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无人机植保助力农民增收

2018-03-07 11:2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乌鲁木齐3月7日消息(记者蒋雪娇 哈密台记者李晓凤)在新疆,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将棉花种植业从沉重的人力成本中解放出来。自2016年创业至今,哈密女孩戎梦雅的无人机队从1架扩大至6架,团队增加至10人,共完成近15万亩棉田的植保作业,为哈密农业机械化进程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在给你们简单介绍一下,我们这个飞机有哪些的部件和构成。”在新疆龙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展厅,戎梦雅正带着植保无人机培训班的部分学员认识和了解植保无人机。从2018年初做无人机代理销售以及植保技术培训以来,戎梦雅和她的团队已经累计为哈密植保行业培训了30多名无人机飞手。

  2015年7月,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归国的戎梦雅,在准备就业时,陪父亲逛了一次农机展,各式各样的农业设备琳琅满目,植保无人机吸引了戎梦雅和父亲的目光。上世纪90年代末,戎梦雅的父母从河南来到新疆哈密,开荒务农20多年,种出4000多亩棉田。戎梦雅的记忆里,每到夏季,她家里都会变得格外热闹,棉田里的工人、拖拉机到处都是。大学留学期间,她曾接触过无人机,自从在农机展上看到了植保无人机,她开始在网上查找各种资料,了解到无人机的优势,戎梦雅愈发坚定了自己回家乡创业的想法。戎梦雅:“当时觉得,不管是在哪,都可以自己去创业,不管是在哪,都可以去工作,与其这样的话,还不如回到自己深爱的地方,和自己的家人能够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通过自己的学习,为自己的家乡和为自己的祖国出一份力。”

  戎梦雅和哥哥戎晶喆创业的决定并不被大家看好,不少亲戚朋友不能理解他们的想法。只有父亲戎鑫淼始终支持自己的儿女:“无人机是新兴行业,以后也是农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当时我就支持她。飞机刚买回来的时间,只有在自家地里面做实验,第一天打了是500亩地,打的效果非常好,如果是雇人工的话,一个人十亩地,得50个人,500亩地一天能打完,打完以后的效果非常明显,后来周边邻居都越来越多,看完以后说这个飞机可以,他们都争先恐后的要让我们去给他打药,两个孩子从国外回来,投入到哈密的农业建设,也算为哈密做一点贡献吧,我很自豪,很骄傲。”

  2016年初,戎梦雅去深圳进行无人机专业学习,5月,她和哥哥一起购买了第一架无人机,开始了无人机植保创业。两年的时间,戎梦雅俨然成了一个农业通,棉田每年至少要做6次植保,5、6月打药,预防蚜虫;7、8月打药,杀灭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到了9月至10月中上旬,则需要打脱叶剂,让棉花的叶片加速脱落,方便采棉机作业。每年哈密最热的时候,戎梦雅都泡在棉田里,和队员们一次次的研究无人机飞行速度、各种农药的混合比例。

  戎梦雅:“一直到17年年底,我们一共植保了,大概是十多万亩土地,一共服务了一百多位农户每年。”

  看着戎梦雅的无人机植保在自家地里的实验效果越来越好,这两年越来越多的邻居找上门来。马勇是哈密市伊州区大泉湾乡的一位棉农,去年在合作社的工作中,他第一次认识了留学回国的戎梦雅,也第一次接触到了无人机植保这个行业、亲眼见证了新技术的优势。今年,在戎梦雅的鼓励下,他也选择自己参加培训成为飞手,实现增收致富的梦想。

  马勇:“去年我们合作社买了一台大疆的植保无人机,我们打药效果也特别好,经过我们合作社了解,在这边戎梦雅也是留学回来,这边也是特别信任,以后就是我们打算在大泉湾这边多联系几家,买上几台无人机,对棉花的产量也好,对我们自己的效益也特别好。”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新兴技术被运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机械化模式的推广不仅进一步解放了劳动力,更为农民增收致富创造了更多机遇。戎梦雅说,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农村处处都是机遇,她的未来规划是把无人机推广到全疆。 戎梦雅:“经过了我们自己团队的两年植保作业经验,我们未来要做的就是把我们飞行培训更加完善,培训的一些内容就主要是针对于我们所有的农业知识,包括我们的病虫害防治,无人机的使用,后勤保养。我们希望通过我们一系列的非常系统的培训,能够让我们的农户农民了解到无人机的植保,并且通过无人机植保,增加他们的经济效益。我们希望借助无人机的这个工具,能够把我们的科技化农业,更深更远的去深入到我们的农田,更深入到我们的农户当中去,让农户更好地了解这些高科技的机械化运作,并且为他们,为农户的增产增收,出一份我们自己的力。”

编辑: 加乘

无人机植保助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