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回望2021年,走进2022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十四五”开局的首考,中国各地交出怎样的答卷?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有何亮点?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有哪些结构性、局部性的问题需要关注?各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哪些新招硬招实招?央广网特推出“开局十四五”系列报道,观路径,看成效,多角度聚焦开局之年新气象、新思考。

央广网乌鲁木齐2月10日消息 新疆是一个好地方,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富饶;不到新疆,不知世界之美尽在新疆。

166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雪岭冰川与戈壁瀚海共生,沙漠与绿洲相邻,雪山与湖泊相映。交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让“遥远的距离”不再是问题。

回眸“十四五”开局之年奋进历程,新疆交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构建“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渐形成区域交旅融合发展”新格局;持续实施“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战略,叫响一批“疆字号”农产品;借助北京冬奥东风,发力冰雪运动,让新疆的冰雪“冷资源”也变身为“热经济”。

数据显示,2021年,新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万亿元,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60亿元,增长8.8%,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固基、整体向好”发展态势。

开局之年,新疆社会经济发展铺开美丽画卷。

创新发展激发冰雪产业活力“冷资源”迸发“热经济”

赏冰滑雪、体验民俗、品尝美食……新疆的冬天,不仅有静谧唯美的雪景,还有活力四射、动感十足的场景。一系列“冰雪+旅游”活动,在助力北京冬奥会的同时,进一步激发新疆冬季文化旅游市场活力,拉动冬季文化旅游消费。

2021年12月31日晚,昌吉市居民海龙带着孩子来到了昌吉州庭州生态绿谷,专门来到这里感受冰雪乐趣,喜迎新年的到来。他说:“我们看到了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很可爱,很喜庆,还有‘丝绸之路’‘飞虎冲天’‘奥运健儿’等雪雕,感觉很震撼。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高水准的冰雕雪雕,太好了。”

当天,新疆“2022年新疆昌吉冰雪节”启幕,拉开了昌吉州新年冰雪旅游的序幕。寒冷冬日,难掩庭州生态绿谷冰雪大世界的火热景象,夜幕光影映衬下,更显绚烂多彩。400米标准速滑竞速赛道、冰塔雪道、雪地足球场等冰雪娱乐设施,吸引了不少冰雪爱好者前来体验冰雪运动的魅力。遍布全场的冰糖葫芦、雪地火锅、特色糕点、烧烤等小吃都安排的妥妥的,成为“吃货们”的打卡地。

游客在庭州生态绿谷冰雪大世界感受冰雪热情 (央广网记者 罗成 摄)

冬之魅力,始于冰雪,雪期长是新疆发展冰雪经济的优势。新疆高度重视冰雪产业发展,为推动更多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走出去”,让全国游客深入了解新疆冬季旅游资源,2019年明确提出了“让新疆成为世界闻名的冰雪运动天堂”的发展目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副厅长侯汉敏表示,新疆已经制定《新疆冰雪旅游发展规划》《新疆体育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将加快滑雪旅游目的地建设,指导各地实施“5A级景区+滑雪场+旅游休闲街区”的冰雪旅游组团式发展模式,推出适合各年龄段学生群体的冰雪研学旅游线路,开展“冰雪+观光”“冰雪+节庆”“冰雪+民俗”“冰雪+体育”等系列节庆活动,由节庆带动市场,促进冰雪产业融合发展。

凭借丰富的冰雪资源,2021年3月1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吉林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创建中国(长白山脉—阿尔泰山脉)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共同编制《中国(长白山脉—阿尔泰山脉)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总体规划》,依托阿尔泰山和天山优质冰雪资源,打造冰雪产业投资合作战略平台,大力发展冬季旅游,观雪赏雪、冰雪运动、民俗体验。

冰雪爱好者体验冰面上的“速度与激情”(央广网记者 罗成 摄)

目前全疆共有72家滑雪场,已建成5S滑雪场5家、4S滑雪场5家,形成“一心两山N点”的冰雪旅游发展格局。抓住北京冬奥会机遇,依托丰富的冰雪旅游资源,2021年1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推出2021—2022冬季旅游精品线路,囊括25条冬季自驾旅游线路和10条冰雪旅游线路,以丰富的优惠措施吸引游客到新疆玩雪。

新疆阿勒泰因地处北纬45度“黄金雪线”,“中国雪都”的称号广为人知,各地的滑雪爱好者在阿勒泰集结,掀起一场冰雪热潮。

“我从陕西西安专程来到‘雪都’阿勒泰滑雪,已经来了一个多月了。每天都来滑雪,这儿的雪质跟气候都很好。没想到这次来还赶上了冰雪盛宴,尤其让我兴奋!”游客秦莽原踩上雪板,飞驰在冰雪世界。

阿勒泰地区地处天山北麓,高山形态丰富,是中国发展冰雪旅游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位于阿勒泰地区富蕴县的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场,雪期可达7个月。阿勒泰地区抓住这一有利条件,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富蕴县近年来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截至2021年各类旅游基础设施投入资金10.4亿元,建成了国内海拔落差最大的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场。

夕阳下的阿勒泰将军山滑雪场 (央广网发 阿勒泰将军山滑雪场供图)

阿勒泰地区还推出了多项冰雪旅游优惠措施。“2021—2022雪季,我们推出38项文化体育旅游活动。其间,所有A级旅游景区对全国非中高风险地区游客免门票。同时,我们针对旅行社组织旅游团队推出人数倍增奖励措施。”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刘克川介绍。

滑雪爱好者正在体验新疆冰雪带来的乐趣 (央广网发 阿勒泰将军山滑雪场供图)

据统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2021年新疆接待旅游人数1.91亿人次,增长20.52%;实现旅游收入1415.69亿元,增长42.69%。

乘着“三亿人上冰雪”的东风,新疆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让“冷资源”变身“热经济”。

打造绿色品牌“疆字号” 特色农产品形成新增长极

筋道的拌面、香酥的烤馕、酸爽的凉皮……在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新疆的特色面食让远道而来的游客赞不绝口。

腰站子村按照“全域绿色、部分有机”的发展理念,形成了绿色有机作物种植、绿色有机面粉和有机手工挂面加工销售、乡村全域旅游等绿色产业链,走上了一条以绿色为底色、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之路。

据腰站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唐培科介绍:“这些年,我们腰站子村探索实施‘村党总支+合作社+村民’三位一体集约经营模式,促进了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和村民持续增收。从2009年至今,合作社每年都以收益20%以上的比例为村民分红。”

2021年,腰站子村发展绿色有机小麦等作物面积18万亩,依托新扩建的面粉加工厂和挂面加工厂,将绿色有机面粉年产量由过去的1万吨增加到6万吨,有机手工挂面年产量由过去的100吨增加到1200吨,形成一条集“种植、管理、收获、仓储、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有机产品生产加工链。

目前,“腰站子”系列有机面粉覆盖了乌鲁木齐市80%的商超,还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方式销往其他省市,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种植户曹晓江查看新品种冬小麦长势 (央广网发 李鹏举 摄)

腰站子村所在的奇台县是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2021年7月25日,奇台县冬小麦亩产达到858.72公斤,再次刷新全疆小麦亩产最高纪录。作为新疆小麦产品的代表之一,品质优良的“奇台面粉”也是全国面粉类的地理标志产品。

奇台县充分挖掘优质小麦的潜力,做强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让小麦成为能带动村民致富的好产业。随着多年不懈努力,当地一批面粉加工厂、面制品企业、包装和物流企业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聚化发展,形成从上游到终端的完整产业链。

奇台县只是新疆粮食全产业链发展一个侧影。

“十四五”期间,新疆将坚持稳粮、优棉、强果、兴畜、促特色,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粮食绝对安全;推动棉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家优质棉花、棉纱基地。深入实施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和品牌建设,增加优质高端特色果品生产,推动林果业标准化生产、市场化经营、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加快培育一批农副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销售物流基地,扶持一批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2021年,新疆以粮、棉、果、畜为代表的现代农业进入高效优质发展阶段。咬定“疆内平衡、略有结余”的粮食生产目标持续发力,新疆抓紧粮食生产不松劲,不断刷新粮食最高产量纪录。

这一年,新疆粮食总产量1735.8万吨,增长9.62%,创5年新高;棉花实现质量效益“双提升”,总产量达512.9万吨,占全国的89.5%。

如今,新疆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特色农产、林果等优势产业在天山南北乘势壮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带,为当地农民铺就了增收致富路。

受益于独特的水土光热条件,新疆高品质的特色农产让“中国果盘”盛上了“新疆瓜果”。

新疆的瓜果、棉花等农副产品都“自带流量”,如今,新疆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深入实施,预计优质果品率达到80%以上。“疆字号”农产品让新疆农民提高收入的同时,走向全国人民的餐桌。

2021年,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吐鲁番葡萄干”被列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第一批产品名录。

截至2020年,吐鲁番市已建成57万亩绿色葡萄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葡萄干交易中心,年产葡萄120万吨,葡萄总产值达到17亿元以上。其中葡萄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小小的葡萄正在“火洲”大地上释放出越来越大的能量。

“我家有15亩葡萄地,2021年贷款20万元,改良了葡萄地,丰富了葡萄品种,平均亩产1吨左右葡萄干,每公斤能卖6元左右,2021年光葡萄干就能卖10万元。”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加依村村民阿不拉·克依木高兴地说。

吐鲁番的葡萄(央广网发 张丙奇 摄)

“十四五”时期,吐鲁番市将以做精做优特色农业为发展思路,推动葡萄产业从单一种植向酿造、旅游等多方面发展,不断提升葡萄附加值。

吐鲁番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副书记、局长薛智林说:“今后,我们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更多葡萄加工业的食品厂家。突出抓好壮大葡萄酒产业,推进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着力提升葡萄品质,不断推进葡萄全产业链发展。”

如今,作为中国葡萄主要生产基地的吐鲁番市,葡萄总产量占全疆的52.84%、全国的五分之一。随着“葡萄+”产业发展矩阵不断完善,吐鲁番一串串的葡萄正“串”起农民的幸福新生活,促进绿色发展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也让葡萄这个甜蜜产业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

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全疆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注册认证的区域公用品牌总数达265件。其中,库尔勒香梨、吐鲁番葡萄干、精河枸杞3个地理标志产品被纳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批互认互保范围。叶城核桃、英吉沙杏、和田大芸、阿克苏苹果等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对推动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四五”期间,新疆还将推动落实《2020-2025年自治区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建设意见》,立足新疆特有的生态环境、种养殖方式、加工工艺等优势,把地方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优势,着力讲好“疆字号”农产品品牌故事。

“疆内环起来、进出疆快起来” 交旅融合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2021年12月25日,“交通+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公路项目S21阿勒泰至乌鲁木齐高速公路通车,这是全国第一条交旅深度融合的沙漠探险旅游高速公路。S21高速公路纵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把乌鲁木齐和阿勒泰地区连接起来,形成乌鲁木齐市至阿勒泰地区3小时经济圈,成为“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的亮点。

来自乌鲁木齐的自驾游爱好者张苗苗说:“因为我和家人都喜欢自驾游,我们通过S21线来到了阿勒泰,白天在阿勒泰滑雪,晚上还能回到乌鲁木齐,这种体验感让人震撼。”

阿勒泰地区福海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纳燕说:“S21开通后,预计全县每年游客量能增加50万人次,旅游消费增加2亿元,极大推动了福海县的旅游业发展。我们福海县也做好了冬季旅游的准备,有滑雪场、冰上乐园等业态,欢迎来福海吃鱼,参加冬捕。”

S21是全国第一条交旅深度融合的沙漠探险旅游高速公路(央广网发 新疆交投阿乌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S21线是一条幸福的路,也是回家的路。沙漠公路的开通,乌鲁木齐到阿勒泰两地行车时间缩短了一半,对我们阿勒泰地区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和乡村振兴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福海县提供了便利、安全的出行环境。”福海县交通运输局党组副书记、局长哈尔吾别克·朱马别克说。

亮点不仅S21一条,2021年,新疆组织开展了G7线梧桐大泉至巴里坤至木垒等14条旅游线路出行服务提升行动,实施了喀纳斯景区道路等12个公路品质提升工程,打造了以S101线天山地理画廊为代表的精品旅游线路,以及2处特色主题服务区,“快进慢游”的全域旅游大交通体系不断完善。

同时,新疆积极推动农村公路建设,2021年新改建农村公路9292公里,完成投资76.1亿元,农村地区交通面貌日新月异。

福海县冬捕现场(央广网发 江华 摄)

道路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不仅让当地群众吃上了“旅游饭”,也提升了沿线城市运输能力,成为百姓生活幸福指数的“大通道”。

2022年1月15日0时0分,若民(若羌—民丰)高速若羌西收费站发放出第一张收费发票,标志着我国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的高速公路正式投入运营。

若民高速是环塔里木盆地高速的重要一环,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南北疆与南部高速公路大通道的重要路段,其横贯巴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田两地州三县,路线全长530公里。该高速打通了我国与中亚、南亚之间高效便捷的陆路通道,不仅使南疆沿途州县“串珠成链”,也让沿线群众驶上“快车道”,若羌至民丰两地行车时间将由10小时缩短至4个半小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委副书记、厅长艾山江·艾合买提表示,“十四五”期间,全区公路总里程力争达到22万公里,高速(一级)公路总里程达到1万公里以上,实现县县通高速(塔县除外),主要景区实现高速(一级)公路全覆盖;五年建成和在建民用运输机场15个,民用运输机场总数达到37个。全疆干线公路成环成网,全面构筑起东联西出、南北畅通的快速路网格局,为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航拍博湖县塔温觉肯乡克日木哈尔村“最美公路”秋景(央广网发 年磊 摄)

交通兴,万事兴。

“十四五”期间,新疆还将切实做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文化润疆、保障改善民生等重点工作,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优化升级,发展开放型经济,拓展开放空间,巩固社会稳定成果,推动高质量发展。

瓜果飘香风景如画,产业兴人丁旺,绘就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今日的新疆,在高质量发展路上加速奔跑,不断刷新“新疆速度”。

总策划:张军 于峰

总监制:伍刚 夏凌云

统筹:陶玉徳

记者:赵秀娟、罗成、李昊轩

编审:胡苗苗 张伟

视频:罗成

编辑:罗成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