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新疆分网 > 美丽新疆

央广网

新疆:尼雅考察记

2015-01-15 12:49:00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尼雅考察记

 

  

1700多年前,萨迦牟云和妙可的家。

 

  1700多年前,萨迦牟云和妙可的家。

  

从尼雅出土的汉代木椅,也是中国最早的木椅。

 

  从尼雅出土的汉代木椅,也是中国最早的木椅。(资料图)

  

正在N5遗址点拍摄图片的小岛先生。

 

  正在N5遗址点拍摄图片的小岛先生。

  新疆日报讯(记者曹新玲摄影报道)

  北京:对尼雅的“纸上阅读”

  2014年12月14日,北京。云淡风轻,没有雾霾。

  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新办公楼5楼会议室,一场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协办的“佉卢文世俗文书国际研讨会”正在热烈进行。

  佉卢文又叫犍陀罗文,是起源于古代犍陀罗(今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一带),后来流行于中亚广大地区的一种文字,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通商语文和佛教语文。东汉末年,佉卢文开始在于阗、鄯善等地传播。而和田是出土佉卢文世俗文书最多的地方之一。上世纪初,著名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就曾在尼雅获得过大量佉卢文木牍。这些木牍,生动鲜活地再现了当年尼雅绿洲(古精绝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面貌,对于我们认识尼雅这座古代丝路重镇具有重要意义。

  此时发言的是段晴教授。

  段晴教授,学界并不陌生。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能破解西域古典语言的专家之一,这位季羡林先生的女弟子,在先生去世后的几年时间里,沿着先生的足迹,在自己锲而不舍、努力钻研古典梵语、中古伊朗语的同时,还着力培养了一批年轻学人,在北大形成了一支研究西域古典语言的团队。

  佉卢文世俗文书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路南道非汉语文书释读与研究”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研究成果的质量,作为项目主持人的段晴教授于2013年—2014年第二学期开设了佉卢文世俗文书的释读课程,并和她的团队初步完成了和田地区博物馆所藏的新出土的三十多件佉卢文木牍及1988—1997中日共同尼雅遗迹学术调查中发现的十余件佉卢文木牍的研究与释读。此次研讨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即是集合国际佉卢文研究的顶级专家,在国际学者的帮助下,完善释读,并解决木牍形制、官号翻译等问题。

  段晴教授向与会者讲述了和田博物馆所藏尼雅遗址(N29)佉卢文木牍上所释读出的“萨迦牟云与妙可的故事”——题目为《马伊利王治下6年1月10日案》:

  “于6年第一月(1)10日,具大威仪的大王、侍中马伊利天子的纪年。此桩诤诉天子亲临听审……庄园主法护诉告精绝的Saqamovi(萨迦牟云),妇人妙可,儿子妙意,女儿名叫Sarpuae,他因为这些人而诉告。

  真实情形:庄园主法护曾有一女,名叫Argisae,从其庄园嫁往聚落,成为居民沙门Sumdara的妻子。他们生有一女,名妙可。此妇人妙可被都古沙侯Vyarpala的家人Cadoena娶为妻。此Cado死去。随后,妇人妙可与那Saqamovi(萨迦牟云)情投意合,成为夫妻。此Sa与妇人妙可从精绝逃走,前往库车王国,在库车王国居住6年。购买了卑微的土地和房舍。皆因祖先的主人、鄯善大王的仁慈,他们回到鄯善王国。

  家主法护要求从萨迦牟云处收回妇人妙可。从前已经制定了古老的法律:若是逃亡者从外域来到王的自己的领域,他们归王所有。鉴于此,我们裁定,萨迦牟云、妇人妙可携带儿子女儿住亚玉聚落。从今天起,宰臣法护不得因妇人妙可、儿子女儿而向萨迦牟云索要家人。(此案)已判明,已做出裁定,即他们住妇人Amcisa之子,Catuge以及Amcgeyasa的亚玉聚落。”

  段晴释读的有关尼雅(精绝国)的故事引人入胜,活脱脱的一幅精绝国人的爱情、婚姻图画。

  她所带团队的年轻学子们也很专业,王邑臣(来自南美的一位留学生,英文名叫Diego)、张雪杉、关迪、吴赟培、皮建军、杨帆、葛格、姜一秀等分别就土地、庄园、骆驼、税、贸易纠纷、账簿等佉卢文木牍上所反映的内容予以了释读……

  研讨会准备得非常精心,在段晴教授和其团队进入正式发言交流之前,曾参与过尼雅考古的著名考古学家王炳华教授和曾支持组织了1988-1997中日共同尼雅考古调查的日本友人小岛康誉先生分别向与会者介绍了尼雅考古及新疆文物保护的大致情况。如同一支交响乐的序曲,为其后更加优美、动人的曲子奠定了基础。

  12月15日下午,参观完北京大学赛克勒博物馆的与会学者又前往北大国际汉学家基地,聆听了同是参会者的来自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印度学教授哈利·福尔克(HarryFalk)题为《在中华与罗马帝国之间——贵霜人的崛起与辉煌》的讲座,尼雅绿洲文明与贵霜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好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转眼两天有关尼雅的“纸上阅读”告一段落。16日,大部分参会学者将赴和田尼雅遗址进行实地考察。

  赞助本次国际研讨会的海航集团文化艺术总监杨浪先生的话犹在耳边:“以中国发展到现在这样的水平,应该而且也必须去关注曾出土过‘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的尼雅遗址的考察发掘。对新疆考古、对中亚死文字的追溯,在国家战略、在传统的继承上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永远记得自己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

  这不仅是杨浪先生代表海航集团发出的心声,也是学者们的心声。

  葡萄园·古桥·萨迦牟云的家

  12月16日晨,考察团成员乘坐国航1293航班前往和田。下午4时左右,飞机抵和田机场。

  和田地区文物局文保科科长买提卡斯木·铁木尔带着大巴车早已候在那儿。

  考察团成员下榻在和田华豫国际酒店。

  整个行程安排得很紧凑,确定房间,放下行李后,大家又坐车匆匆赶往据说曾出土了佉卢文《法句经》的和田牛头山——在敦煌壁画中,就有对牛头山的描绘。瑟瑟寒风中,站在所说的牛头山下,考察团成员们纷纷比画着,有的说像牛头,有的说不像,山前的河川静默无语地向前流着……

  从牛头山回来,段晴教授北大团队成员之一的关迪可能是受风的缘故,浑身起疹子,很难受,看样子,他的身体状况进不了尼雅了,让人不由替他遗憾。

  12月17日,按照计划,考察队伍由和田市前往民丰,中途在洛浦稍作停留,参观才发现不久、有着两河流域文化特征的吉尔伽美什地毯;之后顺路参观策勒闻名遐迩的小佛寺;抵民丰后,先去参观民丰县博物馆——那儿有部分尼雅出土的佉卢文文书,晚上住宿在颇有寓意的“尼雅公寓”。

  进尼雅绝非易事,它需要各方力量的通力配合。首先是车的问题,普通的车,进不了尼雅。早在研讨会召开之前,段晴教授就飞赴新疆,与在库尔勒的中石化地球物理第五物探勘察大队的领导联系接洽过。18日一早,考察团成员从下榻的“尼雅公寓”出发,沿沙漠公路一路向北,前往大麻扎(全称为伊马木·加帕·沙地克麻扎);第五大队的六辆车(包括一辆给养车)组成的车队从塔中出发,沿沙漠公路一路向南。两队人马最终在大麻扎会合,之后分乘五辆车进尼雅。

  五辆车是这样分配的——一号车:段晴教授、王炳华教授、摄影家尔冬强、北大中古史研究中心博士刘子凡、买提卡斯木科长、向导凯萨尔;二号车:吴赟培、杨帆、葛格、姜一秀加曾在北大汉学家基地做讲座的哈利·福尔克教授;三号车:美国华盛顿大学邵瑞琪教授、瑞士洛桑大学柯应鸿教授(英文名为Ingo·Strauch,段晴教授和北大考古文博学院陈凌教授为其起的中文名)、微软公司的年轻学者安智、德国慕尼黑大学学者包世帆以及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刘文锁——将文锁教授分至该车,因其英文不错,便于考察路上与外国学者的协调和交流;四号车:小岛先生、来自天津的孙跃新博士、北大萨尔吉博士及记者;五号车:和田地区文物局局长张化杰、陈凌教授、新加坡自由撰稿人袁婕女士。张化杰局长在此辆车上,有种断后压阵的意味。

  在石油石化战线上工作的人有着军人般雷厉风行的作风,待我们的大巴车赶到大麻扎,六辆橘红色的“东风沙豹”在物探大队队长梅一枝的带领下,已昂首挺胸,一字儿地排开,只等一声令下,随时准备开拔。

  记者发现了标有“17公里”字样的小小路标,在通往大麻扎清真寺的路边,就是说,从沙漠公路到大麻扎整17公里路程。而据了解,从大麻扎到尼雅遗址约有38公里的路程。

  11时多,跟着一号车,从大麻扎出发,考察团踏上了前往尼雅的路。

  一上路就被由干红柳枝和不知名的灌木丛形成的荆棘挡住了去路,只听得干柳枝敲击在车头上噼噼啪啪的作响声,若是人穿梭在其中,可能满脸要被划出血痕来。

  路极其颠簸,如若不抓紧车上的扶手或把手,立刻会被颠、撞得鼻青脸肿。

  坐在前排的萨尔吉博士举起相机,想抓拍沿路的风景,无奈剧烈的颠簸根本稳不住镜头,试了几回,只得作罢。

  穿过灌木丛,穿过干枯的荒草滩,一大片枯死的胡杨林让人震撼。胡杨林面积之大,枯死状之千姿百态让人叹为观止,可以想象它们活着时葳蕤的风姿。

  经过这片胡杨林之后,便是一望无际、如波浪样起伏的沙丘了,车的颠簸幅度明显加大,把手握紧、再握紧……

  一号车最先停下来。原来到了进入尼雅遗址的第一个点——葡萄园和古桥。

  葡萄园就在车停下不远处,擀面杖粗细的葡萄根蔓排列得整整齐齐,很有规律,可见当年园主对葡萄照管得十分精心——据释读出的佉卢文文书可知,当年的尼雅(精绝国),葡萄的收入是其居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葡萄园东面,便是被斯坦因称为“古代之桥”的一长截由杨木切成两半、断面朝上的木桥。记得原先在某本书上见到过该桥的图片,在低处、一片干涸的水渍之上,现如今不知何故,桥被挪移至沙丘的斜坡上。听说前些年尼雅这儿被洪水侵袭过,莫非是洪水所为?果然,据张化杰局长说,2010年的一场洪水,冲走了古桥中的一截,那截木头至今没找到。

  葡萄园和古桥意味着我们尼雅考察的真正开始。车队继续向西以北前行。

  司机太性急了,一不小心,车从N29遗址点的牲口圈上开了过去,厚厚的粪层被碾开了一道深深的车辙印。喔,小心点,小心点,段晴教授在喊,那是萨迦牟云和妙可家的羊圈……据了解,关于“萨迦牟云和妙可的故事”的佉卢文木牍就出自这个遗址点。现在遗址大部分已显露在外,部分埋在红柳沙包中。房屋大的木构件如梁、椽子已散落,只是通向房间的走道、主室用芦苇编织的篱笆墙仍保存完好,土炕的痕迹依稀可辨……只是,只是主人已消失不见。

  段晴教授仰着脖颈,要寻找文书上描述的萨迦牟云和妙可的邻居所居处,只是沧海桑田,两处大沙包挡住了视线……

  车队自西向北没走多远,又在相邻的两个遗址点停下来,据王炳华教授介绍,这就是斯坦因编号的精绝国遗址N3、N4两个点,N3是州长的“豪宅”,曾出土了犍陀罗风格的木椅,是汉代、也是中国最早的木椅;还出土了不少佉卢文木牍,“豪宅”周围有水渠,有直径10厘米至30厘米的灰杨,跟水渠一线铺开……

  稍北的N4,人工培植的林园依稀可辨,目前只保留下来些残件。N3、N4不少文物现在都藏在大英博物馆或新德里博物馆里。

  车队行进到作为尼雅象征的尼雅佛塔附近停下来,开始寻找地方安营扎寨。斟酌再三,最后选在离尼雅遗址保护站不远的两处沙丘间的狭长地带、可称得上“沟”的地方露营。

  张化杰局长把早已准备好的五星红旗拿出来,两三人登上高高的红柳沙包,把国旗稳稳地插在红柳包最高处。在抬眼望去,四处是沙丘的尼雅,有面红旗在微风中猎猎招展,给人携来不少安慰。

  听司机说拉运着帐篷、棉被的车坏在路上了,暂时还无法露营,大家抓紧时间,簇拥着段晴和王炳华教授前往佛塔及其附近几个遗址点参观考察。

  佛塔高约6米,用晒干的土块垒起,由于偷盗挖掘,致使塔身出现一个大洞。但这丝毫不影响其给人庄严、肃穆之感。在塔身后左侧不远的寺院已大部分埋在沙包中,只能看见连住的端头和桑树……可以看出,当时佛教在尼雅(精绝国)是主体宗教。

  佛塔东面不远,像是广场,周围散布着一些房舍遗迹,而且有城墙的遗迹,王炳华、文锁教授推测应该是重要的宗教活动中心,再将佛塔、寺院联系在一起考察,这儿应该是尼雅(精绝国)重要的遗址群了。

  中外学者们静静听着王炳华教授的分析,会英文的中国学者快速把王教授的话翻译给外国学者。

  从一个遗址点到另一个遗址点,看去很近,就几个沙包,但走起来颇吃力,几个遗址点跑下来,体力消耗很大。看着年近八旬的王教授,仍精神饱满的样子,不由心生敬佩。

  买提卡斯木是位爱操心的人,在营地迟迟不见段晴、王炳华教授的身影,很不放心,开着保护站的小沙漠车接来了。王教授硬是被大家劝上了车。

  其他不少人是唱着《又见炊烟》的歌儿从遗址点返回宿营地的。夕阳西下,梅队长带领物探勘察大队的师傅们做了丰盛的晚餐,米饭、三四个菜,按小岛先生的说法,比他们当年在这儿做考古调查时生活条件好多了。

  篝火被点起来了。为了不影响尼雅的环境,点篝火所用干柴是从遗址外拉运进来的——如果不是亲身体验,很难想象篝火对决定在尼雅宿营的人有何意义,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夜。在沙漠里,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信号,睡觉又嫌太早,围着篝火取暖、交流是必然、也是唯一的选择了。篝火暖了正面,可暖不上背面,即便披上军大衣,仍觉得冷。所以考察团成员有的就正面对着火烤一烤,然后再背对着火烤一烤,把自己当一只红薯,转着圈儿烘烤。

  “研究佉卢文这种古代文字的专家,与考古学者合作,再回到当初出土这些文书的古代遗址去实地考察,准确揭示当时的历史,效果非常好。这种跨国、跨领域的合作,尚属首次。”在篝火旁,谈起这次尼雅考察,王炳华教授对研究古文字的专家与考古学者这种跨国、跨领域合作十分赞赏。

  文锁教授、子凡博士等围着王炳华教授,借着篝火,拿出《新疆文物》杂志2014年3-4期(这两期合为一本,内容为1988-1997年度民丰县尼雅遗址考古调查简报)仔细对照斯坦因的遗址点编号和中日尼雅遗址考古调查所确定的编号;记者则借着火光和化杰局长的手电,采访着身旁的美国学者安智。安智说,他很高兴能来尼雅考察,尼雅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比想象的要大得多……看到尼雅遗址中房屋基址保存得非常完整,能想象出1700多年前尼雅的面貌,还有这篝火,感觉特别好……

  坏在路上的车终于到了,带来十多顶帐篷和数床新被子。据梅队长介绍,新被子原是为一个工程准备的,现在工程推迟了,就拿给考察团来用了……一顶帐篷可配8床被子,铺4床,盖4床。

  男同胞们都很热心、仗义,尔冬强、陈凌、文锁教授等都纷纷帮着搭起帐篷,杨帆、吴赟培等几位小姑娘铺好床铺后都说被子暖和极了,段晴教授不放心她的学生,临睡前又去看了看姑娘们。

  许是太累、沙包上走得太多的缘故,记者半夜双脚开始抽筋,疼醒了。也顾不得是否惊扰一旁的袁婕女士,拉开睡袋,开始揉搓双脚,待好点儿,拉上睡袋,又昏昏睡去。

  在黎贝的住宅和“林荫大道”流连

  尼雅的清晨,是被篝火旁段晴教授、王炳华教授、陈凌等人的谈话声唤醒的。

  他们都起得很早。天还没亮,没有篝火带来的温暖和亮光是没法行动、做事的——带来的盒装牛奶都冻成冰疙瘩了,小岛先生用干树枝穿过牛奶盒,悬在火上烤,以期使之融化。

  车队的师傅又兼火头军忙着准备早餐,在尼雅的早晨能有一碗热汤面该是多么幸福的事!大伙儿都打心眼里感谢物探大队的师傅们。

  尼雅第二日的重头戏仍是考察遗址点。接受昨日徒步到每个遗址点浪费时间太多的教训,王炳华教授建议还是按每四五人一组,坐车去遗址点,这样可节约时间。

  考察重点就放在了N1、N5上。N1据说是财税大臣黎贝的住宅,佉卢文文书中数次提到这个人。王炳华教授说,斯坦因在这儿发现的佉卢文文书最多,甚至超过200多件,从此后,斯坦因就开始注意遗址了,他把遗址按顺序编号,编了50多号。从此,西方世界也开始关注新疆,开始了新疆的探险之旅。但谁能想到,岁月流转,如今中国正在成为欧亚文明研究的重要中心,一百年前这里只见斯坦因身影的时光已流走无踪了。

  N5应是官衙出土木牍最多的地方之一。

  从N1到N5,其他几辆车都先走了,我们所乘的四号车说是离合器坏了,没法走,让我们原地等待救助的车。小岛先生等不及,步行前往N5了。萨尔吉、文锁教授和记者又折回N1,想一面等车,一面再仔细看看。也就在这折回细看中,文锁教授发现了一枚铜耳环。昨日下午在佛塔东面遗址点,文锁教授就捡拾到一块木牍,没想今天又有收获。到底是学考古出身的,心很细。他小心收好,准备届时交给张化杰局长。

  在尼雅,正午的阳光如水般倾泻下来,既明亮又温暖。待我们到达N5时,身着军大衣的包世帆将自己平平地放在N5遗址的沙坡上,让暖暖的太阳尽情晒着,一反北京研讨会时的温文,看去好可爱。

  王炳华教授和小岛先生在N5寻找着当年参加考古调查时的印记,遗址点变化很大,门、走廊都和以前不一样了,时间悄悄改变着一切。小佛寺就剩下四根胳膊粗细的立柱,子凡博士觉得跟策勒的小佛寺形制很相像。王炳华教授喜欢把现象联系起来看,中心佛塔旁是佛寺,N5遗址在官衙旁又是佛寺,可见当时佛教在尼雅人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多么重要。

  N5遗址旁,就是尼雅有名的“林荫大道”了,大道呈南北走向,像是河道的走向。只是现在已没有什么林荫,仅剩光秃秃、直径约50厘米至60厘米的树干倒在地上,而且是很整齐地向西面倒下去。坐在其中的一根树干上,禁不住感慨万千:历史离我们如此之远,这已是1700多年前的事了;历史离我们又是如此之近,它分明就在眼前……尔冬强先生看上去也很兴奋,频频地举起相机。

  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所罗门”(因其英文名字发声很像“所罗门”)的邵瑞琪教授在N5衙署房址后侧一片散落着木器、陶片及各种杂物的“垃圾堆”里捡拾到一件保存完好的像是写有佉卢文的木牍文书,大家都惊喜地围了上去,参观他的“收获”——木牍看去有些小,但形制完好,是两道封泥的木牍文书。邵瑞琪教授真仔细,那“垃圾堆”,也不知被多少人翻捡过多少遍了,怎么就没人发现文书木牍呢?

  在N5停留得太久了,段晴教授招呼大家上车,赶往其他遗址点。

  林立的木柱,残存的横梁,N8遗址的建筑构架是所参观考察的遗址中保存最好最完整的,曾在多种出版物中见过它的图片。据张化杰局长介绍,在尼雅,房屋结构基本上都是“木骨泥墙”,就地取材,用当地的杨树搭起房屋框架,再用红柳、芦苇和泥做成墙,如今“泥墙”多已不在,“木骨”却还顽强地挺立着,与岁月抗衡。

  在之后的几个遗址点,大家数度领略了这种“木骨”的风采。

  ……

  尼雅的最后一夜。

  篝火旁,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考察团成员是用歌声拥抱这座几被沙海掩埋的千年古城的。小岛先生用日语唱了《北国之春》;文锁教授唱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萨尔吉博士唱了首有关理塘的藏歌:安智哼起了小时妈妈为她唱过的“摇篮曲”;就连稍显内敛的柯应鸿除了用英文唱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外,还与北大几位年轻人哼起了《铃儿响叮当》……

  火光中,接受记者采访的邵瑞琪教授喃喃低语(连做翻译的袁婕女士都被感动了):很高兴看到这么多年轻人来到这个(佉卢文释读研究)领域……来尼雅是我一生的梦想,感谢段晴教授组织的这次考察活动,让我实现了梦想。希望不是最后一次(来尼雅),应该还有第二次。

编辑:hi

关键词:尼亚,考察,佉卢文,和田,段晴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