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且末:“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依托“红色产业”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2018-04-02 13:2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且末4月2日电(记者:加乘 通讯员:陈雪茹)人勤春来早,红枣修剪忙。阳春三月,正是红枣树修剪、管护和施肥最佳时期,为提高且末县红枣种植户枣树修剪管理技术,提高有机红枣果品的质量,确保今年有机红枣丰产丰收,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连日来,州、县各“访惠聚”驻村干部,纷纷深入各包联乡村农户家中的田间地头,开展红枣树技能修剪、管护培训,帮助村里的困难群众修剪红枣树和施农家肥,受到各族群众点赞。

  4月1日,记者在该县托格拉克勒克乡托格拉克勒克村看到,包联该村的巴州林业局驻该村 “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正在组织村里的村民到红枣种植户图尔逊·吐尔迪家的红枣地里开展红枣修剪、大树移植、管护技能培训,并帮助村里的贫困群众修剪红枣树。

  培训现场,州林业局造林科科长、驻该村 “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邓成军结合当地枣树种植现状及产业前景,从理论上讲解枣树的修剪、病虫害防治及施肥方法等方面的知识,然后根据枣树的树龄、树体、大小等不同情况分别向现场的群众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现场示范。

  “现在州上工作队的干部把红枣种植、移植、修剪、管护的技术给我们送到了家门口,让我们在红枣地里一边听讲解,一边手把手教我们实地操作。通过学习,我进一步掌握了枣树的种植、修剪、管理的技术,相信我今年有机红枣收成一定会比去年好。”该村村民图尔逊·吐尔迪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说。

  图尔逊·吐尔地是村里首个拥护该县县委、县人民政府进行大树移植,中间铲除种的典范,他家有8亩红枣地,以前他家每亩红枣地的产量只有200公斤,2017年他按照州林业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给他提供的发展有机红枣园的技术方案,每亩红枣地的产量达到300多公斤,按照有机红枣每公斤12.5元的价格,去年他的8亩红枣收入达到了3.5万元以上。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村里的群众能够按照该县“大漠绿洲,生态枣园”的标准要求去建园,帮助村民发展有机红枣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州林业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今年2月初入驻该村以来,分两个层面,对村里的普通群众按照分地块、分层次、分树种,分别进行了培训。同时,对村里家庭有困难的群众,工作队还成立了专门的合作社,由合作社和困难群众及亲属签订代管协议,为每户农户分别建立代管档案,由专业合作社人员为签署代管协议的群众进行枣树修剪、浇水、施肥、花期管理、病虫害防治,枣果采收,销售等工作,且所有投入由工作队先出资,年底再结算,并全程接受红枣地主人亲属的全程监督和村委会的监督,及全体村民的监督,按季度进行公示,其中的管理费用,公示期结束后,年底将枣果销售完,把枣果卖的钱减去投入成本,剩余的钱全部返还给困难家庭的亲属,以解除代管群众的后顾之忧。

  除此之外,工作队着力做的另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帮助村里的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工作队对村里的 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了大树移植,把村里的集体地按照县委“一枣二蒜三畜四特色” 发展产业的要求进行有效整合,对大树移植的地块,工作队给村里的12户贫困户和7户相对贫困的家庭,发放股权证,将收益分配给他们,按照每户实际情况进行分配,前期土地整理、使用有机肥、油渣、树木的种植、嫁接,所有费用由州林业局投资,以确保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我们去年6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已达到‘两不愁、三保障’人均3300元的收入,还有新增的6户我们今年必须也脱贫。有我们强大的后盾单位巴州林业局的大力支持,我们一定能够圆满完成这个任务。去年我们按照现在且末县提出的5X2株行距的要求种植标准,对中间新植的树套种了三亩大蒜,非常成功,今年,我们在80多亩的集体地里继续推广,以此做为示范园引导村里的老百姓做为示范,这个示范,也得到到州、县各级领导的支持和肯定。”巴州林业局造林科科长、驻该村 “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邓成军说。

  据了解,为发挥好后盾单位的作用,州林业局的积极发挥部门行业优势,从2月初按照州委、县委“两个全覆盖”的要求,该局全部干部深入到托格拉克勒克乡,重点围绕托格拉克勒克村,开展了10余场次红枣冬季的修剪,大树移植,移植技术规程,花期管理、病虫害防治、施肥、浇水等红枣种植管护系列培训。后期,工作队还计划按照该县县委“一枣二蒜三畜四特色”的发展战略要求,继续深入做好有机红枣产业的发展,及外销平台建设,以此带动村村民增收致富,打赢脱贫攻坚。

编辑: 加乘

且末:“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依托“红色产业”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