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北京地名普查:传承和发展“一个都不能少”

2018-12-12 11:29:00来源:光明网

  2017年,一条名为“葛宇路”的道路突然火了,这条路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是由一名普通中央美院研究生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北京无名道路。这条无名路先后被电子地图和路政工程纳入正规系统,一时引来网民热议。

  这次事件不仅引起了网民关于城市道路命名规范的讨论,将“道路命名”的话题拉回公众视野,还让更多人开始认识、了解地名普查的重要性。

  地名普查到底查什么?道路命名有何讲究?地名变迁折射了怎样的城市发展?近日,光明网就 “地名普查”话题采访了北京市规划国土委地名管理处副处长郭建。

  现状:城市建设对地名管理工作要求越来越高

  提起“普查”,多数人第一时间会想到“人口普查”,而对于地名普查,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个生疏的概念。其实,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早在1980年就已开始。

  第一次普查的对象包括了全国农村人民公社生产大队以上的行政区划和驻地名称,城市中的街巷名称,以及主要的山峰、河流、湖泊、岛屿等自然地理名称。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发展建设的进行,地名变化速度加快,第二次地名普查应势而生,其目的在于提高地名标准化水平,适应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巩固国防建设,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今年是北京市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的收官之年,收获颇丰。

  2017年,国内第一部地名规划的地方性标准《北京市地名编制标准》发布,为北京地名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融合打下了基础。同时,制订了《加强城市道路名称管理的意见》,切实将道路命名落到实处。据统计,自2017年至2018年上半年,北京市共采集地名信息条目730063条,调查历史地名11552条,审定跨界自然地理实体地名87条,地名读音用字审定19条,形成了3.86T规模的综合地名数据库。

  地名普查工作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高的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趋发展,国家行政区划的调整,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地名变动的数量和频度越来越大,地名标准化工作、地名标志设置工作成为摆在城市管理部门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郭建副处长在谈到地名普查工作的现状时说道,“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经济化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给地名管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发展:传承与创新“一个都不能少”

  “葛宇路”事件让“无名道路”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北京市规划国土委地名管理处结合“葛宇路”事件带来的全社会对地名问题的关注与拷问,为了让更多道路从“无名”到“有名”,进行了大量工作走访。

  郭建副处长在采访中介绍称,“我们正在从以前的‘依申请命名’全面转向管理部门‘主动命名’,由原来只命名‘规划道路’,到现在对社会存量的无名道路进行命名,这两个转换历时一年。”

  2017年8月,北京市开始开展无名道路清理整治工作,在之前的摸底排查中,未悬挂路牌、车辆可以通行、长度100米以上、有硬质铺装路面的无名道路都纳入了无名路的普查范围。目前,已完成对北京市1006条无名道路的命名工作,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它的历史不仅体现在故宫、长城、颐和园等宏伟建筑上,还渗透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中。那些独具特色的北京胡同名,带着城市的历史发展印记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普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也代表着老北京的市民文化。

  近些年随着城区改造,一些胡同逐渐消失,有些胡同名也不复存在。为了保护北京的地名历史文化,2017年9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提出,要保护老城原有棋盘式道路网骨架和街巷胡同格局,保护传统地名;保护1000余条现存胡同及胡同名称。

  如何在城市发展中守护好历史文化底蕴,成为扛在地名工作者肩上的重任。

  值得庆幸的是,2018年2月,伴随着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针对道路命名工作的进行,25条北京老胡同名称重新回到了大众视野,“南翔凤胡同”、“六枝胡同”、“果匣胡同”等一批蕴藏着市民文化、为老北京人熟知的胡同名,将继续传承北京历史,服务首都群众。

  为了让优秀地名文化得到传承,北京市规划国土委地名管理处从在社会上影响力最大的轨道交通站名入手,将老地名融入新交通线,使其得到了长久的留存和发展。

  其中,灵境胡同和金鱼胡同,成为了地铁四号线和八号线上两处亮丽的风景;金中都的景风门、通州古城的通运门两处历史地名的保留,为新发展的丽泽商务区和城市副中心增添了历史文化底蕴,特别是通运门的考古发现使车站的设计和瓮城遗址最终融为一体,为城市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创造了一个鲜活的例证。

  除了保护老地名之外,新地名的规划也是地名普查工作的重点之一。据郭建副处长介绍,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发展,副中心地名规划也同时启动。15平方公里行政办公区和配套生活区的地名规划在优先保护使用历史地名的前提下,创造性地使用了结合城市副中心地位和功能的新地名,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可定。

  如北京城市副中心正在建设的通州运河商务区,规划新名以“尊重历史、照顾习惯、体现规划、好找好记”为原则,因明清时期曾存放官盐而得名“盐滩路”、因曾是修建故宫木材的存放地而得名“北皇木厂北街”等新道路名称,既传承了通州运河文化特色、体现了乡愁,同时也进行了适度创新。在延续原有地名系统的同时,设计体现了功能区特点。

  未来:建立起更适合新时代的地名管理体系

  在谈到未来规划是,郭建副处长谈到,首先是要建立起适合新时代北京地名管理的体制、机制。对目前使用的《北京市地名管理办法》中,属于前一次地名普查成果的地方性法规进行修订,使其更适合当今的发展需求。

  其次,就是要完成北京标准地名图录典志的编纂工作,把地名普查的成果展现给全社会;再次,要把73万条地名普查成果融入信息社会的信息化之中,充分地为全社会利用,并实现高效更新;最后,要将地名规划工作覆盖城乡,使地名规划和彻底融入城市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监督之中。

  地名普查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适应新形势的地名管理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将陆续出台;注重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地名规划体系将覆盖城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地名图录典志等书籍将更好地展现北京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

编辑: 雷佳

北京地名普查:传承和发展“一个都不能少”

地名普查到底查什么?道路命名有何讲究?地名变迁折射了怎样的城市发展?近日,光明网就 “地名普查”话题采访了北京市规划国土委地名管理处副处长郭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