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新疆库尔勒科技馆、民俗文化博物馆等文化场所“火力全开”,纷纷亮出“流量密码”,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提升体验感,从以往的文化聚集地,摇身一变成为节日里炙手可热的打卡胜地,吸引着市民和游客前来游玩。

趣味科普 点燃科技热情

春节期间,库尔勒科技馆推出“探秘蛇年 趣玩科学”科普活动,日均接待市民4000余人次。

令人惊叹的机器人舞蹈表演,伴随着动感的音乐,机器人整齐划一地舞动,灵活的关节、精准的节奏把控,让人真切感受到科技与艺术融合的独特魅力,引得现场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科普秀表演同样精彩绝伦,马德堡半球实验展示出科学的强大力量,氦气变声祝福充满趣味,火焰掌表演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灵蛇灯制作活动中,孩子们在家长陪同下纷纷动手参与,在传统与科普知识的结合中,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欢乐投壶、套圈游戏以及成语猜猜猜环节,让市民和游客在娱乐互动中学习传统文化,现场气氛热烈。

科技馆还发动游客参与自治区公众科学素质网络挑战赛,参与者既能收获知识,还有机会获得小礼品。全面开放的VR、地震小屋等展项,让游客在虚拟与现实交错中感受科技的魅力,而这也是库尔勒科技馆掌握“流量密码”的关键所在。

库尔勒科技馆推出“探秘蛇年 趣玩科学”科普活动 (刘佳佳 摄)

民俗传承 品味文化盛宴

库尔勒民俗文化博物馆“流量密码”,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丰富呈现。

从正月初一至初七,馆内举办了一系列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大年初一举办的“钱币的前世今生”——古钱币摆件制作活动,带领参与者开启了一场古钱币的探索之旅;初二开展的“京剧精髓习研经典”——京剧绢人娃娃制作活动,让大家感受到了京剧文化与绢人艺术的独特魅力;初三开展的“化织为爱,彩蕴未来”——非遗竹编活动,展现了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初四开展的“遇见敦煌,探秘敦煌”——制作敦煌纹样冰箱贴活动,结合馆内正在展出的“到世界找敦煌”敦煌流失海外文物复制展,让游客领略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初五开展的“千年香韵,一囊匠心”——古法中药香囊制作活动,每一个香囊袋都饱含着大家对传统技艺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初六开展的“光影巧夺,故事在手”——皮影制作活动,通过亲子互动展现非遗文化的独特韵味;初七开展的“一缕红丝线,交错结龙凤”——中国结制作活动,让大家在传统文化中感受浓浓年味。

大年初一至初七,库尔勒民俗文化博物馆开展了7场社教活动,现场设置氛围打卡区,市民纷纷拍照留念。市民和游客还能参观“方圆话乾坤——巴州博物馆藏红钱展”等展览。丰富、深度的文化体验感,让库尔勒民俗文化博物馆成为春节期间市民和游客的热门打卡点。

库尔勒民俗文化博物馆成为春节期间市民和游客的热门打卡点 (刘佳佳 摄)

非遗大赏 感受多彩年味

库尔勒市文化馆精心筹备的年画展,一幅幅寓意吉祥、色彩鲜艳的年画挂满展厅。从传统的福禄寿喜题材,到展现新时代库尔勒风貌的创新画作,每一幅年画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好的新春祝福。市民漫步其中,不时驻足欣赏,在浓浓的艺术氛围中感受多彩的传统年俗。

库尔勒市“庙趣横生寻味中国年”2025庙会上的非遗展同样精彩,剪纸、糖画等非遗项目齐聚一堂。非遗传承人手中的剪刀上下翻飞,不一会儿,栩栩如生的动物、花卉图案便跃然纸上;糖画师傅以勺为笔、以糖为墨,绘制出形态各异的生肖糖画,引得孩子们垂涎欲滴。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精湛技艺,与市民互动交流,让大家零距离体验非遗文化,这场庙会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了满满的年味。

活动现场 (刘佳佳 摄)

库尔勒市各文化场所,凭借各自独特的“流量密码”,在春节期间大放异彩,既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大家度过了一个充满文化韵味的新春佳节。(刘佳佳)

编辑:郭璁悦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