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在新疆博乐市达勒特镇俄罗森布拉格村,悠悠鹿鸣声从梅花鹿养殖基地传出。这里,是基地负责人刘丽清的“梦想天地”。
刘丽清正在喂养梅花鹿 (刘超 摄)
3月5日,初春的雾霭笼罩大地,刘丽清正在梅花鹿养殖基地为圈里的小鹿准备饲料。
刘丽清抚摸着一头小鹿,笑着说:“这个圈是1岁的小鹿,个别是我们纯人工喂养的,所以特别亲近我。”此时,小鹿也亲昵地蹭着她的手。
时间回溯到2020年5月,梅花鹿被正式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这一消息让刘丽清养殖梅花鹿的念头就此萌生。“自古以来,梅花鹿被称为瑞兽,我也非常喜欢,而且梅花鹿全身都是宝,经济效益非常高。”刘丽清回忆起当初的想法。
2021年,刘丽清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引进了70头怀胎母鹿。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她凭借着对养鹿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不断克服困难。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养殖场已扩展到3个,养殖梅花鹿700多头。
梅花鹿养殖基地 (刘超 摄)
为了实现科学、规范养殖,刘丽清和合作社的伙伴们投入了大量心血。基地里,现代化的养殖设施一应俱全,他们还从吉林的“中国梅花鹿之乡”聘请了养殖专家。每年春夏季,是梅花鹿的繁育期,也是刘丽清最忙碌的时候,她总是跟在专家身后,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
“您刚说有发情的鹿,那就说明没有怀孕是吗?”刘丽清满脸疑惑地问专家。“是的。”专家回答道。
“那应该怎么办?”刘丽清急切地追问。“必须进行繁育控制,让母鹿在夏天生产小鹿,这时的温度适宜小鹿生长。”专家回复道。
养鹿在新疆是新鲜事,了解的人并不多。为了扩大养殖规模,拓展销售渠道,刘丽清在钻研养殖技术之余,还架起手机做直播、发短视频。她常常在鹿场,对着镜头热情地介绍梅花鹿的习性、养殖方法以及鹿产品的功效。有时,小鹿会好奇地凑过来,时不时闯入镜头,给直播增添了不少趣味。
刘丽清与她饲养的梅花鹿合影 (刘超 摄)
刘丽清并没有停留在眼前的成绩上,她有着更宏大的规划:“我们已和镇政府合作,由政府牵头,让有意愿养殖梅花鹿的农户定期来我们基地学习培训,为他们养殖打好基础。”未来,她希望能建加工厂,生产鹿茸、鹿肉、牲畜饲料等产品,延伸产业链,让养鹿事业真正扎下根,惠及更多人。
在刘丽清身上,闪耀着一位新时代女性的坚韧与担当,她对养鹿事业的热爱如同火焰,不仅照亮了自己的致富之路,也将为周边群众带来更多的希望与机遇。(刘超)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