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丽水援疆教师以非遗技艺为纽带,在新疆新和县委党校学术交流中心开展《古法造纸:穿越时光的指尖技艺》公益课,标志着新和县“石榴籽”公益课堂正式启幕,在全县青少年当中开启了“文化润疆”新篇章。
援疆教师正在给同学们讲解古法造纸 (祖丽胡马尔·买买提 摄)
在公益课上,援疆教师章慧洁以古法造纸工具为媒介,现场向同学们演示“沉腕稳如磐石,提帘轻若拈花”的技法精髓,带领同学们感受千年工艺的历史厚重。在实践环节中,学生们在章慧洁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捣浆、抄纸等工序,亲历古法造纸十二道核心技艺。只见同学们手持小木棍轻剔网筛边缘余浆,将薰衣草、铜铃花等新疆特色干花嵌入纸浆。随着纸浆渐干,20张“石榴籽纸”跃然眼前,只见紫穗轻曳的薰衣草与江南古楮纤维相融,在方寸间定格胡杨精神与江南风韵的交响,纸面纹理恰似文化交融的年轮。
孩子们与作品合影 (李帅 摄)
学生鲁梓睿说:“我体会到了古代造纸过程的来之不易。虽然是轻薄的纸,做完这道工序之后就会有感觉,感觉一下子变得沉甸甸的了。”
纸页簌簌,如奏丝路遗韵。这场跨越时空的指尖对话,正以草木为墨,在天山脚下传承发展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祖丽胡马尔·买买提 李帅)
编辑:郭璁悦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