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筑梦扬帆起,淬火成钢破浪行,转眼间,新消防员下队已经一个月了,当前,新队友正处于“第二适应期”的关键阶段,成长道路上的种种困惑也接踵而来,各种水土不服的“症状”、忐忑紧张的情绪随之出现。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老同志”是如何助力新队员尽快适应新环境的吧!
训练结束后对疑难问题解惑 (新疆森林消防总队供图)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森林消防支队:用“谈心交心”解除思想包袱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森林消防支队巩乃斯驻防分队积极搭建新“蓝”成长平台,帮助新“蓝”顺利度过“第二适应期”,坚持“小谈心”拉近“大距离”的方式,广泛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全面细致地了解新消防员的家庭情况、专业特长、身体状况、婚恋情况,家庭困难等,全方位做好新“蓝”的思想摸排和心理疏导工作,并逐人建立思想心理档案,做细一人一事思想工作,干部骨干“一对一谈心、一对一关心”,使新消防员们消除陌生感,增强信任感,积极融入大家庭。
同时,还依据每名新消防员的文化水平、素质强弱、爱好差异等,不断拓宽教育形式,合理编配“三互”小组,积极引导老消防员与新消防员结成帮扶对子,有针对性地搞好传帮带。
巴州支队在驻防点谈心交心 (新疆森林消防总队供图)
伊犁森林消防支队:用“严格养成”强化纪律作风
出门看队列,进门看内务。伊犁森林消防支队巩留大队以最基本的整理内务与队列训练为着力点,助力新消防员提高日常养成,提振精气神,强化纪律作风,提升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
以老带新教导衣物叠法 (新疆森林消防总队供图)
“被子要正面一条棱,侧面四条线,方方正正,捋展抹平;毛毯要先折线再对折;携行包要按不同季节进行摆放……”班长如兄长,为了让新消防员掌握要领,他一遍一遍地边讲边做,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切实让新消防员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心,也让他们更快融入新的“大家庭”。
队列训练场上,从分解到连贯,从稍息立正到齐步跑步,整齐划一的队列练就“新蓝”扎实过硬的作风。
阿勒泰森林消防支队:用“专题教育”永葆忠诚本色
阿勒泰森林消防支队富蕴大队结合队伍建设情况、依托丰富典型事迹,充分发挥教育课堂主阵地作用,组织开展职能使命教育,教育引导全体新消防员要牢记训词精神,保持忠诚政治本色,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
全体新消防员纷纷表示,将坚定投身应急救援事业,苦练救援本领,爱岗敬业,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
乌苏大队新老消防员传承精神 (新疆森林消防总队供图)
乌苏森林消防大队:用“队史荣誉”植入认同归属
有一段历史需要铭记,有一种精神需要弘扬。
乌苏森林消防大队把“第二适应期”的第一课设在荣誉墙和荣誉室,借用荣誉墙讲解大队历史沿革和发展历程,帮助新消防员第一时间熟悉大队的建设历程;走进大队荣誉室,新消防员们在荣誉名录前驻足,在一张张照片前惊叹。
带领新消防员参观队史馆 (新疆森林消防总队供图)
中队长助理刘富强生动讲述每一块奖牌背后的故事:“荣誉的背后浸透着无悔的青春与奉献的汗水……”新消防员刘江伟说:“当个好消防员,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将名字刻上荣誉墙。”(魏富满 吴渊)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