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新疆博州明智康复中心的训练室里,7岁孤独症儿童小宇(化名)正跟着老师做简单的发音练习。他从最初情绪不稳、听到音乐就害怕、无法开口说话,到如今能清晰吐出“妈妈”“吃饭”等简单词汇。
小宇(化名)妈妈李珊守在一旁,悄悄抹了把眼角的泪:“两年了,孩子终于有了‘开口’的希望,让我们在绝望里看到了光。”
康复训练 (博尔塔拉融媒体中心供图)
今年,博州聚焦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这一民生实事,为185名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残疾及孤独症儿童,编织“康复训练+手术救助+辅助器具适配”的守护网。截至今年6月,183名有需求的孩子已顺利转介到定点康复机构,完成率达98%。中央、自治区财政拨付的286.74万元补助资金,州、县(市)配套的54.12万元,化作康复室里的专业设备及师资配备。
从筛查、康复到教育、心理支持,博州构建起残疾儿童全链条服务体系。全国爱耳日,机构带着孩子测听力、做科普;世界孤独症日,组织家长分享陪伴故事;全国助残日,博州明智康复中心50名孩子和老师排练的《星星向融》情景剧登上舞台,把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过程,演绎成打动人心的故事。
2019年成立的博州明智康复中心,就像这些孩子的“第二个家”。负责人高媛媛说:“我们专为0岁至16岁智力残疾、孤独症、唐氏综合征孩子提供服务,从音乐课到感统训练等8种课程,全力帮孩子进步。目前,已有1000多名孩子在这训练,100多名孩子已成功入读普通学校,与同龄孩子一起长大。”同时,她期待更多爱心人士、企业能加入进来,“这些孩子的康复路很长,多一份力,孩子就多一份‘站起来、走出去’的希望。”
康复训练 (博尔塔拉融媒体中心供图)
“今年,博州残联系统朝着‘应救尽救’的目标前进,为183名患有视力、听力问题或肢体、智力障碍的孩子,提供康复训练、手术、辅助器具适配等救助。”博州残联康复科科长蔡金媛说。
接下来,博州残联将持续摸透残疾儿童的需求,在“全国残疾预防日”这样的节点,广泛宣传康复救助政策,让更多家庭了解“政府在兜底、孩子有希望”;监督康复机构规范管理,让每一分救助资金都花在“刀刃”上,帮孩子真真正正进步。
康复训练 (博尔塔拉融媒体中心供图)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已在博州扎扎实实落地,工作成效映照在每一个动人的画面里:它是康复室里孩子咿呀学语的声音,是家长手机里存满的孩子进步视频,是老师们加班备课的身影,是舞台上孩子们努力绽放的光芒……每一份坚持、每一次尝试,都在把“不可能”变成“有可能”。(孜丽亚尔 王腊梅)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