恢复后,她将被送到乌鲁木齐市儿童福利院。

 

      

责编:cnr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我要纠错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