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昆仑山里的夫妻医院:偏远,繁华都是雕琢

2017-05-18 11:11:00来源:天山网
   引言:5月10日,初夏的昆仑山木纳冬峰。

  远山上,洁白的雪点缀着水墨色的山峰,悠远而宁静。

  远山下,几个洁白的身影让草场喧闹起来,在海拔3200米的兵团十四师一牧场一连产羔草场上,一场义诊在草场中间露天的水泥地上举行。

  兵团十四师一牧场医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常洪波趴在一张木板床上,一边接过妻子程建梅填写过血压和身高的体检单,一边问诊。

  3年前,常洪波和程建梅夫妻俩作为援建医生,从北疆的兵团第六师105团医院来到南疆的兵团十四师一牧场医院。如今,通过他们的努力,将这家八年没接待过住院病人,年接诊量不足2000人次的医院,变成了现在的日均住院病人20人,刚刚过去的4月,医院单月接诊量就达到了1021人次,相当于他们刚来时这家医院半年的接诊量。

  “无论身处繁华或者偏远,我都不想虚度,就想做一点事情,找到存在感,也实现一个医生的价值。”常洪波说。

  5月10日,兵团十四师一牧场一连产羔草场上,十四师一牧场医院院长常洪波带领医护人员在草场中间的露天水泥地上开展一场义诊。

  天山网讯(首席记者王晶晶摄影报道)沙尘终究没有放过这位于昆仑山腹地的牧场,黄土遮天蔽日而来,远处原本清晰的雪山瞬间模糊起来。

  沙尘过后,裹着泥沙的雨点落下来,泥点打在白大褂和体检单上,常洪波加快了问诊的进度,他用简单的维吾尔语和牧工们交流着。

  在这个距离和田市210公里,地处高海拔极寒地区,以少数民族职工为主的团场里,经过三年的相处,常洪波夫妻俩学会用维吾尔语问诊,也成了守护两千多名一牧场职工健康的卫士。“不管啥时候,只要不舒服,就去医院找常院长和程医生。”牧工们说。

  雪山下的义诊

  被牧工围在中间,要不是常洪波身上的白大褂,很难将他和牧工们区分开来。和牧工们一样黝黑的皮肤,是高原的馈赠,而清瘦的身躯,见证着他每一个忙碌的清晨和深夜。

  “下土了,赶快把这几个人看完,你就进帐篷帮忙做B超,雨再下大,我就搬到地窝子里问诊。”常洪波对着旁边正在给牧工量血压的妻子程建梅说。

  每个季度,他们都会进入牧区义诊,一牧场所辖的四个连队,每个连队一次,三年来,他们义诊三十多次。

  55岁的布威海力其汗·艾莎今年是第二次见到常洪波,年初,她忙着照顾家里的700只羊,腰疼的直不起来也没空下山看病。

  医院来山上义诊时,通过做腹部B超,检查出她患有较为严重的胆囊炎和结石。“我们找常院长看病,他是能吃药就不让我们打针,能打针就不让我住院,这次检查完,他说让去和田看病,我知道肯定很严重,赶快到和田做了手术,现在我彻底好了,这次找他给我复查一下。”布威海力其汗·艾莎说。

  这次从四面八方赶来的50多位一连牧工中,最远的走了50公里。给大家检查完身体,已经过了午饭的时间,常洪波和妻子招呼着一同来的三位护士,去不远处的地窝子里吃饭。

  午饭过后,他们又坐上了救护车,穿过沙尘,翻山越岭的赶往下一个义诊点,那里还有30多位牧工等着他们的到来。

  义诊现场。

  夫妻医院里的光荣与梦想

  “院长和程医生都去山上义诊了,等下午晚点再来找他们。”山下,一牧场医院的门诊大厅里,护士长萨妮罕·奥布力艾散说。

  一牧场医院现在有17人,其中执业医师只有常院长夫妇两人,检验士1人,护士7人(3人转岗),连队卫生员2人,新引进大学生2人,负责公共卫生、财务、计划生育工作各一人。

  因为只有常洪波和程建梅两个医生可以看病,私底下,牧工们都叫这间医院为“夫妻医院”。三年来,两个人已经习惯了轮换着值24小时班的生活,常洪波住在院长办公室,程建梅住在医生值班室,而500米外,他们在牧场的家里,床上的铺盖是卷起来的。“我们回家就是吃个饭,其他时间都在医院待着,家里的铺盖就卷起来了,怕落灰。”程建梅说。

  牧工们白天忙,经常下班时间来看病。“他们俩刚回家做好饭准备吃,就有病人来了,我想让那些不着急的病人明天再来,可是常院长专门交代,啥时候来病人啥时候给他打电话,绝不能怠慢病人。”护士长萨妮罕·奥布力艾散说。

  “我的命,是常院长和程医生给的。”十四师一牧场三连牧工排孜来提罕说。

  今年1月16日,排孜来提罕突发心脏病昏迷被送到医院,常院长在外地出差,程医生带着护士一边抢救她,一边坐着救护车送她去和田医院转诊,路上不停打电话和常院长沟通病人的病情,由于抢救及时,排孜来提罕捡回了一条命。

  “病人得救了,可是救护车上的紫光灯却把程医生和我的眼睛弄伤了。半夜我们从和田赶回来,眼睛就开始肿,第二天,程医生让我在家休息,因为常院长在外面学习,她只能坚持上班,眼睛肿成一条缝了,滴点眼药水,继续给病人看病。”护士长萨妮罕·奥布力艾散说。

  “我不是牧场的职工,可是我宁愿多跑几公里路也要来‘夫妻医院’看病,我们都羡慕一牧场的人,因为常院长和程医生对病人温柔得很。”策勒县奴尔乡尤喀克阿其玛村村民布威海丽且·图尔迪说。三年前,一牧场的人大多去奴尔乡的医院看病,如今,奴尔乡的村民会专程到一牧场医院来看病。“啥时候见他们,说话都轻轻的,病情也是实话实说不唬人,自费我们也愿意到这看病。”她说。

  通过常洪波夫妻俩的经营,一牧场医院成了远近闻名的好口碑医院。牧场周边驻村工作队的人、外来的施工人员,都慕名到“夫妻医院”看病。

  “在常院长这,花个一百多块钱一般的病都能给解决了,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我们工地上的人都知道,有病就找常院长。”在一牧场附近施工的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奴尔水利枢纽建管局工作人员冯强说。

  义诊前的准备工作。

  在病人的认可中找到初心

  采访中,记者寻遍了一牧场医院的办公室,却没有发现一面锦旗。而一筐鸡蛋,一碗热饺子,两包大枣,几把核桃,是常洪波和程建梅最常收到的感谢。

  来一牧场医院援建的三年里,除了第一年,夫妻两人回北疆的家里和家人团聚外,剩下的两年,常洪波都留守在医院里。“我们刚来那年,二女儿和儿子都在上高一,现在孩子都上大学了,高考最关键的时刻,是(孩子)爷爷奶奶在照顾。”程建梅说。

  还有两个月,常洪波夫妇为期三年的援建工作就到期了。是走还是留,成了夫妻俩最近最常探讨的问题。“从我的内心来讲,我不想留,我们双方的父母都已经七八十岁,该给他们尽孝了,孩子们再上两年学又该找工作成家,都需要我们在身边,这里实在太偏远了,父母和孩子哪一边都照顾不到,可是我对这里的人已经很有感情了,我也舍得不得他们。”程建梅说。

  常洪波说,最近一段时间,在牧场经历的事情像放电影一样在他脑子里面略过:2014年7月30日,从和田机场赶往一牧场的路上,在漫天的沙尘暴里,坐了两个小时的车还没到一牧场,妻子程建梅哭了;来这里的第一个星期,他们俩没吃上一口蔬菜,用榨菜就着稀饭凑合;来一牧场三个月后,原本健康的程建梅双肾结石,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忍痛在一牧场保守治疗;2016年,刚上高三的儿子因为阑尾炎到五家渠医院做手术,夫妻俩只能去一个人,等程建梅赶到医院的时候,儿子的手术都做完了……这些事情都让常洪波觉得,也许不该再犹豫,要回到家人身边。

  而另一边,通过夫妻俩和全院医护人员的努力,医院的药品多了,医疗条件得到改善,加上医保政策的调整,牧工们看病越来越方便,牧工们再也不用坐半天的车去和田治病了。麦麦塔伍拉·拜尔迪每次不舒服去住院,交五百块押金,出院的时候,直接从社保卡上划钱,押金全额退还;而患有急性心梗之类的急症病人,可以像牧场职工何世鑫一样,在第一时间得到抢救,为转诊到大医院接受手术和治疗打下基础。此外,伴随着夫妻俩每一次对病人们“多吃蔬菜,注意饮食”的叮嘱,牧工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而在全民免费体检时,“夫妻医院”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将牧工们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尽早识别出来,早发现早治疗。

  “当时选择来南疆,我39岁,很多亲戚朋友都说我太能折腾了,其实我不怕生活的改变,我只怕平庸,我也不怕偏僻,因为不管是繁华还是偏僻,只要你想干事情,在哪里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我和妻子,尽最大的努力,改变了一牧场的医疗状况,在病人们康复的笑容里,我找到了自己作为医生存在的价值。”常洪波说。

  是走是留,夫妻俩还在商量。只是他们悄悄加大了带新人的步伐,对新来的两位实习医生,加班加点进行培训,希望他们能够成长起来,留在这里,守卫大家的健康。

  程建梅说,在一牧场,她最喜欢两个地方,一个是场部东边的沉沙水库,心情不好或者想父母和孩子的时候,她就绕着水库走个三四圈,心里就敞亮了。另一个地方,就是刚进一牧场场部的那条路,路两边金色叶子的金叶榆格外耀眼,正如他们在这里度过的镶着金边的人生。

  55岁的布威海力其汗·艾莎今年第二次见到常洪波,身体不舒服就找常院长,是当地牧工们都知道的事。

  兵团十四师一牧场医院里,只有常洪波和程建梅两位医生,夫妻俩在一起查看病历。

  常洪波和程建梅正在查房。

  常洪波在整理他们每天都要用到的工具,听诊器、血压计和对讲机。

  牧工们出院时,都会专门和常洪波告别。

  忙碌了大半天,常洪波和程建梅还没有吃饭,经常来看病的牧工麦麦塔伍拉·拜尔迪给他们送来一份馄饨。

  常洪波和程建梅的家,在距离医院500米的小区里,夫妻俩平时住在医院,卧室里的铺盖都是卷起来的。

编辑: 加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