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忽视图书视觉表达,伤了谁?

2019-03-21 11:26:00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这本书封面就是书名和图片的叠加,看不到设计的含量。”“这几本书封面雷同,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没有特色。”“插图毫无美感,跟书中文字也不搭,还不如不配插图。”《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近日在对图书市场的走访中,听到了不少读者对图书封面和插图的“抱怨”。封面和插图,因为定义着图书的视觉风格和审美基调,是构成一本图书的关键因素。在出版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如果忽视图书视觉表达的重要性,伤害的不只是读者的感受。

  “乍看上去都一样”

  3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王府井书店3层少儿读物区。在针对9至12岁青少年的“阅青春”阅读区域,高8层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青少年小说读物。其中几个书架上摆放的图书封面,清一色画着风格雷同的大眼睛、尖下巴、卷头发的日系卡通少女形象。通过封面,既看不出书的主题,也无法区分书与书之间内容的差别。

  通过这类图书的大面积摆放,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一位初中女生在上楼后径直朝这几个书架走来。“我们女生都挺爱看这种书的。”她告诉记者。在回答记者对于图书封面的感受的问题时,该女生表示虽然喜欢这种风格,但也有“槽点”,就是封面乍看上去都一样,需要翻看内容才能决定买哪本。

  原创图书封面何以“千篇一律”选择日漫风格?“青少年爱看漫画尤其是日漫并不奇怪,因为日漫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但封面设计与内容终究是需要相关联的。”书籍设计师张悟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出版商也许就是抓住了这样的读者群体,用与内容关联不大的漫画作为封面元素,达到销售的目的。

  张悟静设计的《园冶注释》曾荣获“世界最美的书”银奖。在他看来,做小说类的封面设计需要通读全书,在书中挖掘相关的元素,把握不准时还要与作者沟通寻求好的创意点和意境,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成本。出版单位为了节省成本,在封面设计上“照抄照搬”造成的同质化,无疑是对工作在一线的书籍设计师的不尊重,将会打击其创作的积极性。

  “照着这样的图学不会动作”

  图书插图解释并深化书中文字,美化图书页面布局,给人以愉悦的阅读体验和充分的想象空间。记者却在走访中注意到,一些需要发挥实际作用的体育类图书插图,在绘制和排版上不够“讲究”,甚至到了随意的地步。

  在王府井书店,记者随手拿出一本讲述足球入门知识的图书。比过于简洁的文字更让记者“倒抽一口凉气”的是大面积的真人示范插图。由于缺乏对动作示范者的说明,插图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示范者的动作缺乏力度且不够专业。在另外一本图解羽毛球入门知识的图书上,手绘插图线条粗糙简单,无法体现动作细节,无论从审美上还是实用性上都难以令人满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数购买体育类图书的读者,在阅读文字的同时会参照插图,也有读者主要通过看图来模仿该运动项目的动作和姿势。记者拿着这本足球书随机询问了一位男性读者,对方表示“照着这样的图学不会这些动作”,因此不会购买这本书。

  与这类插图“不走心”的图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民邮电出版社一本名为《图解足球实战技术 带球过人》的引进版图书。该书采用专业运动员真人示范的方式,选择绿茵场为背景,用高速快门技术展示一系列运动中的连续动作,真实且直观。此外,该书还配有视频资源,满足有深入学习需求的读者。

  “好书是一件艺术品”

  记者针对在走访中发现的问题,致电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工作人员给出的回复是,当图书封面文字出现差错、图书插图出现严重的图文不符(比如足球书搭配篮球图片)时,算作图书质量问题。也就是说,在没有硬性规定的前提下,设计高品质的封面和插图,更多依靠出版单位的自觉。

  “图书装帧设计能够体现出一家出版社的艺术品位,也能体现出一个编辑的审美水平。”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儿童文学编辑室主任胡同印对此表示,针对青少年阅读的图书封面,在传递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肩负着审美教育的责任。一幅精美的图画,一个精彩的设计,能给孩子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也能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多读这样的书,孩子的审美趣味自然会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培育。

  胡同印担任责编的“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在封面设计上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追求。考虑到“中国”“儿童”“经典”的定位,丛书邀请画家梁培龙用水墨儿童画的方式绘制封面。这些封面图画形神兼备而又气韵生动,既贴近作品内容,又具有活泼的儿童气息。丛书在2016年改版时,封面又增加了不同年代、不同地域、不同肤色的孩子的笑脸图案,阐释了中国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为全世界孩子提供精神食粮的理念。

  无论是封面还是插图,图书的视觉表达因可以被赋予更多的“言外之意”,理应受到出版业的重视。如果为追求利润而忽视装帧设计,长此以往,伤害的将是出版单位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和口碑。“封面和插图是最直接的表达形式,品质好坏直接影响书的品位。”张悟静表示,如果不加以重视和引导,就会造成拿来主义和同质化的问题,不但会对大众审美观产生不好的影响,也会使一些出版物丧失市场竞争力。(尹琨)

编辑: 雷佳

忽视图书视觉表达,伤了谁?

“这本书封面就是书名和图片的叠加,看不到设计的含量。”“这几本书封面雷同,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没有特色。”“插图毫无美感,跟书中文字也不搭,还不如不配插图。”《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近日在对图书市场的走访中,听到了不少读者对图书封面和插图的“抱怨”。封面和插图,因为定义着图书的视觉风格和审美基调,是构成一本图书的关键因素。在出版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如果忽视图书视觉表达的重要性,伤害的不只是读者的感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