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皇族佩剑:浓缩时代精华的海昏侯墓藏剑

2017-11-07 10:50:00来源:光明网 

 作者:王金中

  佩剑,既是一种随身携带的短兵器,也是一种佩饰,在汉代具有不凡的地位。那时的帝王将相、文人侠客、商贾庶民,莫不以拥有一把佩剑为荣。刘贺当然也不例外,考古人员在海昏侯墓中发现了一批佩剑,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制作之精、种类之全,都是世所罕见的。这些佩剑浓缩着时代的精华,全方位地折射出汉代的礼仪服饰、兵家利器、金属铸造、玉器雕琢、漆器加工、丧葬文化的许多特点,是我们认识汉代社会百态的窗口,也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制剑精良:青铜铸剑与“百炼钢”锻剑

  在海昏侯刘贺大墓中,到底珍藏着多少把佩剑?对于一直关注着考古挖掘的人来说,这是一个盼望早日解开的迷团。早期报道称,在主棺板上方,出土了“3套金丝缠绕的玉具剑”;遗骸双侧有“2套金丝玉具剑”(图1)。后期的报道称,在西藏阁的武器库中还有“成捆出土的青铜剑”。最近,笔者从相关处了解到,清理后发现,这捆剑竟然有44把之多(图2)!这样算起来,海昏侯墓中珍藏的佩剑应该在49把以上。一座古墓中竟然出土这么多高等级的佩剑,这在我国的考古发掘中是不多见的。

皇族佩剑:浓缩时代精华的海昏侯墓藏剑

图1

皇族佩剑:浓缩时代精华的海昏侯墓藏剑

图2

  海昏侯墓出土的佩剑,大多是用青铜铸造的,虽然埋在地下已有2000多年,锈迹斑斑,但清理后依然寒光闪耀,笔者拿起其中一件用手小试剑锋,锐利无比。考古资料证明,铸造青铜剑始于商代,普遍应用于西周,到春秋战国达到高峰期,一直延续到秦汉时代。直到东汉以后,更加锋利的钢铁剑不断推广,又出现了铁制铠甲,青铜剑才逐渐退出战争舞台,结束了700多年鏖战沙场的历史。这就说明海昏侯墓出土的这批青铜剑,处于历史上的高峰期,其铸造技术总体上达到最高水平。

  中国古代的青铜剑大体是由剑身、剑柄和剑鞘组成,各部位均有特定的名称,剑身前端突出的尖称为“锋”,中间凸起的棱称为“脊”,脊两旁从棱至刃的斜坡部分称为“从”或“面”,从两边的刃部称为“锷”,脊与两从合称为“腊”。剑柄上圆形或扁形的剑把称为“茎”,柄周凸起部称为“箍”,剑把与剑身之间的相隔处称为“格”,又称“卫”、“镡(xín)”、“珥(ě,音耳)”,茎末端的圆形部分称为“首”。剑鞘顶端的玉饰称为“珌(bì,音毖)”或“摽(biāo,音彪),中间穿带的玉饰称为“璏(zhì,音滞)”(图3)。

皇族佩剑:浓缩时代精华的海昏侯墓藏剑

图3

  剑作为古代的短兵器,其身双刃,端尖为锋,既可横斩,又能直刺,还可用于投击,应用十分广泛。千百年来,古战场上近战格斗,几乎处处都有剑光闪烁,即所谓“刀光剑影”也。

  从青铜器铸造的角度看,由于剑是打仗用的利器,关系到战争胜负、国家安危,因此对质量要求非常高,既要锋利,又要坚硬,还要有一定的韧性。这里的关键是冶炼青铜时科学选择原料配方,需要在铜料中加入一定分量的锡,成为铜合金。锡的含量少了,青铜剑太软,无法砍杀;锡的含量多了,青铜剑太硬,容易折断。总结古代青铜器制造工艺的《考工记》中明确记载:“金(即铜)有六齐(剂):六分其金而锡居其一,谓之钟鼎之齐(剂);五分其金而锡居其一,谓之斧斤之齐(剂);四分其金而锡居其一,谓之戈戟之齐(剂);三分其金而锡居其一,谓之大刃之齐(剂);五分其金而锡居其二,谓之削杀矢之齐(剂);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剂)。”这是古人所掌握的六种配方,用来制作不同用途的青铜器。其中铸造青铜剑属于“大刃之齐(剂)”,要掌握好“三分其金而锡居其一”的配比。这样,就可以使青铜剑的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大大增强其使用的性能。

  历史记载,青铜剑的长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长。商周时期的青铜剑,剑长只有20至30厘米;到春秋战国之际,青铜剑的长度普遍达到50至60厘米;到战国晚期,青铜剑的长度在70厘米以上。特别是秦国的青铜剑更长一些,一般超过80厘米,最长的将近100厘米。荆轲刺秦王时,“图穷而匕首见”,用的是一种称为匕首的短剑,卷在地图中。而秦王佩带在身上的青铜剑,因为剑身太长,从剑鞘中一时拔不出来,只好“环柱而走”。侍卫见状大声喊:“王负剑!”意思是让秦王从背后抽剑。幸好秦王把青铜剑从后背拔出,斩杀了荆轲(见《史记·刺客列传》)。这就说明秦代的青铜剑确实很长,从剑鞘拔出来很不方便。相传汉高祖刘邦“提三尺剑,斩白蛇,遂有天下”。汉代的一尺相当于今天的23厘米左右,三尺大约70厘米,也比较长。而海昏侯墓出土的49把佩剑,据笔者目测,长度大都在80—100厘米左右,与历史上的记载是吻合的。

  在海昏侯墓中的这批佩剑中,有一小部分属于钢铁剑,笔者观察它们刚出土时锈蚀比较严重。从春秋晚期开始,我国的炼铁技术得到发展,出现了竖式炼铁炉。到了汉代,国家实行专营盐铁的政策,冶铁作坊技艺精进,使生铁得以大量生产,并运用于制造兵器。传说中的制剑大师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估计采用的是当时最先进的钢铁锻剑技术,而不是青铜铸剑技术。因为铸剑要快于锻剑,不需要用三年时间。而楚王并不知道这个科学道理,结果因嫌时间太长,残忍地杀掉了莫邪。刘贺墓中的这批钢铁剑的金属成分如何?目前还没有进行鉴定。但与之同时代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一把钢铁剑(图4),全长1米有余,经过有关专家进行金相检验,结果表明,这把剑是用块炼铁经过反复加热锻打制成的,其刃部经淬火处理,硬度极高,而脊部仍保持着较好的韧性,刚柔相济,砍、杀、刺得心应手。这表明汉代钢铁锻剑的制作工艺已相当高超。

皇族佩剑:浓缩时代精华的海昏侯墓藏剑

图4

  这种高超的制作工艺就是流行于西汉时期的“百炼钢”锻剑。据说锻造出来的钢铁剑,坚硬锋利,质地优良,在性能上全面超过青铜铸剑。不过,“百炼钢”并不是把钢铁原料放在炉子里反复冶炼上百次,而是指把块炼铁加热后反复折叠锻打。折叠锻打一次称为一湅(liàn,音炼)。湅字的本意是指把生丝煮熟,使之洁白柔软,这里借指通过加热锻打,把块炼铁中的一部分以碳为主的杂质去掉,而逐渐成为优质钢。所以,与其说是“百炼钢”锻剑,不如说是“百湅钢”锻剑。成语“百炼成钢”中的“炼”字,其准确的意思也是锻炼而不是冶炼。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百湅钢”锻剑也不能锻打一百湅,顶多三四十湅,因为锻打过度,脱碳过量,就失去了钢铁的硬度,进而丧失剑的基本功能。

 二、饰剑精妙:玉具剑与櫑具剑

  考察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佩剑,其形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剑型可以划分为中原式、吴越楚式、巴蜀式与滇式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其一,扁茎短剑、直柄直刃剑已极少见,而新型的扁茎长剑、脊茎剑、筒茎剑、柱茎剑则十分流行。

  其二,剑刃近锋处均作刃口内收弧曲的外形,形成所谓的束腰,增强了利剑直刺的功能。

  其三,剑身普遍加长,形制规整,附件齐全,装饰典雅,更加美观,并且出现了所谓的“玉具剑”。

  玉具剑亦称“玉头剑”,是在中原地区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在剑柄和剑鞘上装饰各种玉饰,称为“玉具”,为古代佩剑中装饰最为隆重、豪华、高贵的。海昏侯墓出土的佩剑,绝大部分都是玉具剑(图5)。

皇族佩剑:浓缩时代精华的海昏侯墓藏剑

图5

  一把完整的玉具剑一般由四件玉具组成,即玉剑首、玉剑格、玉剑璏、玉剑珌。不过,有些玉具剑上只有三件或两件玉具,但玉剑格与玉剑璏却是必不可少的。据考证,四件玉具俱全的青铜剑只有汉代才出现,成为那个时代的精华。

  其实,从作战武器的角度看,这些玉具并不能直接提高佩剑本身的格斗效能,只是一种高级豪华的“摆设”。那么,古人为什么要把贵重的玉具装饰在剑上呢?

  一是赋予剑以德。中国古代崇尚玉,原始社会是神玉文化,奴隶社会是礼玉文化,到了春秋战国,强调的是德玉文化。汉代尊孔崇儒,把玉提高到道德的高度,孔子的“君子比德于玉”,“玉有五德”深入人心。而把比于德的玉具镶嵌在象征武力、象征权威、象征统治的青铜剑上,无疑赋予了道德至上、德治天下的内涵。

  二是赋予剑以礼。玉石最早是用于制作礼器的,称为礼玉、宝石。古代的礼,是指社会秩序、社会规范、社会制度。“苍璧礼天”、“克己复礼”、“礼让为国”,都是对于礼的要求。使用的玉石质量不同,上面雕刻的纹饰不同,代表着拥有财富的不同,社会地位的不同,这也是一种礼。把作为礼天的玉具镶嵌在作为兵器的青铜剑上,不仅增加了利剑的贵重程度,而且意味着使用剑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礼仪规范,称为宝剑。

  三是赋予剑以温润。温润如肌肤,是上等玉石的特点。《诗经》中说:“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以玉喻人,则要求人们必须温、良、恭、俭、让,谦虚谨慎,和善处事,友好待人。把湿润的玉具镶嵌在尖锐锋利的青铜剑上,无形中赋予了利剑以柔克刚、刚柔并兼的优异品质。

  四是赋予剑以美观。以佩玉为美,是古人的共同审美观。普通的玉石经过加工后,无论是洁白无瑕,还是五彩缤纷;无论是素面无华,还是暗藏纹理;无论是浅浮雕、高浮雕,还是圆雕、透雕,都显得漂亮、华贵。把这种豪华典雅的玉具镶嵌在寒光闪闪的青铜剑上,顿生珠光宝气,美感倍增。

  在中国古代,金与石是一种最佳的绝配。成语“金玉满堂”、“金相玉质”、“金枝玉叶”、“金声玉振”、“金科玉律”、“金口玉言”等等,都是对这种绝配的赞美。而玉具剑则体现了我国古代的玉文化与剑文化最完美的结合,剑玉互佩,金石掩映,刚柔共济,相得益彰。这样,玉具剑除了防身之外,还具有礼仪佩饰的特殊功能,能够表明佩带者的身份、地位、权势、财富、仪表、品行等等。

  玉具剑从春秋战国兴起,至汉代达到极盛,以后逐渐衰落,隋唐以后难觅踪迹。在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览中,共展出玉具剑上的玉饰56件,其中玉剑璏20件(图6)、玉剑珌16件(图7)、玉剑首5件、玉剑格15件(图8)。据笔者了解,这只是出土的一部分。从中可以窥见到刘贺珍藏佩剑上的玉具,一是品相上乘,

皇族佩剑:浓缩时代精华的海昏侯墓藏剑

图6

皇族佩剑:浓缩时代精华的海昏侯墓藏剑

图7

皇族佩剑:浓缩时代精华的海昏侯墓藏剑

图8

  既有最高档次的和田玉,也有常见的地方玉,还有珍贵的玛瑙;二是雕刻精美,既有传统的浅浮雕纹饰,如卷云纹、谷粒纹、兽面纹,也有近似于圆雕的高浮雕作品,如狮面虎、子母虎,还有简单的几何纹;三是实用性强,即全部为佩剑上实际使用过的玉具。有些玉具特别是玉剑格上,留有十分明显的利刃砍杀过的痕迹,说明这批玉具剑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是经历过战争考验的。四是跨越三代,在这批玉具中,既有春秋晚期的,也有战国时期的;既有秦代的,也有汉代的,时间跨度长达四五百年,荟萃了春秋、战国、秦汉三个时代玉具剑的精华,创造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奇迹!

  当然,如果把出土的玉具全部搭配到剑上,可以判断,海昏侯墓中的49把佩剑,并不都是玉具剑,还有一部分是櫑(lěi,音垒)具剑。櫑具剑就是用木雕装饰的青铜剑,比玉具剑的档次和规格要低得多。《汉书·隽不疑传》说勃海文官隽不疑,当初求见直指绣衣使者暴胜之时,“冠进贤冠,带櫑具剑,佩环玦,褒(bǎo,音保)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晋灼在注释中说:“古长剑首以玉作井鹿盧形,上刻木作山形,如莲花初生未敷时。今大剑木首,其状似此。”由此可知,櫑具剑是由玉具剑的形制演化而来的,先有玉具剑,后有櫑具剑。只不过櫑具剑用的是普通的木料,没有玉具剑的造价高。

  三、用剑精绝:璏式佩剑法与佩剑文化

  在汉代的服饰中,深衣、短衣、褒衣、袚(bō,音剥)袍外面,都要系丝带和革带。丝带又称大带,其作用在于束腰,较宽;革带的作用在于把各种佩饰系在上面,较窄。西汉董仲舒在《春华秋露》中说:“剑之在左,青龙之象也。刀之在右,白虎之象也。”《说苑·反质篇》说:“左带玉具剑,右带环佩,左光照右,右光照左。”可见,佩剑一般是系在身体的左边,使用时左手握住剑鞘,右手拔剑;也可以用左手迅速地将佩剑绕到身后,右手从身后拔剑。秦王遇刺时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才把剑从鞘中抽出来的。

  说到汉代的佩剑,就不能不提到璏式佩剑法,也叫“贯璏佩剑法”。《说文解字》称:“璏,剑鼻玉也。从玉,彘声。”郭沫若先生说:“璏着于鞘,有类于鼻,孔复贯繸(suì,音遂),亦似穿牛鼻然,故谓之鼻也(图9)。”佩带玉具剑的时候,先用革带穿过璏孔,再将剑连同鞘一并系在腰间,革带两端用带钩勾住。秦始皇陵出土的一号铜车上佩长剑的御者,采用的就是璏式佩剑法(图10)。

皇族佩剑:浓缩时代精华的海昏侯墓藏剑

图9

皇族佩剑:浓缩时代精华的海昏侯墓藏剑

图10

  据著名历史学家孙机研究考证后认为,我国古代的璏式佩剑法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后期,为世界首创。而西方则是在公元前5世纪才出现单附耳佩剑法,以后又出现了双附耳佩剑法,即在剑鞘的脊背上,安装一个或两个类似耳朵的部件,用于系剑。唐代以后,璏式佩剑法从我国西传至伊朗和希腊、罗马,而附耳佩剑法又从伊朗东传至我国和日本。这在东西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一段值得称道的佳话。

  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我国古代的佩剑逐渐形成一种极其深厚的文化现象。围绕着佩剑产生了诸多礼仪,形成了不少理念,也演绎着许多故事。

  其一,以佩剑分尊卑。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代,佩剑在社会上是一种普遍现象。《后汉书·舆服志》说:“自天子以至百官,无不佩剑”,“公卿以下至县三百石长导从,置门下五吏,贼曹督曹功曹,无不佩剑”。但是,据《周礼》载,最初的佩剑也因身份等级不同,而长短轻重不一,即使士一阶层亦有三个等级:“身长五其茎长,重九锊(lüè,音略),谓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长四其茎长,重七锊,谓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长三其茎长,重五锊,谓之下制,下士服之。”可见,从剑的长度、重量和装饰上,就可以区分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为了表示至尊至贵,古代高级的佩剑上还有铭文。1965年在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的越王句践剑,全长55.6厘米,剑格上镶嵌蓝色玻璃和绿松石,锋刃锐利,出土时光亮如新,剑身遍饰菱形暗纹,衬出八个鸟篆体铭文:“越王鸠浅(句践)自乍用剑”。这件绮丽华美、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宝,充分显示了使用者的显赫身份。

  其二,以佩剑为朋友。古代的许多王侯、侠客,甚至文人、骚客都是剑不离身的,剑成为他们终生的朋友和伴侣。孔子无论是周游列国还是在家乡讲学,身上都是佩剑的。海昏侯墓出土的温明上,有一幅孔子的画像,他的左侧怀中系剑一把,还露出明显的剑格与剑柄。冯驩作为食客投奔孟尝君时,一贫如洗,但是却“犹有一剑耳”,而这把剑没有像样的剑鞘,只能用“蒯绳缠之”。他常弹其剑而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长铗归来乎,出无舆”,“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显然,剑成为他倾诉苦闷的朋友。孟尝君听说后,给了他鱼吃,给了他车坐。冯驩从此成了孟尝君最忠实的门徒。

  其三,以佩剑作礼物。古代的佩剑曾经作为国家的成人礼。《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始皇九年四月己酉,王冠带剑。”《说文解字》上也记有“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诸侯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加冠”是一种成人的礼仪,而把“带剑”与此相连,表示人只有步入成年才有资格使用佩剑。古代的佩剑还经常作为赏赐的礼物。汉宣帝甘露二年匈奴归顺,“单于正月朝天子于甘泉宫,汉宠以殊礼,位在诸侯王上,…… 赐以冠带衣裳,黄金玺戾绶,玉具剑,佩刀……”第二年单于再次入朝,“礼赐如初”,皇帝又送给他一套玉具剑(见《汉书·匈奴传》)。可见,玉具剑当时是国家最为贵重的礼物之一。

  其四,以佩剑享荣誉。汉初的开国功臣萧何,曾经被恩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意思就是上殿觐见皇帝时可以佩剑穿鞋,而且不必趋身碎步行走。这是皇帝赐予功臣们的最高荣誉。这项特殊的礼遇后来发展成权臣的专享待遇,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晚期。前面说到的隽不疑求见暴胜之时,“门下欲使解剑”,而隽不疑却说:“剑者君子武备,所以卫身,不可解,请退。”门吏赶快通告暴胜之,“胜之开阁延请”,“躧(xǐ,音徙)履起迎”,“登堂坐定”,畅谈“至昏夜”。后来暴胜之拜隽不疑为青州刺史(见《汉书·隽不疑传》)。

  海昏侯刘贺生前喜爱佩剑、使用佩剑、珍藏佩剑,为什么死后还要把这么多高等级的佩剑带入坟墓?这与汉代具有葬剑的传统密切相关。

  考古中发现,汉代时不仅在贵族大墓中,而且在中小型坟墓中也有铜剑、铁剑出土,当然其数量多少不一。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有的汉墓里根本找不到其他随葬物品,但却有一把剑放在死者身旁。这说明,佩剑是死者一生中唯一的、最重要的物品。1977年人们发现在第一代昌邑王、刘贺的父亲刘髆(bó,音薄)的墓葬中,有一把保存完好的玉具剑(图11,现入藏于山东省荷泽市巨野县博物馆),与刘贺墓中的玉具剑相仿。在海昏侯的墓园中,刘贺大墓的正北面是5号墓,开始怀疑是刘贺妻妾的墓室,但在棺椁中却意外发现一把玉具剑,由此而判定是刘贺之子的墓室。这说明,刘贺家族也有把剑作为随葬品习惯。

皇族佩剑:浓缩时代精华的海昏侯墓藏剑

图11

  按照汉代的墓葬习俗,墓中藏剑,显然具有镇妖、辟邪、驱鬼的作用。汉代人并不惧怕死亡,他们相信“方生方死,生死一体”的生命观,人死之后只要保存好魂魄,就可以顺利升天,到天堂里去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而魂魄最怕被妖魔鬼怪吃掉。墓中放置一把镇墓的佩剑,便能防止任何侵扰,确保魂魄的太平。

  当然,葬剑还有另外一层含义:由于佩剑在死者生前是其身份、地位、财富的象征,是一种尊严,入殓时带在身边,以便升天后在天堂中继续证明生前的这一切。

  2017年11月7日

  本文摘自王金中著《管窥汉代文明之光——海昏侯墓出土文物探析》

  本文参考资料:《史记》、《汉书》、《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孙机)》、《从历史中醒来(孙机)》、《中国古代发明》、《青铜十大冷门(李彦君)》、《马未都说收藏》、《考古2016·7》;《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展板说明、近期报刊有关新闻报道。

  图片来源:《五色炫曜》、《惊世大发现》展览、首都博物馆网站。

编辑: 罗成
关键词:

皇族佩剑:浓缩时代精华的海昏侯墓藏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