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聚焦全国“两会”书写好文艺事业的“人民”篇章

2019-03-12 11:06:00来源:新疆日报

  近年来,文化市场火爆异常、文艺创作百花齐放,该如何认识文艺事业的来路和去途?在3月9日的全国两会委员通道上,住疆全国政协委员迪丽娜尔 · 阿布拉说:“人民需要文艺,文艺也需要人民,今后,我们文艺工作者要多到基层,到老百姓身边去,为他们服务、向他们学习。”

  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人民”一词,毫无疑问是回答文艺创作从何而来、向何而去的关键词。

  文艺创作,应当源于人民生活。

  “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多民族和谐共处的新疆,文化资源的富集留给了文艺工作者们巨大的创作空间。无论是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电影作品、全国美展优秀奖的绘画作品,还是在国家级评选活动中取得优异名次的歌曲、舞蹈作品,一系列展现新疆时代特色、风俗风貌的优秀文艺作品,从田间地头走向舞台展馆,从大漠雪山走向世界各地,成为新时代的中国符号。而这些作品的创作灵感,大都源于生活、源于人民。

  文艺作品,应当反映人民心声。

  “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一件优秀的文艺作品蕴含的时代感和使命感是其区别于其他作品的关键内容。主旋律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生动反映了新疆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息,来自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纳格拉鼓声,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追求。国画作品《玛纳斯》背后的柯尔克孜族史诗让人震撼,成为进行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优秀教材……从新疆的文艺工作实践来看,无论是聚焦总目标、奋进新时代,还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后都是各族人民群众奋斗追梦的时代话题。

  文艺服务,应当满足人民需求。

  “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随着物质条件的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精神生活同样不可或缺,这给文艺市场的大发展大繁荣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而另一方面,优秀文艺作品也开始以更具贴近性的形式,走进基层,走到群众身边。今天,即使是在新疆最偏远的地方,我们也能看到文化惠民活动的影子,广大文艺工作者正以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为落脚点,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在文化资源底蕴丰厚、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文艺需求与日俱增的新疆,作为历史“剧中人”和“剧作者”的人民,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为文艺市场的“第一主角”。不过,还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文艺作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质量、品味、风格等诸多因素的需求将呼唤各族文艺工作者兼收并蓄、守正创新,继续努力书写好文艺事业的“人民”篇章。(白之羽)

编辑: 加乘

聚焦全国“两会”书写好文艺事业的“人民”篇章

近年来,文化市场火爆异常、文艺创作百花齐放,该如何认识文艺事业的来路和去途?在3月9日的全国两会委员通道上,住疆全国政协委员迪丽娜尔 · 阿布拉说:“人民需要文艺,文艺也需要人民,今后,我们文艺工作者要多到基层,到老百姓身边去,为他们服务、向他们学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