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新疆伽师大地,数十万亩新梅园枝头缀满青果,在骄阳下积蓄着甜蜜蜕变的能量。果农们轻抚叶片查看长势,再过一个月,这些翠玉般的果实将披上紫纱,化身甘甜多汁的“紫玉圣果”,为千家万户送去盛夏清甜。

科技赋能新梅产业 伽师果农参加智慧种植培训

6月7日,伽师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的夏季新梅种植管理技术培训班火热进行中,50余名种植户走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实训基地,学习智慧种植新技术。培训涵盖智能水肥管理、无人机植保、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内容,通过“理论+实操”方式,帮助果农掌握现代化种植技能。

新梅种植管理技术培训班火热进行中 (伽师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以前种梅靠经验,现在利用手机可以科学管理果园。”参训果农阿布都热依木·艾山表示。据悉,伽师县已累计培训“智慧种植达人”3000余名,带动农户年均增收超1.7万元。科技正让传统新梅种植焕发新生机。

从“经验种植”到“科技种植”,新梅产业焕发新活力

伽师县气象局依托农田小气候观测站,对新梅生长环境进行全天候监测,结合智慧农业平台的气候趋势分析,为种植户提供精准气象服务。“现在能提前掌握霜冻、干热风等灾害预警,及时采取防护措施。”种植户阿依古丽·艾尔肯说。

新梅种植通过“气象数据+科学管理”新模式,从传统经验转向数据驱动,优果率不断提升,亩均增收不断增加。科技正让伽师新梅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更具韧性,产业效益持续提升。

农田小气候观测站 (伽师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科技赋能,果农变身“智慧种植达人”

伽师县近年来大力推广农业科技培训。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自治区农科院、新疆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定期组织新梅种植技术培训,涵盖智慧农业、精准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现代化种植技术,让传统农民逐步成长为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农人”。

“以前剪枝全凭经验,现在学会了科学修剪,果树通风透光更好,果子更大更甜。”铁日木乡种植户帕提古丽·亚森笑着说。去年参加培训后,她家的新梅亩产提高了20%,商品果率更是达到80%以上,收入翻了一番。

定期组织新梅种植技术培训 (伽师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科技引领产业升级,新梅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在智慧农业技术的加持下,伽师新梅产业实现华丽转型,成为乡村振兴的“黄金产业”,通过系统培训,让数千名种植户掌握现代化管理技术,推动传统种植向智慧农业跨越。如今,搭载着物联网设备的智慧果园里,每一颗新梅都能实现全程溯源。

伽师新梅 (伽师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随着伽师新梅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如今伽师新梅生产研发出了果干、果汁、果酱、果酒等20余种精深加工产品,初步形成从种植到采摘、智能分选冷藏、包装、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条。冷链物流让新鲜新梅直达北上广甚至外国市场,电商平台助力“紫玉圣果”热销全国各地。

目前,伽师新梅品牌价值突破29.45亿元,带动全县农户年均增收不断增加,真正实现了“一颗小梅子,致富大产业”的美好愿景。

从“靠经验”到“靠科技”,从“粗放管理”到“智慧种植”,伽师新梅产业的升级之路,正是科技兴农的生动实践。

如今,越来越多的伽师果农尝到了科技种植的甜头,他们用智慧和汗水,让这颗“紫色圣果”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阿力米热·亚森)

编辑:郭璁悦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