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新疆行》音视频 | 和谐·决策 | 在路上 | 采访花絮 | 和谐·城市·乡村 | 和谐·军地
《和谐新疆行》音视频 更多...
在路上 更多...
阿拉山口口岸掠影
金秋阿勒泰 美景醉游人
采访花絮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采访花絮
写给我的2007
中广网    2007-11-21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写给我的2007

 

2007年,问我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是我参加了《和谐新疆行》的大型采访活动。从5月到10月,纪录了我们成长的足迹……

 

我是做为主持人和记者参与到这次大型的采访活动中来的,这次大型采访活动调用了一个媒体的多种手段,其中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网络。而我能够在这些传播领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感到非常的荣幸。

 

 

 

 

 

我在现场

 

在《和谐新疆行》采访活动开始的时候,由于年轻,阅历较少,对新疆没有全面的认识,在我的印象中,只是觉得这片土地很广袤,还不曾想到她的美丽和繁荣的姿态。直到采访结束,我才切实体会到新疆各个地区的变化,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亮点,和谐的概念在我的心中也渐渐清晰了。

 

难以忘怀在和田的那些日子里,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我们坚持走过;更让我动容的是生活在和田的老乡和领导,他们在沙漠中种大芸,在戈壁台滩上种树,建防护林,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他们用坚定的信念和勤劳的双手改造自己的生活。和田地委书记程振山说:“和田地区的人均收入现在都保持每年两位数的增长。”也许这个数字对普通人不容易理解,但是当你了解到和田地区的核桃种植,劳务输出等事例后,就会明白这两位数的增长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新疆人,应该就是生活在和田老乡这样的,他们坚强、勇敢,有坚定的信念,更有惊人的毅力。

 

永远忘不了在阿克苏采访的时候,一位年过半百的维吾尔族老人,几十年如一日,让五星红旗在边境小村高高飘扬。当我们总是喋喋不休地高呼爱祖国、爱人民时,是否记得,爱祖国、爱人民是应该付出到行动中去。我问胡达拜地·依明大爷为什么要坚持每天都要升国旗,老人回答的很简单:“因为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了,这都是党的政策和政府帮助的啊!”他是把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用升国旗这样的行为表现出来,原来咱们新疆的老百姓是那么的可爱,从他的脸上,我看到了曾经的沧桑;从他深遂的目光里,我也看到了如今的幸福与喜悦。

 

    我们的采访活动持续时间很长,今年是建军80周年,“八·一”的时候我们来到了胡筱龙曾经战斗过的部队,我采访到了他的妻子缑丽红。胡筱龙在工作上的辉煌在世人看来他是那样一个高大伟岸的人,但当缑丽红打开心扉向我述说时,一个温柔的丈夫和慈爱的父亲形象呈现在我的眼前。在采访中,丽红姐几次流下眼泪,那是因为她知道丈夫所从事的职业是光荣的。这种光荣,是任何物质不可代替的,他来之对人民群众一种深切的爱。我还记得问丽红姐的一个问题,是否同意女儿在填报志愿时也写上军校?丽红姐的眼里没有丝毫的犹豫,同意,她说,那一刻,坐在我面前这位素面朝天的女子,一位军嫂,显的那么美,让我双眼模糊。什么是军人?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答案也许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为人民捐躯的那些英雄,是否永远被我们记住。人民不应该忘记,共和国不应忘记——最可爱的人。

 

做为主持人,我是直接面对采访对象的,我的感受也最深刻。今年哈密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我们在哈密采访的时候,哈密人民正在奋勇抗灾,新时代的哈密精神又一次呈现在我们面前。专访哈密地委书记郭连山,我问及今年的这场洪灾,郭连山坚定的说:“如果说一个地区的和谐是专指稳定、繁荣的话,哈密的和谐面貌不用我多说了,但我还要说和谐的哈密展现给世人的更应该是一种精神,是一种面对灾难团结拼搏、坚持到底的精神”。在哈密采访过程中,作为主持人,我常接触到最基层的老百姓,他们所说的一些话,我想可以更好的诠释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哈密精神。

 

哈密六中初二学生张银月在给灾区人民捐衣物时说:“我们都是一家人,都在为彼此付出,我们要团结,一起面对困难......。”

 

哈密贡瓜第七代传人尼牙孜·哈斯木谈到种瓜的提会时说:“现在种瓜不是上贡,是要买出去,富了自己,也富了村民,亚克西!哈哈......”

 

这一路上,我的收获非常多,多的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和谐新疆行》,使我迅速成长起来,更懂得作为媒体人身上所承担的责任。

 

    现在,我对新疆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22岁的我经历了一次洗礼,这段经历将使我铭记终身!

 

 

                 《和谐新疆行》采访团主持人  记者  郭兵

 

 

                             

来源:中广网新疆频道    责编:郭兵